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研究进展
2014-01-25
昆明市儿童医院药剂科,云南 昆明 650034
茵栀黄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研究进展
秦利芬李惠英*陈永凤刘晓丽
昆明市儿童医院药剂科,云南 昆明 650034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进展。方法查阅近5年来临床上关于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最新文献,根据治疗的方法进行逐一分析。结果茵栀黄联合宝乐安、布拉酵母菌散、妈咪爱、金双歧、思连康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既能提高疗效,又能缩短退黄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使用可以更好地治疗本病。
茵栀黄;益生菌;新生儿黄疸;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别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胎黄),是指新生儿期(出生后28d)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几乎都有,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而病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24h后出现,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1]。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约50%~70% ,严重黄疸患儿未及时治疗或方法不当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致残或致死[2]。其中新生儿溶血、红细胞酶缺乏、感染、窒息、缺氧、酸中毒、胆红素肝肠循环及新生儿早期肠道缺乏细菌等[3]都可引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口服茵栀黄联合益生菌治疗是近年来临床上常用的方案,现将茵栀黄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宝乐安)、布拉氏酵母菌散(亿活)、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的临床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1 机理分析
1.1 茵栀黄治疗机理 茵栀黄为中成药,其临床使用必需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新生儿黄疸在中医学中属于“胎黄”之病,多因母体湿热熏蒸于胎或患儿先天不足,脾失疏泄,湿热郁内而发黄[4],治疗上以清利湿热为主,茵栀黄切合病机,临床应用较多。茵栀黄由茵陈、黄芩、金银花、栀子的提取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之功效。茵陈苦、寒,归脾、胃、肝、胆经,善清利脾胃肝胆湿热,使之从小便排出,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作用,为治黄疸要药;黄芩苦、寒,归肺、胃、胆、大肠经,能泄热解毒,保护肝脏;金银花甘、寒,归肺、胃、心经,可清热解毒;栀子苦、寒,归心、肝、肺、胃经,能清热利湿,降低血中胆红素水平,增加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泄,达到退黄作用[5]。另外,动物试验发现茵栀黄口服液能诱导大鼠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从而促进胆红素水平的降低[6]。
1.2 益生菌治疗机理 亿活是一种耐热耐酸的非致病性真菌,对肠道的微生态有调节作用,可维持菌落平衡,有利于宿主肠道健康。新生儿肠道内菌群较少,可能导致未结合胆红素的产生和重吸收增加,在治疗时加用亿活,能消耗肠道内的氧气,为新生儿肠道内益生菌生长创造良好的厌氧环境。还能降低肠道内PH值,使肠道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降低,有效的减少肠道中结合胆红素的分解[7]。宝乐安、妈咪爱、金双歧、思连康均为人体内的有益细菌,可帮助新生儿建立肠道正常菌群,促使结合胆红素还原成粪胆原、尿胆原排出,还可降低β-萄糖醛酸苷酶(β-GD) 活性,阻止结合胆红素分解为非结合胆红素,减少肠-肝循环。宝乐安可以刺激肠蠕动,使新生儿进奶量和排便次数增加,有利于肠道中胆红素排出;妈咪爱还可发酵糖类,产生醋酸及乳酸,调整肠内PH值,促进肠蠕动,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8];金双歧中所含的长双歧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能分泌各种消化酶,可使小儿食欲增强,促进肠蠕动,促进排便,减少了结合胆红素在肠道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胆红素的排出。
2 临床应用
2.1 茵栀黄联合宝乐安治疗 于红[9]将新生儿黄疸的患儿120例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茵栀黄口服液,1/3支/次,3次/d,口服。治疗组加用宝乐安:1袋/次,3次/d。以5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率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任俊梅[10]将8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和宝乐安,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为(58.61±26.5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12±25.41)μmol/L;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为(4.25±2.68)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42±2.74)d,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宝乐安治疗母乳性黄疸,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
2.2 茵栀黄联合亿活治疗 黄鹏[11]等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与茵栀黄颗粒,两组疗程均为4d。结果,两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经皮测胆红素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杨丽霞[12]将医院正常新生儿2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0例采用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和茵栀黄口服液,对照组116例单用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光疗率为4.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P<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散和茵栀黄口服液联用能辅助退黄,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光疗率。黄雨茅[13]等将9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6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和茵栀黄口服液,结果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期间除大便次数增加外无其他不良反应。
2.3 茵栀黄联合妈咪爱治疗 许欢[14]等将符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治疗组67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茵栀黄口服液3ml/次,3次/d,妈咪爱0.5g/次,2次/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4.6%高于对照组54.0%(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顾玉红[15]将19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对照组98例,治疗组100例,对照组用蓝光照射,治疗组在蓝光照射基础上加用妈咪爱0.5g/次,2次/d及茵栀黄口服液3ml/次,3次/d口服。总有效率:治疗组93%,对照组80.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吴燕[16]将新生儿黄疸患儿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和妈咪爱口服,结果干预组经皮测黄疸(TCB)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且黄疸治疗时间明显缩短(P<0.05)。施元美、张泓[17]将100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茵栀黄颗粒0.1包/次,3次/d、妈咪爱0.25g /次,3次/d。疗程均为7~14d,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水平治疗48h,96h后的下降值及胆红素下降至102.6μmol/L以下的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王璟[18]选择在出生后1周内出现黄疸的患儿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对照组单用茵栀黄口服治疗;治疗组用妈咪爱联合茵栀黄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5.55%,对照组治愈率70.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时间比较:治疗组治愈时间(4±2)d,对照组(5±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茵栀黄联合金双歧治疗 王辉[19]等将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日龄2~24d的足月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所有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予以茵栀黄口服液。体重小于3kg的患儿,3ml/d,3 次/d;体重大于或等于3kg的患儿,5ml/次,3次/d。金双歧,1片/次,3次/d。结果治疗组在治疗3、5d后血清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显著。张志新[20]等将1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两组,实验组80例在出现黄疸后口服金双歧联合茵栀黄口服液,对照组80例在出现黄疸后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单药,疗程为5~7d。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显著。
2.5 茵栀黄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 左蜀媛[21]将88例黄疸患儿进行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茵栀黄颗粒1/4包,3次/d、思连康0.25g,3次/d。疗程均7~14d,胆红素值降至102.6μmol/L以下时停用,治疗组胆红素水平治疗48h,96h后的下降值及胆红素下降至102.6μmoL以下的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叶勇[22]等将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60例,随机均分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口服,3ml/次,3次/d,联合思连康口服,0.5g/次,3次/d。结果治疗72h后对照组胆红素水平降至(131.2±23.4)μmol/L;而治疗组血胆红素水平降至(102.5±26.2)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杜会双[23]等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5ml/次,2次/d,治疗组加服思连康0.25g(半片)/次,3次/d,疗程1周。治疗组治愈13例,好转16,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4例,好转19例,无效7例。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小结
综上所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急症之一,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合理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中医以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等治法收到满意的疗效。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色,有其自身优势。而西医治疗也有其特点,益生菌可帮助新生儿调整肠道菌群平衡,帮助消化,使新生儿进奶量和排便次数增加,降低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减少了结合胆红素在肠道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胆红素的排出。中西医结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疗效,加快退黄速度。总之,茵栀黄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不仅疗效较好,而且不良反应较少,还具有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李霞,曹霞,耿芸,等.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观察与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2,5(S2) :224-225.
[2]Bhutani VK and Johnson L.Kernicterus in the 21st century: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J].Perinatol,2009,29:20-24.
[3]周康良.黄疸茵陈颗粒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1):53-54.
[4]陈余粮,张艳清.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4):25-27.
[5]牟春笋,刘琳,徐文菊,等.茵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2):130-132.
[6]廖亮荣. 口服茵栀黄颗粒及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研究进展 [J].内科, 2013,8 (1):75-76.[7]李鹏程,郭玉秀,郭飞. 布拉氏酵母菌对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促进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8):4-5.
[8]刘艳红.妈咪爱、茵栀黄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1,24(1):109-110.
[9]于红.宝乐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与评价[J].中外健康文摘2013,9(32):152.
[10]任俊梅.茵栀黄颗粒联合宝乐安治疗母乳性黄疸45例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7(S1):34.
[11]黄鹏,曾绮丹,童锋.茵栀黄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4,17(1):115.
[12]杨丽霞.布拉氏酵母菌散和茵栀黄口服液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180例[J].中国药业,2012,21 (14):100.
[13]黄雨茅.布拉氏酵母菌和茵桅黄治疗新生儿黄疽疗效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2013,22(2):6.
[14]许欢,钟青,杜丽芬.茵栀黄联用妈咪爱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9):185.
[15]顾玉红.口服妈咪爱与茵栀黄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4):445.
[16]吴燕.口服茵栀黄、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2012,25(4):349.
[17]施元美,张泓.妈咪爱、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2,2(3):221.
[18]王璟.妈咪爱联合菌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与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2,23(4):285.
[19]王辉,杨波.茵栀黄联合金双歧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9):3002-3003.
[20]张志新,闫利红,王长华,等.金双歧联合茵栀黄口服液、茵栀黄口服液单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比较[J].求医问药,2012,10(9):369.
[21]左蜀媛.思连康联合茵栀黄颗粒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2,23(5):196.
[22]叶勇,涂建军.茵栀黄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佐治母乳性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9(26):185.
[23]杜会双,张秀敏,李丽,等.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思连康佐治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4):480.
秦利芬(1985-),女,汉族,云南昆明人,硕士,中药师,主要从事医院药学工作。E-mail:qinlifen0222@126.com
李惠英,云南昆明人,硕士,主管药师,主要从事医院药学工作。
R722.12
A
1007-8517(2014)16-0030-03
201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