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环境知觉的性别差异探析
2014-01-26杜宗明苏中平陆召军
杜宗明+苏中平+陆召军
摘 要:文章采用国际医学教育环境测量工具DREEM量表对医学教育环境进行测量,比较分析不同性别认知状况的规律性及差异性,其中男生对学术、环境、社交的知觉高于女生并存在统计学差异,但女生对教师的知觉高于男生,并据此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医学;教育环境;知觉;性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2-0058-03
收稿日期:2013-06-17
作者简介:杜宗明(1983—),男,山东济宁人,徐州医学院教务处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重点项目“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学环境的适应性探究”(2012JSSPITP1811)
教育环境是指在一个学校内部与“教和学”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一切主客观因素,它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客观的物质条件,也包括主观的人文条件,还包括在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际关系、物流关系、服务关系等[1]。教育环境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这种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环境,和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自我发展密切相关。如何运用先进有效的教育手段,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已成为各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成员,既是接受教育者,又是主动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研究表明,教育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学术成就[2],而学生对教育环境的满意的知觉,能够反过来鼓励学生愉快地接受学习[3]。这提示我们,高校应在充分了解学生自身需求、道德价值、认知水平等方面的特点及差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现有状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教育环境,更好地发展自身。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徐州医学院抽取2000名在读学生进行施测,回收问卷1931份,经严格筛选,有效问卷为1673份,有效率86.7%。其中女生993人占59.35%,男生680人占40.65%,涉及3个年级,13个专业。
(二)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由中国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中心翻译的英国Dundee大学开发的《教育环境评估量表》(Dundee Ready Education Environment Measure,DREEM)[4]。该量表由五个维度,包括50个单项组成,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克朗巴赫a(Cronbacha)系数为0.93。采用likert量表的五级记分制,即“非常符合”、“符合”、“有时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五级。记分方式为:正向陈述的条目这五级相应分值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如果是反向陈述的项目则反向记分。该量表第4、8、9、17、25、35、39、48、50项为反向记分题,满分250分,按得分情况划分四个等级“非常好”(201—250分)、“较好”(151—200分)、“问题很多”(100—150分)、“问题严重”(1—100分)。
(三)数据处理
使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人双录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从性别方面分别就学生对学习的知觉(12项),学生对教师的知觉(11项),学生对学术自我知觉(8项),学生对环境的知觉(12项)和学生的社交自我知觉(7项)五个维度进行分析与研究。
表1 不同性别医学生对教育环境知觉的各维度测量结果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男女生对教育环境知觉的总体得分情况
表1显示男女生五个维度得分和教育环境总分均处于四个等级中(“非常好”、“较好”、“问题很多”、“问题严重”)的第二个等级,也就是较好这个档次。其中男生对教师的知觉低于女生,对学习的知觉高于女生,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男生对学术、环境、社交的知觉高于女生,并存在统计学差异。
(二)男女生对教育环境知觉的单项测量结果
表2显示50个单项中有17项在男女生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对学习的知觉有3项,对教师的知觉有4项,对学术的知觉有2项,对环境的知觉有4项,对社交的知觉有4项。
表2 不同性别医学生对教育环境知觉的单项测量结果
三、建议
(一)男女生对学习知觉的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在考察学生对学习知觉的单项中,男女生差异性体现在第1、7、22项上,即男生更加符合“我被鼓励参与课堂教学”;更加赞同“教师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教学能帮助培养我的自信心”。这说明医学院校男女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上存在差异,较多的男生能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与教师的互动程度及自我效能感方面均优于女生;而较多的女生性格羞怯,怕出丑,与教师的互动程度不及男生。此外,男生大多善于联系实际,动手能力强,对医学知识大多是理解记忆,学习兴趣浓厚,充满自信;而女生较多的是机械记忆,忽视知识的融会贯通,不愿动手操作,忽视联系实际,学习费力而效果不好,打击了自信心。这提示教师应对女生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女生采取积极的自我暗示,指导女生注重知识的理解、迁移和想象,给女生创设特殊的医学教育情境,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女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增加自信心,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男女生对教师知觉的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在考察学生对教师知觉的单项中,男女生差异性体现在第8、9、39、50项上,均为反向记分项,即女生更加反对“教师嘲弄学生”、“教师们很专制”和“教师们上课发脾气”、“学生们激惹老师”。这说明医学院女生对教师的评价优于男生。这可能是由于女生从小就受社会、家庭对性别角色的教育,常常表现得温顺、安静、守纪律,努力扮演着教师喜欢的角色;而男生则易形成调皮、机智、好质疑、独立的性格特征,讨厌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一人讲台”的授课模式,讨厌被约束、控制,从而影响了主观能动性,对教师的知觉较女生低。这提示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需求,逐渐从“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模式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的艺术性。
(三)男女生对学术知觉的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在考察学生对学术知觉的单项中,男女生差异性体现在第21、27项上,即女生更加符合“我感到已为从事我的职业做好充分准备”和“我能够记住所有我需要的知识”。这说明医学院女生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优于男生,可能与多数女生勤奋、认真、细致、踏实的性格特征有关;而男生的自制力与坚持性多数不如女生,重视接受新的知识,对学前的准备、学后的总结巩固有待进一步改善。这就提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端正学习动机,指导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四)男女生对环境知觉的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在考察学生对教师知觉的单项中,男女生差异性体现在第23、30、35、49项上,即男生更加赞同“教师授课过程气氛轻松”和“学校给我很多机会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女生更加反对“学校的生活体验让我失望”、更加赞同“我感到我能随意提出我想问的问题”。这说明男生进入大学,获得更多的自由,很少受到外界的约束,社交圈子扩大,感到授课过程轻松,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培养;但同时学习任务并没有减轻,医学课程考试要求更高,处理的琐碎事情更多,对学校生活体验感到失望。女生相对于男生进入大学的转变较少,继续保持高中的良好学习习惯,努力认真,勤学好问,主动质疑,积极思考发展自我。这提示高校应该引导学生认清自我,掌握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会正确地设定学习目标,管理自己的学习情绪,坚持学习并且定期总结反思,有效地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调节。
(五)男女生对社交知觉的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在考察学生对社交知觉的单项中,男女生差异性体现在第3、14、19、46项上,即女生更加赞同“对压力大的学生有完善的支持系统”、“我很少感到厌烦某一课程”和“我的住宿条件舒适”;男生更加赞同“我的社交生活很丰富”。这说明男生进入大学,随着社交圈子的扩大、心智逐渐成熟及特殊的社会因素,对未来的择业就业承受的压力大于女生,同时对大学教学进度安排得紧凑存在抵制情绪,对大学住宿条件要求也高于女生;较多女生进入大学就一心认真学习,服从学校的各种安排,面对现实,学习情绪较男生轻松,物质需求较男生低。这提示高校应该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给学生创造一个发展自我、展现自我的舞台,同时给学生提供释放压力的支持系统。
男生和女生的性别差异体现在诸多方面,包括观念、性格、智力、思维、行为等等。随着高等教育量的扩张,高等教育在其规模、高等教育观、功能、课程与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经历、学校类型与规模、领导与决策、学术标准、入学和选拔、学校管理等方面都会发生质的变化[5]。高校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潜在需求积极进行回应,为他们的个性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为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营造有利的氛围,为他们成长成才提供宽松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单天明,孙宝志.医学教育环境测量与高等医学教育改
革[J].医学教育,2005,(2).
[2][3]PimparyonP,RoffS,McaleerS,eta1.Educational
environment,student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a Thai nursing school
[J].Medical Teacher,2000,(4).
[4]RoffS,McaleerS,HardenRM,eta1.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Dundee Ready Education Envir-
onment Measure (DREEM)[J].Med Teach,1997,(4).
[5]Martin trow,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Conference on
Future Structures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Paris 26th-29th June,1973,63,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