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山区高速公路涵洞设计方法
2014-01-25胡可
胡 可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1 涵洞设计特点
1.1 数量多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自身的特点决定其对涵洞的需求量较大,以某公路为例,平均每km就有5个涵洞,可见,山区高速公路涵洞的数量较多。
1.2 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涵洞一般沿着河流的方向布置,由于山区河流形状曲折,因此,涵洞所在的地质条件和地形条件较为复杂。且沟心的形状也不同,有的较宽,有的较窄,这些条件都加大了涵洞设计和施工的困难度,因此,设计时需要充分考察周围的地质和地形条件。
1.3 常用结构形式较固定
高速公路建设线路较长,因此,每段线路的地质条件和填土高度等都各不相同,因此,根据这些条件,使用的涵洞形式也不同,常用的有管涵、拱涵、箱涵等形式,这些涵洞形式的整体性较好,且对于地质的要求比较低,但是这些涵洞形式的投资较大,且施工工序较为复杂,只有特殊情况下才能够使用。
1.4 设计方法简单
涵洞的主要功能是排水,因此,一般布置在路面结构层的下方,因此,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低,设计时只需要考虑到填土静压力、车轮荷载和结构自重三项竖向荷载。此外,涵洞设计的形式比较固定,不同地区的涵洞设计都可以参考经过严格的标准套图,设计起来方便简单。
2 山区高速公路涵洞设计步骤
2.1 平面布置
首先,根据地形图初拟涵洞位置,其次,做好现场勘察工作,以保证水流通畅,降低工程造价。并沟设计方案,将A涵洞由原来的1-2×2拱涵改成1-3×3拱涵,去掉了B涵洞,这样满足原设计流量要求,增加了95.0m改渠工程量,两方案的经济性对比见表1。
表1 分别设涵与并沟设涵经济性比较表
2.2 立面布置
涵洞的立面布置主要是顺沟底纵坡布置涵洞,保证涵底不冲不淤。山区河沟沟底纵坡一般较大,为了确保基础稳定,纵坡小于10%的土质地基河沟,或纵坡小于30%的轻度风化岩石地基河沟,可采用斜置式陡坡,涵底基础课设置为齿状基础或台阶形基础,或将出口设置为扶壁式;纵坡大于10%的土质地基河沟,或纵坡大于30%的的轻度风化岩石地基河沟,可采用台阶斜置式陡坡涵。规范没有明确规定涵底纵坡下限,但基于基础稳定性考虑,一般不做纵坡大于30%的涵洞。另外,涵底纵坡也可以灵活变化,阶梯式和斜置式可以混合使用。
3 高速公路山区涵洞设计几点思考
3.1 山区涵洞填土荷载
我国的相关规范规定了山区台顶的计算公式,但是这个公式仅仅是针对一般的涵洞来确定的,如果考虑到涵洞台顶土的作用,就会失去其科学性。如果涵洞设计时没有结合涵洞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计算公式,可能会造成地基沉陷、涵洞结构开裂等情况出现。
3.2 山区涵洞地基处理
山区地质较为复杂,涵洞的跨度虽然不大,但是还是会存在高差,高差的产生势必会对涵洞基础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不同节段基础之间的荷载也会不同,如果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这些情况,按照最高填土的荷载进行设计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如果按照最低填土的荷载进行设计,就会使一部分地基基础的处理达不到要求,进而影响到高速公路路面的耐久性和平整度。
3.3 山区涵洞台背填土
台背的填土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会产生沉降,这样以来,底部的填土所承受的荷载就会加大,从而影响到涵洞地基基础的质量。如果涵洞所在的地势高低不平,就会产生沉降差,带来更大的摩擦力,进而影响到涵洞基础的稳定性。
3.4 山区涵洞末尾节段不均匀受力
(1)由于涵洞所在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多变,地势会存在很大的高差,如果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就会给之后的施工带来很大不便。因此,涵洞设计时应该首先考察清楚涵洞所在位置的地理位置和地势条件,然后根据不同的地势条件进行分别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方便施工,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由于涵洞的施工较为复杂,因此,经常需要填土,但是受到涵洞周围地质条件的影响,填土的承受荷载的力量较小,这样会导致涵洞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些转移荷载的措施。
(3)涵洞台顶和台背受到周围地质的影响会产生滑坡,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可以再涵洞的基础底面设置成倒坡或者是在台背上涂抹一些润滑剂,减少荷载的作用。
(4)针对一些高差较大的涵洞,为了避免高差影响施工和后期的维护,可以再高差地设置减缓高差影响的连接器,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施工,还能够保证涵洞的稳定性及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涵洞设计与施工对于山区高速公路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涵洞设计工作,为高速公路的日后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鉴于山区涵洞设计对于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罗少庆.浅谈山岭重丘区涵洞的设计[J].建筑技术开发,2009,(5):39-40.
[2] 卓雪竹.公路涵洞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J].西南公路,2011,(1):2-13.
[3] 李潮江,杨文亚.山区高速公路涵洞勘察设计常见问题及防治[J].山西建筑,2010,(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