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6例临床护理

2014-01-25韦慧芳黄艳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3期
关键词:口病重症护理人员

韦慧芳 黄艳玲

(广西省百色市人民医院儿科二病区,广西 百色 533000)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6例临床护理

韦慧芳 黄艳玲

(广西省百色市人民医院儿科二病区,广西 百色 533000)

目的 分析与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患儿的护理方法。并对所有患儿的临床结局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了解通过护理后,患儿是否发生并发症、是否存在死亡病例以及康复情况。结果 1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2例患儿最终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为12.5%。其余患儿均最终痊愈出院,在护理过程中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消毒、提前做好预防肺水肿、心功能不全、脑炎等并发症的护理、严密监控患儿的临床体征。通过积极的、科学的、有效的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儿的病死率,提高其临床疗效。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方法;临床结局

手足口病在临床上是一种由于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病情变化快、病情发展快等特点,多发生于婴幼儿群体中[1]。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手、足、口腔、臀部发生皮疹或疱疹,一些患儿甚至会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脑炎等并发症[2]。目前我国对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不能排除治疗过程中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本文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为此类患儿的临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共16例,其中男性患儿10例,女性患儿6例,年龄分布如下:0~1岁共4例,1~3岁共8例,3~5岁共3例,5岁以上共1例。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口、足、手以及臀部疱疹、血压不稳定、呕吐、肢体抖动等,对其进行X线摄片检查可见其肺部出现粗影。所有患儿均符合我国对于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在选取过程中已排除存在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障碍、精神疾病的患儿,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本次调查表示知情。

1.2 治疗方法:本文16例患儿入院后立即送入重症监护病房,对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并常规留置导尿管。早期给予其利巴韦林与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炎性反应严重的患儿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冲击治疗。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儿给予利尿、扩容、强心治疗。对于存在神经系统症状的患儿给予脱水、降颅压治疗。对于心肺功能不全的患儿给予呼吸机进行支持治疗。

1.3 护理方法:对于本文16例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得,患儿均接受如下护理方式:①消毒护理。患儿入院后入住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应保证病房中空气流通,对患儿进行护理时应严格遵守医院规定穿戴隔离衣。与患儿接触前,应严格清洗双手,并将患儿每天的呕吐物、排泄物等进行特殊消毒处理。病房内应每天使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并随时保持通风,而走廊中则应于夜间使用紫外线照射。护理人员需勤更换患儿的衣物与被褥,防止其长期卧床造成的皮肤刺激感。对于临床症状明显的患儿,应给予其医用手套,以预防其抓伤自身皮肤。②生命体征护理。每隔2 h即应检测一次患儿的体温,对于体温超过38.5 ℃的患儿,应给与物理降温法。在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其面部颜色与出汗情况,以预防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大多数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伴发呼吸困难,因此应快速建立患儿的人工气道,并由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对于存在异常呼吸的患儿,应立即进行血气分析,并根据其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参数,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现以下表现的患儿应立即上报医师:嗜睡、烦躁不安、惊厥、无力、持续呕吐、四肢抖动以及瘫痪等,并配合医师进行抢救。所有患儿均应接受心电监护与SpO2监测,并对其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进行动态监护。当患儿发生四肢发凉、皮肤花纹、面色苍白或发青时,应立即报告医师进行抢救。③饮食护理。患儿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建议家属尽量准备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并将食物制作成流质或半流质,以便于患儿消化。能够自主进食的患儿,由护理人员辅助其进食,不能自主进食的患儿,则采用鼻饲的方法进行喂食。护理人员还需对患儿的口腔黏膜变化进行重点观察,并尽量选用无刺激的食品给予患儿使用。④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与家属交流,通过宣传手足口病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对于该病的重视程度。患儿康复后,应在家长的带领下勤洗手、勤换衣,并定时每日开窗通风,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与新鲜。护理人员还可以鼓励家长多陪同患儿到户外接受体育锻炼,以提高其免疫力。

1.3 评价标准:对本文1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其临床结局,并对护理过程中是否发生并发症、是否存在死亡病例以及康复情况进行调查[3]。

2 结 果

本文16例患儿通过积极的护理后,最终2例患儿由于病情过重,最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为12.5%。对患儿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可得,所有患儿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并最终康复出院。

3 讨 论

手足口病在临床上是儿科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该病的发病率正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4]。手足口病较为严重时,可直接导致肺水肿、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不仅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一次性夺去患儿的生命[5]。因此本文认为,采取积极的方式进行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本院收治的16例患儿通过积极的护理后,14例患儿最终痊愈并顺利出院,而另有2例患儿由于病情过于严重,最终死于多器官衰竭。本文认为本院实施的护理方法对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其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综上所述,对于病情发展迅猛、患儿恢复时间长、传染率高、病死率高、容易发生漏诊与误诊的重症手足口病而言,做好患儿的消毒工作,加强隔离制度与生命体征监控,并通过呼吸道护理、健康指导、饮食护理等方式,以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对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也是提高患儿抢救与治疗成功率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认为,本院所采用的护理方法具有可行性、科学性与可靠性,能够达到动态监护患儿生命体征、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提高预后效果的目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1] 胡雪元,叶玲.634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8):60.

[2] 翟永玲,张艳艳.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 (4):339.

[3] Wang SM,Lei HY,Huang MC,et al.Therapeutic efficacy of milrinone in the management of enterovirus 71-induced pulmonary edema[J]. Pediatr Pulmonol,2005,39(3):219-223.

[4] 徐灿丽,陈虹,张艳华,等.手足口病患儿复诊住院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45-246.

[5] 彭莉,陈淑珍,魏克伦,等.危重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621-622.

R473.72

:B

1671-8194(2014)33-0365-02

猜你喜欢

口病重症护理人员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手足口病那些事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警惕手足口病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