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相关痴呆综合征临床分析
2014-01-24卢炳阳
卢炳阳
广西马山县人民医院 马山 530600
艾滋病临床称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最早发现于1981年。艾滋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目前,临床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艾滋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由于HIV具有嗜神经性,其主要并发症为神经系统损害疾病。目前,临床上对HIV感染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疾病的报道较少,本文对HIV感染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损害疾病——艾滋病相关痴呆综合征(ADC)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治疗的AIDS患者36例,其中6例确诊为ADC,男4例,女2例,年龄22~57岁,平均(41.8±11.6)岁。患者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2~12个月,血清HIV-1检测阳性平均时间7.6个月。
1.2 方法 对ADC患者采取ELISA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2]进行HIV-1检测,部分患者联合神经心理测验、简易痴呆量表(MMSE)、HIV痴呆量表(HDS)、脑脊液(CSF)、脑电图(EEG)、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血清以及免疫学等检测。对ADC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2 结果
2.1 ADC发病率及感染原因分析 36例AIDS患者中,6例确诊为ADC,ADC发病率16.7%。6例ADC患者中,4例男性患者曾到泰国,感染HIV的原因为同性恋、双性恋、异性乱者及输血;2例女性患者中1例曾到韩国,感染HIV原因为异性乱者和异性乱者合并静脉吸毒史。
2.2 ADC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患者入院时根据ADC的诊断分类标准[3],4例处于ADC的第2期,2例处于ADC第3期。6例ADC患者发病均较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4例发病初期表现为发热,其中2例伴脓疱疮以及尿频、血尿、尿痛症状,另外1例伴腹痛、腹泻症状以及尿频、血尿、尿痛症状,1例伴咳嗽、咳痰症状。其余2例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双下肢无力、麻木和大小便失禁,后期考虑为空泡性脊髓病[4]。
6例患者发病后3~22个月表现出ADC的主要临床症状。早期ADC症状均为健忘、注意力集中困难,其中3例患者计算能力差,3例定向力障碍,3例对外界反应迟钝,2例认不出家人。到ADC疾病进展期,6例患者均出现日常生活困难、个性改变、性情冷漠、回避社交等特征,其中2例伴大小便失禁,1例伴视幻觉,1例不能书写[5]。
2.3 体检结果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6例ADC患者体检时均出现体质量减轻,其中2例出现脓疱疮,1例肝肿大,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1例口腔霉菌感染,1例手臂有多处针眼。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楚,伴锥体束缺损体征,其中2例下肢截瘫、传导束型感觉障碍,3例巴宾斯基征阳性,1例为书写缓慢、姿势失衡的锥体外系体征。
本组患者MMSE评分22~29分,平均(25.6±3.1)分,即轻度异常。6例患者均表现为注意力难集中、近期记忆丧失,3例伴计算力障碍。而HDS检查对于ADC患者的筛选十分敏感[6],6例患者评分3~9分,平均(6.4±2.2)分。
6例ADC患者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血红蛋白计数分别为(1.4±0.8)×109/L和(85.6±16.4)g/L,均较正常水平显著降低;其中3例患者白细胞计数(3.1±0.5)×109/L,较正常水平显著降低。3例患者β2微球蛋白水平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均较正常水平显著升高。6例患者CD44/CD8+比值0.4~0.7。
6例患者血清HIV-1的ELISA检测结果均呈阳性,且阳性检验结果均经Western免疫印迹试验证实。6例患者均进行CSF检查,结果提示2例压力出现轻微增高,其余4例检查结果均正常。6例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均出现轻微升高,其中4例蛋白水平轻度增高,2例血糖水平轻微降低。
CT检查结果显示,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大和皮层萎缩。只有1例患者进行EEC检查和SPETC检查,EEC检查结果提示该患者主要节律为广泛低电位和θ波;SPETC检查结果提示该患者局部脑血流广泛降低,降低较为严重的部位是额叶和颞叶。
2.4 ADC的临床治疗及效果 6例患者在我院均接受ADC疾病的常规治疗,配合对症治疗和相关的支持治疗,其中1例患者加用齐多夫定治疗。最终6例患者均死亡,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平均寿命42.6岁。
3 讨论
艾滋病相关痴呆综合征是艾滋病最常见且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并发症,艾滋病进展期是其发病的高峰期。目前,临床上对其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给予抗病毒与抗精神症状药物,但只能缓减或减轻某些症状,无法阻止ADC的进一步发展,临床预后较差,致死率较高[7-8]。因此,临床上还需对艾滋病相关痴呆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式进一步研究。
[1]吴云成,赵永波,唐孟光,等.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35(2):154-157.
[2]吴云成,赵永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痴呆的分子机制[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9,22(5):423-425.
[3]杨萱,孙燕,关琦,等.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163例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0):13-14.
[4]孝彰,沈银忠.艾滋病患者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J].传染病信息,2011,20(6):347-349.
[5]王宇卉,邵福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痴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38(2):122-123.
[6]朱蕴光,范聚友,刘玉珍.血管性痴呆患者神经心理学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3):64-65.
[7]刘春礼,关琦,侯明杰,等.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128例临床分析[J].中国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7):25-27.
[8]余小玲,姜世勃,刘叔文.HIV相关痴呆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靶点[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27(4):79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