APP下载

才女陈路和诺奖得主托马斯的爱情故事

2014-01-26王新同

东方女性 2014年1期
关键词:霍夫托马斯丈夫

王新同

赴美获得“天才奖”,与德国绅士一见钟情

说起“陈路”这个名字还挺有趣,父母都是无锡轻工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后来去了合肥工作。她出生在安徽路山,所以取了此名。由于爸妈工作太忙,从小她就在无锡的外婆家生活。

在同学眼里,陈路一直是个奇才。她从不熬夜读书,还经常参加排球等各种对抗性的体育项目,甚至练过拳击。但就是这样一个疯丫头,平时的成绩却一直是班级第一名。19岁从辅仁中学毕业参加高考时,虽然她的分数仅完全可以填报北大或清华,但她最终却选择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当时老师和同学们都无法理解,陈路这才说出其中的秘密:她想去合肥上科大,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几年。

1993年,陈路本科毕业后,考入美国南加州大学硕博连读,五年后获博士学位,之后在加州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从事研究工作。2003年,她受聘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助理教授,后晋升为副教授。

年纪轻轻就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又是位大美人,陈路自然不乏追求者。后来陈路结识了同样搞学术研究的包先生。二人恋爱不久就坠入情网,令人遗憾的是,这段婚姻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

原因是他们只知道埋头于事业,没有学会如何生活。陈路和前夫不仅是事业狂,还都是书呆子。包先生是位医学专家,他有时甚至会把实验室和部分解剖用的尸体搬回家里,而陈路为了事业也不愿意生孩子。有一次一位闺密从无锡到美国旅游,顺便探望陈路,结果发现她家里到处是乱扔的书报,咖啡杯和餐具等在厨房里堆在一块,看来有好几天没有清洗,房间里换下来的鞋袜和脏衣服,显得凌乱不堪。平时两人很少动手做饭,不是在外面吃就是随便叫个外卖对付,没有一点家庭和过日子的样子。

正因为如此,两人离了婚。陈路离开了伯克利这个伤心之地,应聘到斯坦福大学任副教授。2007年,陈路应邀参加美国一次学术会议,没想到缘分从天而降。当时在学术交流会场,她结识一位瘦高个、长相英俊的欧洲男子,对方谈吐文雅,举手投足间透着一种令人着迷的绅士风度。男子自我介绍说,他叫托马斯·祖德霍夫,曾亲自为她颁奖。这时陈路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有点面熟!

原来,托马斯·祖德霍夫是陈路获2005年度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的颁奖人。

由于二人的学术研究领域相同,在学术交流会期间,陈路和托马斯很快就聊得非常热络,甚至有点“一见钟情”的感觉。会议结束后,这位德国绅士就开始疯狂地向她发起爱情攻势。

恍然大悟,科学家也要懂得经营婚姻

陈路曾从好莱坞电影中听到一句有趣的台词:“德国人是世界上最好的产品制造者和最糟糕的情人”。他们做事认真、严肃,在生活中即使心里柔情万种,表面上却要装出很“冷酷”的样子。托马斯·祖德霍夫却不是这样,不仅对她热情似火,相识不久,他就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带陈路去欧洲旅行。

他们来到汉堡东部的千年古镇吕贝克,住在瓦尔内明德海滨附近的一个家庭旅馆,说是家庭旅馆,其实就是一个当地住户的私宅。据说是祖传的房子,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有尖尖的红色屋顶与宽大的木框玻璃窗。房东是一对四十多岁的夫妻,只需支付每人10欧元的费用,他们就可以跟这对夫妻一起用晚餐,吃的是纯正的血肠、猪手、全麦面包、酥皮奶油浓汤和当地自酿的黑啤。陈路感到很有趣,托马斯·祖德霍夫还让她坐船过了一把海钓瘾,因收获不少鱼虾,让她开心极了。

房东太太非常羡慕地对陈路说,你老公对你真好。她说自己的先生大男子主义严重,她当年生了孩子,让老公去买尿布,他每次去买尿布的时候都要买一箱啤酒,让人觉得他是买啤酒的时候顺便买尿布的。还说德国男人都是这毛病,就算非常喜欢一个女人,一辈子也不会玩出一点浪漫来。陈路仔细观察,发现房东先生属于那种典型的日耳曼男人,刻板、较真、不苟言笑,有点让人望而生畏。她暗地里揣测,真不知那位漂亮的女士是如何跟这样一个无趣的人生活这么多年的。

托马斯·祖德霍夫同他相比真要强N倍,懂得带着心上人在咖啡馆享受巴伐利亚民歌,到蓝天白云下的绿色牧场骑马、挤牛奶,为她拉手风琴。后来陈路才知道,托马斯比自己大15岁,也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前妻是位很开放的漂亮演员。喜欢过一种“充满冒险和刺激”的生活,比如到赌场大玩轮盘,赴非洲探险。托马斯偏偏讨厌这些,他喜欢陶醉在研究课题的幸福中,两人因性格迥异最终离婚。

托马斯对陈路非常坦诚,连自己的隐私也毫不避讳,这种信任让她非常感动。陈路早就听说过托马斯·祖德霍夫的大名,非常钦佩他的才华。陈路当时已三十多岁,又离过婚,当然也想有个家。所以,当这位在美国很有名气的科学家手拿戒指,单膝跪地,非常郑重地向她求婚时,陈路经过慎重考虑,很快就高兴地答应了。2006年圣诞节,两人举办了一个十分简朴的婚礼,参加者只有朋友、同事和学生等三十多人。

新婚是甜蜜的,在实验室忙碌一天后,几乎每天晚上回到家里,两人都在葡萄酒和轻音乐中,兴致勃勃地聊童年的趣事、脱口秀中的幽默等待。早晨一起迎着朝阳跑步、打球。偶然请几位中国朋友到家里聚会,大家一起动手做中餐,享受麻辣豆腐、野蘑菇炖小鸡等众多美味佳肴。

然而对大科学家托马斯来说,玩只是生活中的一点小点缀,事业毕竟是第一位的。陈路万万没有想到,婚后仅仅几个月,两人的热乎劲就渐渐退潮,接着,矛盾又一点点暴露出来。陈路说,丈夫在世界各地多所大学兼职,所以经常一出差就是一两个月,回到家便一头钻进实验室,经常连吃饭都让助手送进去。这让她看到了前夫和上一段婚姻的影子。

托马斯也看出了妻子的失落,但他是对科学极其痴迷的事业狂,甚至都没空跟陈路解释。直到有一天妻子委屈得哭了,他才陪着笑脸说:“亲爱的,虽然我很爱你,但你我都有自己的事业。你又不是孩子,我怎能放下手上重要的事回家陪你?”

这话简直就是火上浇油,但陈路是个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的女人,想到自己已在婚姻上失败过一次,原因非常清楚:不会生活。难道自己还要重复那样的错误?

那天,陈路亲手做了几样丈夫爱吃的中国菜,跟他边吃边谈心。她问他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对方来了兴致:“我希望你给我生一大串孩子,最好是六个。不,是八个!行吗?”陈路不干了,说为什么为了家庭我必须放弃自己的事业?丈夫两手一摊:“可我不会生孩子。科学家也是人,而且你是女人,女科学家是要当妈妈的。”

陈路同样一心忙于事业,每当走进实验室,会把生活中所有事情都忘了,还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生孩子的事。听丈夫这么一说,觉得眼前一亮:有了孩子的家才更像个家。

“OK!”听了这话托马斯马上兴奋得手舞足蹈。但这家伙贪心不足,跟妻子讨价还价,坚持说只生一个孩子太少。最后陈路做出让步,答应生两个。但同时对丈夫提出:“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你就要回家吃饭,在国外要每天给我打个电话。”

就这样,陈路于2009年春生下可爱的女儿,然后又于2010年秋生下了儿子。托马斯特别爱两个孩子,他下班就回家跟他们玩耍,让孩子骑在他身上,父子三人满地打滚。看到眼前的这一切,陈路忍俊不禁。

诺奖夫人,在家竟是“兼职保姆”

陈路的专业方向,侧重于研究神经细胞的电信号。目的是帮助老人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疾病的患者治愈疾病,以及延迟老化,甚至逆转老化。由于取得不少科研成果,2010年她又获得达沃斯论坛“全球青年领袖”称号!

说起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身为世界著名学府斯坦福大学的教授,陈路家里竟没请一名保姆。不是怕花钱,因为她爱干家务,而且不喜欢让陌生人进入自己和先生的私密生活。所以,无论做饭、洗衣服、擦地板,她都亲力亲为,而且干得不亦乐乎。

因为实验室研究既枯燥又费脑子,陈路一直认为干点体力活可以调节神经,让心情在劳动中快乐起来。另外,无论为丈夫织一件毛衣,或在寒冷的夜晚为他做一碗热乎乎的鸡蛋汤,都能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也是夫妻之间一种爱的表达。

平时,陈路总是喜欢比丈夫早一点起床,先梳洗打扮好。她不喜欢让丈夫看到自己蓬头垢面的样子。然后把音响打开,让音乐慢慢地流淌出来,飘满房间,一边听着舒缓的音乐一边在厨房准备早餐。等一切准备好了,就去叫托马斯起床,当然不可以没女人味似的大声喊叫,而是用“小鸡啄米”,使劲地亲吻他的厚嘴唇,看着托马斯微笑地起床,自己的心情也变得愉快、充实。

她打理的小花园也生机勃勃,火红的玫瑰,开着白色小花的夜来香,金灿灿地充满阳光的向日葵,让人一下就会陶醉其中。果然,书呆子托马斯很享受这一切,在他看来,从陈路身上能够很幸福地感受到一种浓郁的家庭气息。他认为妻子非常能干,“这个家离开她根本无法运转”。

2013年10月7日,是陈路终身难忘的日子。这天凌晨2两点半左右,她忽然被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吵醒。犹豫再三下楼接听时,还思忖着可能是谁打错电话或是国内的亲友弄错了时间。

陈路说,“我们家的座机很少用,通常也不给别人。电话响了三次后,我想肯定有什么急事。电话里的人说是从瑞典打来的,问我托马斯在不在家,我回答出差去了,接着对方就说,由于托马斯发现了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他得了诺贝尔奖!”

“我当时稀里糊涂的还没完全清醒,就呆在那儿连说‘我的天。” 这是一生中只能一遇的大事,陈路觉得应该让诺贝尔委员会的人,亲自跟在西班牙出席会议的丈夫讲,他听到的感觉会完全不同的。于是就把托马斯的手机号告诉了对方!

陈路说,丈夫10月6日早上才从旧金山经芝加哥飞西班牙马德里,再租车开四小时去开会,一路几乎没有睡觉,接到电话时,他把车子停在路边,直问对方“你讲的是真的吗?”过了十多分钟,陈路再打电话给丈夫,他和自己一样也在发呆,不相信能获诺奖。“他还问我‘是假的吧,不会有人跟我开玩笑吧!又让我到诺贝尔官方网站查实。”陈路笑着说,“我们一点都没有预感托马斯会得诺贝尔奖,两周前他刚在纽约领了拉斯克奖,这是一生中可遇而不可求的。”

他的导师戈德斯坦得知消息后说,“托马斯·祖德霍夫是生物医学界的奇才,就像音乐界的伯恩斯坦,电脑界的乔布斯。获得这种殊荣是应该的”并亲自打电话向陈路表示祝贺。

按照诺贝尔奖有关规定,所有获奖者将在12月10日前往斯德哥摩参加颁奖典礼,纪念1896年去世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陈路理所当然会陪同托马斯一起出席此次颁奖礼。她的高中同学纷纷在微信群里建议她,“一定要盛装出席,最好穿大红色的中国旗袍,再系条纱巾。”陈路接受了这个提议,穿着旗袍和先生、孩子一起去参加了颁奖典礼。

“托马斯总是保持着对事情好奇的态度。一旦开始做事情就很难停下。他总是希望把事情做完、做好。”陈路说。丈夫虽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却未影响夫妻两人的日常生活。他们还是继续忙碌在实验室研究项目中。

现在,托马斯与陈路的两个小混血,分别是4岁和3岁。作为家长,他们给孩子以充分自由的玩耍空间。陈路说:“托马斯小时候的兴趣十分广泛,没有人督促他学习。他从小就喜欢看各种书。读书可以让他进入完全忘我的境地。”夫妻两人都认为,自由的成长空间对于孩子十分重要。比起强制孩子获取高分数,根据兴趣引导孩子寻求真理才是家长们最应该做的。

猜你喜欢

霍夫托马斯丈夫
托马斯·杨的光干涉实验
世界之巅的花园——库肯霍夫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画与理
托马斯送电器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
托马斯的一天
基于霍夫变换的铭牌OCR图像旋转矫正方法
基于霍夫变换的简单手绘表情的智能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