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特色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2014-01-25陈云玲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4期
关键词:优质病人疾病

陈云玲

(云南省江川县中医医院,652600)

中医护理特色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陈云玲

(云南省江川县中医医院,652600)

自2010年卫生部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我院为贯彻执行《2011年玉溪市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于2011年8月在内科、针推科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并结合《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开展工作。如何将传统的中医护理与先进的护理模式有机地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我们经过近2年的努力,主要开展并运用在以下几方面:

1.在入院评估过程中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观,以“四诊”为手段进行综合评估。

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方法是运用护理程序,为住院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它主要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5个循环步骤,护士通过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而我们融入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对病人进行入院评估,在寻找护理诊断和问题过程中则运用“八纲辨证”的方法,全面分析搜集到的资料,提出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护士针对病证运用“标本同护、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方法,为患者提供生活起居、饮食、用药、情志及康复护理,护士通过辨证施护,切实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例如中风患者,护理诊断有排尿异常与感觉障碍,对尿不能及时做出反应有关;便秘与胃肠积热、血虚津亏有关;潜在的护理诊断有褥疮发生的可能,与久病卧床气滞血瘀有关。在计划拟定和实施过程中则从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对疾病的影响全面分析,制定出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护理计划,并充分运用中医传统护理技术,如隔物灸、拔罐、熏洗、湿热敷、耳穴按压等的优势。例如对不寐的患者,属虚证时,于睡前给病人做穴位温灸、耳穴按压或中药足浴并按摩涌泉穴;属实证则遵医嘱给予针刺神门、合谷。外感风寒时采用肩背部或大椎、肺俞穴拔火罐或中药足浴;而外感风热发热的病人则用刮痧法。

2.运用在基础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反映护理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融入中医特色护理,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到良好的作用。

为患者进行面部清洁和洗头后,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情况,征得患者同意后给予穴位按摩,以促进经、气、血运行。如选丝竹空、攒竹、太阳、百会、风池等穴进行,按摩后患者感觉头脑清醒,头痛减轻。此方法简单,护士易于操作,患者也愿意接受。

为患者进行足部护理时,责任护士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适宜的清洁方法,如中药足浴。药浴是借助药液轻清之气,直透腠理,促使气血流畅,散寒除湿,透达筋骨,改善皮肤营养和全身机能,达到解毒、消肿止痛、祛风止痒等目的。内科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选用有温中散寒、祛风除湿、行气活血等功效的中药,如细辛、干姜、红花、木瓜、没药、威灵仙等熬制成药水浴足并按摩足底腧穴,刺激相应的反射区,尤其对一些风湿腿痛、老年性骨退行性病变、睡眠不好、长期卧床的患者有明显的效果,从而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患者进行床上擦浴时,我们选用中药汤液擦浴,不仅可清洁皮肤,更可针对病情配合治疗。如选用石膏、薄荷、荆芥、防风、苏叶经擦浴皮肤吸收后,可通泄脏腑之热而达降温目的,对高热、恶寒、年老体弱者尤为适合;选用红花、鸡血藤、泽兰等的药液进行擦浴按摩,可促进患者皮肤的血液循环,以避免因长期卧床而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预防褥疮时,我们在采用常规褥疮护理措施的同时,加入中医褥疮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效果,缩短疗程。如预防褥疮护理时,我们用浸泡中药红花、紫草、丹参的酒精进行局部按摩,可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同时还配合TDP照射,可有效预防褥疮的发生。

运用在观察病情过程中,在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责任护士熟练运用中医理论指导,全面辨证地观察疾病的动态变化,准确了解病情转归,抓住有利时机,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如舌象是病情观察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外感热病的辨证施护中尤为重要,它能迅速客观地反映正气盛衰、病邪的深浅、邪气的性质、病情的进展,是判断病情转归和预后的重要依据。在观察舌质时可知正气盛衰,观察舌苔时可知邪之出入。如舌质红润为气血旺盛,舌质淡白为气血虚衰;如舌苔薄白多为疾病初期,病邪较浅,病位在表;苔厚则病邪入里,病位较深;舌质红绛为热入营血,病情危重等。病情观察是中医整体观和审证求因在临床上的具体体现,也是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在护理上的具体运用,是辨证施护的前提。

3.在实施健康教育时运用“三因学说”进行教育。

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是增进健康的有力措施,也是责任制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过程中责任护士运用“三因学说”的方法,指导患者的生活起居、情志、饮食、用药以及运动养生等的自我调养,来提高患者自我康复保健能力,对疾病的恢复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例如对心悸的患者,生活起居方面向病人宣讲心主神志,静则养神,神气充足则意志清明、脏腑功能协调的道理;情志疏导方面讲解喜乐有节、保持心情舒畅,使之气血调和,血脉通畅,为养心之本的意义;用药方面讲解用药调护的原则、作用;运动方面讲解选择适合自己运动的方式以及运动的时间、频率、强度原则;饮食方面讲解饮食有节,忌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食品和肥甘厚味的重要性,让患者懂得怎样结合自己的疾病和身心健康问题,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治疗。

对住院患者还开展日常保健宣教,此种教育方法是最受病人欢迎的。我院采用聊天、制作并发放教育处方、制作宣传册子、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内容以实用有效为原则,如生姜单煎加红糖可治风寒感冒轻症或用生姜泡水足浴;绿豆煎汤治疗痈肿疮瘘或暑热烦渴;小木通煎汤治疗淋证;玉米须大剂量煎汤治疗水肿等。对按摩推拿的病人还教患者一些简单的自我按摩知识,如揉小腹、耳穴压豆等。这些住院期间获得的小常识及技能方便实用,病人出院后也能将这些知识带入家庭或传授给他人,这种自然的健康知识传递为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添砖加瓦。

运用中医技术解决患者健康问题。医生根据证候的不同采取拔罐、熏洗、针刺穴位、按摩等相应的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如拔罐法治疗达到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的目的;耳穴埋豆贴压疗法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中药坐浴达到气血舒畅、消肿止痛的目的;艾灸能疏通经络、消肿散结、祛湿散寒,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的目的。

4.在出院时,运用中医养生进行出院评估和指导,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治未病。通过向患者讲解顺时调养、饮食调养、精神调养、药物调养、针灸调养和运动调养等摄生保健措施,使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如慢性支气管炎的调养,我们从四时调养、生活习惯的养成、饮食调养、中医贴疗调养等方面进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既病防变。当疾病发生后,要及早诊治,以防病情加重。科室根据本专科特点,结合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需要,制订了疾病的预防和复发的健康指导资料,获得了病人的肯定。

(3)愈后防复。当疾病痊愈后还要注意调护,以防病后复发。因为疾病初愈而正气大伤,或余邪未尽,为防止疾病复发或保证机体康复,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时,教会患者认识和避免导致愈后复发的多种诱因,如复感新邪、饮食因素、气候因素、药物因素、精神因素及劳倦过度等,让患者了解调护的重要性,以防病后复发,从而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身体上的痛苦。如糖尿病患者,针对患者气血衰少、津液亏虚、脾肾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点,我们从中医休息、起居、锻炼、饮食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促使脏腑组织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达到邪尽病愈,元气恢复,病不复发的目的。

体会

总之,我院近两年来通过在内科、针推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同时,积极开展并运用中医特色护理,将中医整体观念和现代责任制整体化护理模式相结合,辨证施护和现代护理程序相结合,未病先护和预防保健相结合,护理技术操作与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相结合[1],使我院的优质护理服务突出了中医护理特色;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不但拓展了护理服务范围,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弘扬了传统中医文化,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推动了我院整体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出现了跨越式发展,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创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病房,虽初具模型,但是要使之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创新,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

[1]段筱妍,陈亚文.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2,5:51.

2013-10-21)

猜你喜欢

优质病人疾病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谁是病人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病人膏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