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睑下垂额肌瓣矫正术

2014-0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矫正术睑下垂先天性

盛 华

(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安徽 阜阳 236000)

上睑下垂额肌瓣矫正术

盛 华

(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安徽 阜阳 236000)

目的探讨额肌瓣矫正术在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30例,共36眼,采用额肌瓣悬吊术进行治疗,对其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并随访其术后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共36眼经治疗,均达到理想矫正效果,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上睑下垂患者应用额肌瓣矫正术,手术安全可靠、效果理想,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上睑下垂额肌瓣矫正术;治疗效果

上睑下垂(ptosis)是指上睑的肌肉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从而使上睑呈部分或全部下垂,是眼科常见,病情较轻,则会使患者部分瞳孔被遮住,病情较重则会导致患者瞳孔被全部遮住,不仅影响患者面容,而且会对患者视力造成严重影响[1]。为了克服视力障碍,患者常紧缩额肌,使额部皱纹加深,眉毛高竖起,对患者身心都造成严重影响。在对上睑下垂的治疗中,若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就需要对提上睑肌进行大量缩短,易导致患者睑闭合全,或出现复视等并发症[2]。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额肌瓣悬吊术在上睑下垂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对30例上睑下垂患者,共36眼,采用额肌瓣悬吊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30例,共36眼,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7~28岁,平均年龄为14.58岁,均为上睑下垂患者。其中双眼8例,单眼20例,共36眼。所有患者术前检查显示,提上睑肌肌力在0.5~5 mm,额肌力正常,上直肌功能尚存,无凝血机制障碍性疾病等疾病。

1.2 方法

根据患者双眼对称以及下垂程度对手术后效果进行预测,并依此来制定手术方案,对于单侧上睑下垂患者,而对侧为单睑者,可同时进行对侧重眼术,对侧眼为重睑的患者,对手术眼科参照对侧眼位置高低对手术切口位置进行设计。用美兰画出切口线、重睑线中不离睑缘距离控制6 mm以内。按照设计的标记线切开皮肤,在设计上睑切口标记线处将皮肤切开,用剪刀沿着切口向上进行分离,皮下分离区的宽度控制在2.5 cm以内。用弯蚊式血管钳,将眼眶边缘的额肌附着加持额肌,经血管钳上翻。用剪刀进入肌肉,将肌纤维分开,宽度控制在1.55 cm左右,渗透肌肉全层直到骨膜。用剪刀将骨膜表层向上分离,分离区宽度控制在2.5 cm以内。在额肌游离沿内、外侧,向内上和外上剪开1.2 cm切口,形成上宽狭窄梯形额肌瓣。将游离额肌瓣牵拉到睑板上缘,用“O”号丝线在睑板中上缘内、中、外3点与睑板前筋膜褥式缝合3针固定。在对患者缝合的过程中,叮嘱患者睁眼,对其眼形进行观察,并对上睑缘高度进行适当调整。待彻底止血后,拉紧上睑皮肤,并根据健眼侧重睑形态,对患眼侧多余上睑皮肤起初,用0号丝线将伤口缝合[3]。手术结束后,结膜囊内滴庆大霉素,并涂以药膏,对患眼侧眉区进行包扎,之后给予抗炎治疗,1 d后可去除包扎,1周后可行拆线。

2 结 果

30例患者,共36眼经治疗,均达到理想矫正效果,上睑缘均在角膜上缘附近,双眼对称良好,睑缘弧度自然。在手术过程中,所有患者患眼侧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浮肿,7 d均自行消失。手术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闭合不全现象,术后3个月后,患者均闭合良。随访半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视、血肿、感染等并发症。

3 讨 论

上睑下垂多为先天性,主要是由于动眼神经核发育不全或提上睑肌肌发育不健全导致的。动眼神经核不全除了会导致患者上睑下垂,而且会使患者出现其他眼外肌麻痹或小睑裂等症状,而提上睑肌发育不全引起单纯上睑下垂。对于后天上睑下垂主要是由于身体发生病变而引起的,也可能由神经系统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现代医学将先天性上睑下垂分为单纯性上睑下垂、上睑下垂伴有其他眼睑先天异常、上睑下垂伴随其他眼外肌麻痹、Marcus-Gunn现象等,将后天性眼睑下垂分为机械性上睑下垂、肌源性上睑下垂、神经源性上睑下垂(包括神经源性上睑下垂、核上性病变、睁眼失用性上睑下垂、交感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癔症性上睑下垂)、代谢性和中毒性上睑下垂、假性上睑下垂[4-5]。

作为眼科常见疾病,上睑下垂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手术方法,该手术方法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能使患者提上睑肌肌肉走行和运动方向保持不变,符合机体的生理状态,并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来说,采用此种手术方法,则会大量缩短提上睑肌,从而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6]。而额肌瓣悬吊术在矫正上睑下垂具有显著优势。由于额肌从头颅冠状缝和眼眶上缘间的锚桩腱膜出发,延伸到眼轮匝肌眶部和皱眉肌之间,通过额肌瓣悬吊手术治疗,不仅能使眉上提,而且能有效帮助提上睑肌,从而增大睑裂,从而达到矫正上睑下垂的目的。再加上额肌瓣组织具有良好的供血功能和神经支配,在手术过程中,对提上睑肌破坏程度较小,保持提上睑肌功能,因此,在手术结束后,比较符合患者机体的生理状态,而且使矫正后的眼部外观较为自然[7]。本研究30例患者,共36眼经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均达到理想矫正效果,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在手术操作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手术注射麻药时,应给予患者1 g/L肾上腺素1滴,并在进行手术操作过程中注意动作幅度的控制,从而使患者出血减少,避免形成血肿;其次,在分离额肌时,应控制好皮下组织分离的深度,避免过浅,从而避免秃眉现象的出现;再次,额肌瓣制作要位于睑中央,形成上宽狭窄的兴创,避免出现肌肉破损,保持肌肉弹性,缝合时,要避免缝合的位置过高。

总之,对上睑下垂患者应用额肌瓣矫正术,手术安全可靠、效果理想,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莉,王莉,李雯霖,等.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适宜的年龄探讨[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11, 33(2):325-326.

[2] 邵庆,朱承华,杭荟.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4):233-235.

[3] Natanson L.Über Mikrophthalmus und Anophthalmus congenitus mit serösen Orbitopalpebralcysten[J].Albrecht Græfe Arch Ophthalmol.2011,11(1):176-178.

[4] 程新德,赵天兰,展望,等.小儿先天性上睑下垂10例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1,22(4) :312-313.

[5] 张国成,吴余乐,严良斌,等.筋膜条延长额肌瓣法矫治重度上睑下垂[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2011,27(1):403-405.

[6] Meisner PW.Mikrophthalmus congenitus mit Membrana pupillaris persistens corneae adhaerens und anderen Anomalien[J].Albrecht Græfe Arch Ophthalmol,2011,11(3/4):657-658.

[7] 周丽云,徐春阳,石重明,等.应用眉区额肌筋膜瓣治疗上睑下垂(附133例报告)[J].中华烧伤杂志,2012,28(2):267-268.

R622

B

1671-8194(2014)17-0300-02

猜你喜欢

矫正术睑下垂先天性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改进式提上眼睑肌缩短术治疗儿童青少年上睑下垂的临床观察
眼睑外翻矫正术的护理
改良Fasanella-Servat法上睑下垂矫正术疗效观察
口腔正畸矫正术中弓丝的应用分析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先天性畸形:矫治的最佳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