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成形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4-01-25田燕乌兰杨桂珍
田燕 乌兰 杨桂珍
气管、支气管成形术是胸外科技术难度较大的术式,不仅最大限度地切除了病变组织,还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有功能的肺组织。成形术式主要包括气管、隆突、支气管袖状切除成形术,气管、隆突、支气管楔状切除成形术和气管、支气管损伤缝合术三类,具体术式的选择主要依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而定[1]。气管、隆突、支气管成形术对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风险、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起到了重要作用[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5年5月-2013年4月共完成气管、隆突、支气管成形术71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组71例,按不同原发疾病分为:①肿瘤性疾病65例,男性54例,女性11例,年龄33岁-76岁,平均63.7岁。主要表现为气短、咳嗽、痰中带血、咳血等。术前行胸部增强CT、脑CT或MRI、腹部彩超或CT、骨扫描评价肿瘤局部及全身转移情况,7例患者术前行PET-CT检查,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镜检查。肿瘤位于右肺上叶34例,右主支气管、隆凸8例,左肺上叶12例,左肺下叶11例。病理类型:鳞癌54例,腺癌9例,粘液表皮样癌2例。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损伤6例: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29岁-56岁,平均36.1岁。车祸伤3例,高处坠落2例,重物砸伤1例。伤后至入院时间分别为4 h、6 h、2 d、4 d、4 d、20 d。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血痰,伴有面、颈、胸部皮下气肿、纵隔气肿、血气胸。所有患者均行胸片和/或胸部CT,术前均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确诊为右主支气管断裂2例、右上叶支气管断裂2例、气管下段裂伤及右主支气管断裂1例、左主支气管断裂1例。
1.2 手术方法 全组71例患者共完成气管、隆突、支气管成形术72例次,1例外伤性气管下段裂伤及右主支气管断裂,行气管、支气管成形术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右主支气管上叶开口处闭塞,再次手术行右肺上叶袖状切除术。本组14例采用单腔、58例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有5例在术中同时采用经术野插管控制呼吸[3]。除1例患者双侧先后开胸(先行左胸小切口开胸松解左肺门,后经右胸后外侧切口行隆突重建)外,余患者均采用后外侧切口进胸。
65例肿瘤患者的手术方式:①右肺上叶袖状切除,右主支气管和中间干支气管端端吻合术29例;②左肺上叶袖状切除,左主支气管和下叶支气管端端吻合术2例;③左肺下叶袖状切除,左上叶支气管与左主支气管端端吻合4例;④右全肺切除合并隆突切除,气管下段与左主支气管端端吻合4例;⑤右肺上叶切除,右主支气管楔形切除成形5例;⑥左肺上叶切除,左主支气管楔形切除成形10例;⑦左下叶切除,左主支气管楔形成形7例。⑧右肺上叶、隆突切除,气管、右中间干支气管、左主支气管重建隆突4例。以上患者同期行肺动脉、上腔静脉、左心房切除成形15例;隆突切除重建术后行颏胸pearson固定8例。
6例外伤患者行气管、支气管成形手术7例次,手术方式:①右主支气管吻合术2例;②右肺上叶支气管吻合术2例;③气管下段裂伤修补及右主支气管吻合术1例,2个月后因右上叶支气管开口处狭窄再次行右肺上叶袖状切除术;④左主支气管吻合术1例。
2 结果
71例患者中,无手术死亡。1例双侧开胸的隆突切除重建患者于术后第7天,因支气管吻合口肺动脉瘘致大咳血死亡;1例左肺上叶切除、左主支气管楔形成形术的肿瘤患者术后当日胸腔内出血,再次急诊胸腔镜下探查止血后治愈;1例气管下段裂伤及右主支气管断裂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右主支气管上叶开口处瘢痕狭窄,再次手术行右肺上叶袖状切除后治愈;术后并发肺不张6例,肺部感染3例,呼吸功能衰竭1例,均经对症治疗、抗感染、呼吸机辅助呼吸后治愈。余患者恢复顺利。
3 术后护理
3.1 一般护理 患者术毕返回术后监护室后,采用去枕平卧位,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头稍偏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并防止舌后坠。待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改为上半身抬高的斜坡卧位。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意识、面色、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出现心律失常、血压或呼吸异常、低氧血症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检查输液、引流管、尿管等管道有无移位、脱落,并认真记录出入量。注意根据患者情况控制输液速度,避免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防止发生肺水肿。带气管插管返回者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定时复查动脉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直至停用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
隆突切除重建术行颏胸pearson固定者,返回监护室后取平卧位,头下垫一软枕,保持头颈前屈位15o-30o,并注意固定头部,以免患者躁动撕开固定缝线影响气道吻合口。每日对缝线处消毒,防止感染,尤其在夏天,保持前颈部皮肤干燥,防止浸渍。Pearson体位易导致颈部肌肉疲劳,术后经常局部按摩。Pearson体位还影响患者睡眠及日常活动,易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应做好心理护理[4]。
3.2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是胸外科手术后重要的护理项目,也是观察术后胸腔内情况变化的最直接窗口[5]。定时挤压胸管,保证通畅,防止扭曲、受压、脱落。引流瓶每日更换胸液,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情况及有无气体逸出。如引流液为浓血性且量大时、或引流瓶内有持续大量气体溢出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除外胸腔内出血、支气管胸膜瘘。本组1例左肺上叶切除、左主支气管楔形切除术患者术后当日引流血性液1,000 mL,再次在手术室胸腔镜探查止血后治愈。
3.3 呼吸道护理 术中对肺部的挤压损伤、术后的切口疼痛等常导致开胸患者术后痰液增多、排痰困难,而气管、隆突、支气管成形术患者则由于以下原因使这种情况进一步加重:①呼吸道重建使支气管内膜纤毛排送系统的功能下降;②气道成形术中,术野渗血会使血液流入远端支气管内,增加了痰液的粘稠度;③吻合口出血、水肿影响排痰;④隆突切除重建者,颏胸pearson固定影响咳嗽;⑤隆突切除者正常咳嗽反射消失,痰液容易积聚在气道内,排痰困难[4]。可见,气管、隆突、支气管成形术后更易发生呼吸道分泌物积聚、排痰困难,导致肺部并发症和呼吸功能衰竭。因此,术后早期呼吸道护理对手术成败至关重要,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或帮助患者咳嗽、排痰,减少并预防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应常规给予雾化吸入,并注意方法,雾化时嘱患者做深而慢的呼吸,深吸气后做短暂的屏息,能使更多药物到达呼吸道远端,增加药物在呼吸道的停留,有效地使雾化颗粒均匀地弥散于粘膜,稀释痰液。定时给患者叩背,协助咳嗽排痰,有条件时也可采用机械振动排痰机,效果更好。
对体质差、咳嗽无力或有肺不张的患者,可先采用鼻导管吸痰。吸痰时应使用橡胶吸痰管,更容易下至气道内。当确认吸痰管抵达气管后迅速吸痰,吸痰过程中如出现缺氧应暂停操作,自吸痰管内直接给氧,反复操作直到痰液吸尽为止。吸痰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吻合口。本组有6例患者经鼻导管吸痰,其中1例患者体质差、术后咳痰无力、痰液较多,我们将鼻导管留置于气管内12 h,间断多次给患者吸痰获得良好效果。对鼻导管不能插入气管内的患者,协助医师进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也有部分患者采用床旁气管镜主动吸痰。本组有5例患者行床旁支气管镜吸痰,不仅可吸出各肺段支气管内痰液,同时还可观察气管、支气管吻合口情况。经鼻导管或气管镜吸痰时,均应严密监测氧饱和度,防止因缺氧导致呼吸心跳骤停。
4 护理体会
气管、隆突、支气管成形术可最大限度保留有功能的肺组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技术操作也已日趋成熟,但手术难度和风险仍较大,除了术前认真准备,术中耐心仔细操作,术后护理也极为重要,尤其是呼吸道护理。术后早期密切监护及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良好的组织氧供、预防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促进吻合口愈合,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术后顺利恢复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