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2014-01-25唐永莲
唐永莲 张 秀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人民医院,264309)
・临床研究・
浅谈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唐永莲 张 秀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人民医院,264309)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老年患者逐年增多,解决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恢复和增进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要,是护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及老年人口增加,护士应该按照社会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职能,使自己适应社会的需要,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老年人体弱多病,心理和生理机能退化,容易产生孤独寂寞、怕残废、怕死、急躁易怒等情绪。笔者根据住院老年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同情、尊重老人,与患者进行言语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健康心理等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1 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自尊心理 老年人因资历老,对社会及家庭贡献大,经验丰富,特别喜欢周围人的尊敬、服从,住院后也要求护理人员能象对待自己长辈一样尊敬他们。
1.2 怕孤独与失落感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越来越小,子女们忙于工作忽视了对老人的照顾或照顾不周,或仅给与生活上的照顾,很少与老人交谈及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使老年人产生与社会隔绝的孤独寂寞感。时间久之,会变得烦躁不安、易怒、多疑,加重病情或产生新的疾病。临床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用很长时间的降压和扩冠止痛药,可是血压控制并不理想,心绞痛症状仍不缓解,究其原因存在着某种精神因素。 老年人退休在家失去工作,较少与人交往,心理上容易产生老而无用,常有孤独寂寞和失落感。生病住院后由于生活不能自理,许多事情都要依赖护理人员和家属,心理总觉得成为社会和家庭的累赘,更加烦躁和焦虑。
1.3 返童和怀旧心理 有些老年人童心复萌,表现天真。还有的喜欢怀缅往事,而且喜欢反复向他人讲述年轻时值得自豪与自慰之事,常在他人面前炫耀,生病后表现更为突出。
1.4 回避和惧怕未来 怕残疾、怕死、无用、无聊、被嫌弃、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较普遍存在。
2 心理及临床护理
2.1 护理要热情相待 神经内科疾病起病急,病情重,患者往往无思想准备。所以,患者进入病区,护士应热情相迎,以礼相待,尽快完成必要的护理体检及医疗文件、卡片的书写,及时将患者迎进病房。即使护士在忙着做事,也应主动与患者打招呼,而不能不理不睬,或把患者晾在一边。如果病情较重,护士应及时询问与检查,亲自将患者扶到病房,协助患者躺在床上,不可指使陪护而自己不管。护士应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本病区的环境、有关住院制度、病房主管医师,负责护士的姓名,介绍与同病房的患者认识。护士给患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患者记得最牢,将影响以后的心理护理效果。
2.2 要同情和尊重患者 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瘫痪、失语,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常常表现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急躁易怒。护士应理解其痛苦,尊重其人格,称呼恰当,言行有礼貌,举止文明,对患者进行护理和治疗应用亲切的口吻,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倾听和解释,非原则之事应尽量迁就患者的意见,不可用命令和强迫的语调,要使他们得到自尊的满足,保持愉悦的心理。护士还应时时、处处、事事给予同情体贴,随时倾听他们对医护工作的评价和建议,对好的建议要及时采纳,使他们觉得自己还有用,从心理上振作起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要与患者多交流和沟通 患者生病住院到了一个新环境,一切都很陌生,容易产生孤独、寂寞感,常常把恢复健康的的希望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及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工作中做到举止稳重,沉着老练,操作规范,行动敏捷,利用治疗和护理过程多问候、多关心体贴、多交谈,切忌无言操作、无言护理而使他们产生护士冷淡、不信任的心理。护士应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努力发挥语言在护理工作的积极作用,通过与患者交流与沟通,消除老年人的消极、紧张、恐惧、忧愁等情绪。临床观察表明,老年患者一般都情绪稳定性降低,暗示感受性增高,对自身情感行为控制力减弱,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反应和恐惧心理状态。因此,护士应富有同情心,用具有说服力的语言进行语言疏导、解释、暗示。对于他们讲述的事要耐心倾听,不要嫌他们啰嗦,使他们感到亲切、富有同情心,像亲人一样可以信赖。
2.4 激励法 患者入院后,护士帮助患者确立护理目标,而且由同类病种好转的病友进行现身说法,调动患者的内在积极因素,病情有好转时及时鼓励,增强患者的信心,鼓励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争取早日康复。对老年患者应适当延长陪护时间,家属经常探望,允许患者互相探望、交友、下棋、看报纸、听音乐,利用老人远记忆力好的特点,帮助老人回忆,激发生活热情,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从疾病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2.5 开展健康知识宣教,为患者提供心理指导 神经系统疾病一般都恢复期比较长,多数患者疾病好转后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瘫痪、言语不清等,患者容易对疾病的治疗和健康失去信心。护士应多接触患者,经常谈心,了解痛苦与心理需求,并千方百计帮助排忧解难。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和心理状态,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患者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如何配合治疗及护理,教会在病床上洗漱、进食、使用便器,以及失语的言语训练方法、情绪的自我调节,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家庭预防保健知识等,建立科室的生活习惯,以提高生命质量,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3 小结
每名医务工作者,每个子女都是老人护理、保健、治疗的参与者和服务者,都须不断探索老年疾病的防治与护理;不断发展老人护理知识、护理技能,不断提高对老人保健、护理的认识,急老人之所急,想老人之所想,使老人的健康与保健成为全社会都来关心和重视的问题,使每个老位都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安度晚年。
1672-7185(2014)08-0016-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8.009
2013-12-17)
R4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