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慢性精神病患者整体康复中的应用

2014-01-25赵倩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精神病量表康复

赵倩薇

(长春市第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2)

护理干预在慢性精神病患者整体康复中的应用

赵倩薇

(长春市第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精神病患者整体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2例慢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2个月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护理观察量表(NOSIE)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进行评分,将两组结果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两组干预前NOSI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治疗组NOSI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干预前PS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结论 对慢性精神病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不良状况,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明显提高,促进了患者整体康复。实践结果证明,护理干预有效可行。

护理干预;慢性精神病;整体康复

慢性精神病,是表现在心理活动、行为上以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1]。慢性精神病患者间歇发作,病程迁延,患者需要反复住院治疗甚至长期不能出院,逐渐精神衰退,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负担[2]。许多患者在长期住院后会出现自理能力下降,甚至社会功能降低,因此,在常规药物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介入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的整体康复和社会功能的提高。笔者对护理干预在慢性精神病患者整体康复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现综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2例慢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6例,男43例,女33例;年龄22~77岁,平均年龄56.3岁;对照组76例,男45例,女31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56.2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并无其他躯体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都大于5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轻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和精神科的常规护理[3]。

1.2.2 护理干预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和精神科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两个月有计划,有目的护理干预。①开展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宣教工作,定期进行精神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和心理疏导,对其讲解精神卫生常识、相关药物知识,增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4]。提高其对精神症状的分析和判别能力,纠正患者的异常思维,提高其自制力。②行为纠正和生活技能训练。目的是纠正患者卧床不动、懒散、不良的卫生习惯以及不良的行为等[5]。训练患者每天按时就寝、按时起床洗漱,引导患者定期理发、洗澡、修剪指甲,注意个人卫生,独立整理床铺和个人物品,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矫正患者不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培养患者睡前洗脚等好习惯,并定期评比奖励,促进疗效。③劳动技能训练。护理人员训练患者按时打扫病房,养成饭后洗碗、打扫餐厅卫生的习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开展不同的训练激发患者的劳动创造性,比如简单的工艺制作、或种植蔬菜、除草等劳动,来帮助提高患者的生活劳动能力,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增强其意志力和行为技能,适应生活需要[6]。④文娱活动训练。尽量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文娱活动,可以通过参加棋牌比赛、集体游戏、欣赏戏剧、读报、唱歌、折纸等,培养其兴趣,增强其自信心和满足感。引导患者适当锻炼,鼓励患者每天早上或者傍晚接受至少半个小时的有氧运动或者阳光照射,做一些瑜伽、健身操之类的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户外集体活动。⑤交际能力训练。鼓励患者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定期组织座谈会、演讲等活动,让患者畅所欲言,积极和他人交流沟通,也可以组织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让患者进行基本的口语表达和对话问候等。增强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也可以组织定期去超市购物等活动,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1.3 疗效判定标准[7]: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护理观察量表(NOSIE)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进行评分。NOSIE以“128+总积极因素分-总消极因素分”作为疗效的评定尺度。PSP评定的总分是100分,分数越高代表社会功能越好:100~71分,表示轻微功能障碍;70~31分,表示功能严重受损;30分以下,表示功能严重障碍。1.4 统计学处理:观察两组数据进行结果比较,卡方检验,应用SPSS11.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以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观察量表(NOSIE)评分。干预前:治疗组病情总估计因子分(143.16±4.73),对照组病情总估计因子分(141.65±5.62),干预前NOSI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病情总估计因子分(186.90±8.43),对照组病情总估计因子分(165.12±9.11),干预后治疗组NOSI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2.2 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干预前:治疗组100~71分1例,70~31分12例,30分以下63例;对照组100~71分1例,70~31分13例,30分以下62例,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100~71分46例,70~31分27例,30分以下3例;对照组100~71分23例,70~31分40例,30分以下13例,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3 小 结

慢性精神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以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其致残率十分高,慢性精神病患者的整理康复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8]。慢性精神病患者的病程迁延,出现精神残疾,社会功能严重缺损,不能单纯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逐渐导致身体诸多功能紊乱,甚至导致严重的残疾,不仅给患者身心造成十分严重的伤害,对患者的家庭甚至是社会也造成了严重的负担。患者主要表现有不讲卫生,行为懒散、退缩,每天机械地活动,再加上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使患者难以适应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的高度发展,医护人员都在追求更好地护理干预,来全方位的为患者服务,适应新的需求,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本组对76例慢性精神病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干预,包括开展健康教育、行为纠正和生活技能训练、劳动技能训练、文娱活动训练和交际能力训练等,患者的不良症状有所控制,提高了患者的意志力和自理能力,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重新树立了生活的自信心,并且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缩短了住院时间。通过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护理观察量表(NOSIE)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进行评分,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后NOSIE评分和PSP评分差异有显著性,能够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我们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且可行。笔者认为,对于慢性精神病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患者整理康复的关键因素,需要医护人员运用合适的语言或行为,循循善诱,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也需要医护人员探索合适的模式,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以促进慢性精神病患者的整体康复。

[1] 鲍丽萍.整体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干预作用[J].四川精神卫生,2010,(1):49-51.

[2] 刘建国.慢性精神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1):10018-10019.

[3] 冯丽娜.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7): 752-754.

[4] 徐春花.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0):77-78.

[5] 刘付敏.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2):6-6.

[6] 邢应芝.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5):545-546.

[7] 朱萍.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6(24):117-118.

[8] 彭爱琴.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8):43-45.

R473.74

:B

:1671-8194(2014)32-0313-02

猜你喜欢

精神病量表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完形填空专练(五)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精神病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都有精神病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