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腥草药材道地性评价策略

2014-01-24曾维

作物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鱼腥草挥发油药材

, ,曾维,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 410128; 2 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怀化418000;3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长沙 410128; 4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

中药材的质量关系到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文明繁衍的中医中药的兴衰,关系到知识产权的重大问题,是正在进行的中药现代化中最重要的一环,其演进规律是去伪存真,优胜劣汰,择优而立,道地自成。故药材的道地性是衡量药材质量的标准之一,是对药材在一定的生态地理环境下形成的质优、效佳、量多的肯定。

1 道地药材的内涵

道地药材是古人评价和控制药材的综合称谓,是中药界评价药材质量的一项独特的综合判别标准,一般是指来自特定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栽培规范、加工精细、质量高、疗效显著的药材[1]。道地药材的内涵是复杂和多元的[2]。首先,道地药材具有原产性。以“地名+药材名”为形式的道地药材标示了道地药材的原产性,它指出了道地药材是出自于特定产区的药材。其次,道地药材具有主产性。道地产区也应当是药材的主产地。第三,道地药材具有迁移性。道地产区并非亘古不变,有可能会因为环境的变化与产地的扩大而发生迁移。第四,道地药材具有优质性,代表的是品质优、产量高、功效卓著的药材。

2 鱼腥草药材道地性评价策略

本草对道地药材的论述体现在中医理论指导、工艺生产、同种异地、异种异质等方面。道地药材的绝对性主要体现在道地药材质量好和疗效佳;相对性则主要体现在其道地产区和生产方式会随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改变。

总的来说,评价药材的道地性需包含品种、产地、临床药效、活性成分、栽培措施及加工等因素,各种因素间是互相关联、相互影响的。

2.1 品种

药材质量的好坏与其品种有较大关系,优良品种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内在因素。吴卫[3]在从四川、贵州、江苏等地收集的鱼腥草资源中发现:一是鱼腥草资源的株高、茎叶颜色、叶片大小和形状以及生物学产量、抗病性等均有较大差异;二是鱼腥草资源染色体数目变化范围为36~126,有较大的变异;三是鱼腥草资源在分子水平的多态性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周日宝[4]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鱼腥草青茎品系产量高,但红茎品系挥发油中的甲基正壬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前者,具有更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吴卫等[5]研究表明,不同鱼腥草居群甲基正壬酮的含量和单位面积甲基正壬酮总量变化趋势存在差异。这表明鱼腥草不同居群间各器官在解剖结构及形态、细胞学和DNA分子水平上存在的差异可能是基因型作用的结果。

2.2 产地

《本草经集注》中“诸药所生,皆有境界”的记载说明了药材产地的重要性。产地生态环境是道地药材形成的重要外在因素,与药材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有关。

与鱼腥草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的环境因子为光量子通量密度(PFD)和相对湿度(RH),生理因子为气孔导度(Gs)和叶片温度(T)[6]。环境因子对光合蒸腾的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PFD和Cs是Pn的主要影响因子,而PFD和T则是Tr的主要影响因子[7]。海拔对不同鱼腥草居群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和含量有显著影响,如乙酸龙脑酯和反式-β-罗勒烯的含量与海拔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微量元素对鱼腥草挥发油共有成分合成与积累的作用大于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中以有效钼的影响最为显著。适合鱼腥草种茎萌发的土壤相对持水量(RH)为90%以上;封行期保持土壤RH85%,花果期保持土壤RH80%有利于保证鱼腥草产量和较高的营养物质含量[8]。对印度鱼腥草生长的有效性、生态特征以及生境方面进行的评估结果表明,鱼腥草生长发育与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土壤pH为5.9和湿度为78±5.6%是保证鱼腥草生长发育的最关键环境因子[9]。

2.3 疗效

疗效是鉴定和评价道地药材品质的最终标准,道地药材必须是药效突出的最常用药材、是构成药方中主要药味的药材。

中医认为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杀菌消炎、排脓消肿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其治疗呼吸道疾病[10],在现代医学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鼻炎、肺炎、咯血、慢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发烧、流感、宫颈糜烂、肾病综合症、前列腺炎和肺癌等多种疾病。中医临床研究表明,鱼腥草药用功效高,其提取物具有丰富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可制成煎剂服用或注射液、滴耳液、糖浆等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鱼腥草的抗感染作用,已用于治疗术后感染、前列腺炎、肛肠病、病毒感染、脓皮病等疾病;对小儿肾炎、肾病、慢性肾炎等泌尿系统疾病和慢性附件炎、宫颈炎等妇科疾病等有较好的疗效,此外,鱼腥草还可作为服毒急救的催化剂。

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鱼腥草生物活性较高,它不仅克服了西药的弊端,而且具有抗病毒和抗菌的持久性,同时资源丰富,使用安全,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中药材。鱼腥草现已制成片、针、冲、雾化等剂型,而在临床应用中鱼腥草制成的药剂主要有口服液和注射液。

2.4 活性成分

活性成分是道地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产地的同种药材,由于活性成分种类和含量的不同会导致药效上的差异。

对四川和重庆地区的鱼腥草挥发油主要活性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鱼腥草材料间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11]。对不同鱼腥草材料鲜草地上和地下部位的挥发油成分进行的薄层色谱分析发现,不同材料地上部分的差异大于地下部分[12~16]。鉴定鱼腥草各部位挥发油活性成分的结果表明,挥发油中36%的甲基正壬酮来源于花,40%来源于叶,24%来源于茎,因此必须重视花对挥发油品质的影响[17]。鱼腥草挥发油HPLC-DAD-MS指纹图谱研究表明,不同产地鱼腥草指纹图谱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活性成分的分布及含量有较大的差异;不同的药用部位其指纹图谱相似度很差,说明鱼腥草的活性成分在不同部位分布不同[18,19]。此外,不同产地鱼腥草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积累也不尽相同。黔产野生鱼腥草中癸酰乙醛的含量高达11.23%、甲基正壬酮含量也较高(5.53%),但未发现月桂醛、癸醛[20]。湘产鱼腥草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β-蒎烯(26.47%)、α-蒎烯 (12.93%)、月桂烯(12.53%)、柠檬烯(9.28%)和乙酸龙脑酯 (3.71%)[21]。对穗产[22]和黔产[23]人工栽培鱼腥草的研究结果表明,穗产鱼腥草挥发油以4-松油醇和癸酸的含量较高,α-蒎烯、β-蒎烯的含量较低;而黔产鱼腥草的甲基正壬酮含量高达50.18%。虽然鱼腥草不同部位挥发油活性成分组成基本一致,但各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24]。

2.5 栽培技术和产地加工

道地药材除少数野生品系外,大多数已经被驯化成栽培品系(种),栽培技术是药材道地性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地加工是确保药材质量和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

伍贤进等[25]研究了土壤水分含量对鱼腥草萌发、生长、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鱼腥草种茎萌发的土壤相对持水量(RH)为90%以上;土壤RH高有利于茎的伸长生长和产量的形成,封行期保持土壤RH85%,花果期保持土壤RH80%有利于保证鱼腥草产量和较高的营养物质含量;过低的土壤RH使鱼腥草产量下降,营养物质含量略偏低,较高的含水量有利于获得较高产量,但营养物质含量则略有降低。

鱼腥草活性成分的含量与采收期和加工等关系密切。在花期,鲜鱼腥草挥发油含量达0.042%~0.046%(干品得率为0.003%~0.0046%);而在花期前后,鲜鱼腥草挥发油含量仅为0.0042%~0.0045%[26]。另有研究者发现,5月下旬采集的鲜鱼腥草全草挥发油平均得率0.022%~0.025%(V/W,下同),干品平均得率0.03%,由于鲜草折干率约10∶1,且鲜草所得挥发油色泽较淡,质量较好,故认为挥发油应尽量以鲜草提取为宜[27]。另外,初夏采集的鱼腥草挥发油得率(0.025%),比秋末所采得率(0.009%)明显增多,故认为应在生长旺季采集。对鱼腥草不同居群产量和不同时期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甲基正壬酮)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为鱼腥草新品种选育和适时采收提供了科学依据[28];分析不同土壤对鱼腥草药材干物质的影响,为合理采收提供依据。食用鱼腥草嫩叶,适宜在7~9月采收,食用地下茎,应在9月到次年3月挖掘。除食用外,鱼腥草主要用于药材,鱼腥草中主要药用成分挥发油(癸酰乙醛)的含量与其采收期和晒干加工过程有密切关系。初夏采收的鱼腥草挥发油得率比秋末采收的明显增高,故应在6~7月份生长旺季采收。

2.6 其他因素

主产区愈是一致和历史愈悠久的道地药材,其品质可能愈优质。但由于种种原因,原有道地产区的产量却在不断下降,一些新的产区逐渐发展起来并且产出药材的质量并不逊于道地药材。因此,中药材的产地考证和产质量等其他因素也与道地药材的形成有关。

3 道地药材评价的思路和建议

道地药材是经过长期的临床检验而被评价为质量优良和疗效显著的药材,是对中药材质量要求的一种理想化的概念。药材的道地产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地理、环境、气候、水质、种植、种子等因素而变迁,从而形成新的道地产区。由于道地与非道地中药材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已经成为影响中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道地药材品质评价整体性研究的思路应该是依据道地药材的整体性特点,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方法,重点探讨道地药材的生态因子、遗传信息、活性成分与疗效之间的相关性[29]。

由于影响鱼腥草药材道地性的因素较多,不能仅以某一方面评价其道地性。评价鱼腥草药材道地性的指标体系,应在确定道地性形成的众多因子中确立权重因子,提出重要指标(如品种、疗效、生长环境、栽培及加工技术)、一般指标(如活性成分)、相关指标(如产地考证、产量)等类别,进行综合评价,为鱼腥草药材道地性评价提供一种可量化或半量化的评价模式及方法。

道地药材虽然是历史形成的产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变、中药材的变异等,必定会有新的道地药材产生而老的道地药材也可能会退出。因此,建立鱼腥草药材道地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探讨形成高产优质鱼腥草药材的内、外形成机制,明确其生长条件,为鱼腥草药材道地性的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用药提供保证。

[1] 郭宝林.道地药材的科学概念及评价方法探讨[J].中医药现代化,2005,7(2) : 57-61.

[2] 苏天安,范少敏,雷国莲.论道地药材的起源与发展[J]. 现代中医药,2002,22(3) : 46 -47.

[3] 吴 卫.鱼腥草种质资源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4] 周日宝.鱼腥草不同品系质量的比较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6):9-12.

[5] 吴 卫,郑有良,马 勇.鱼腥草不同居群产量和质量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8):718-720.

[6] 黄春燕,吴 卫,郑有良,等.鱼腥草光合蒸腾特性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6, 26(5):989.

[7] 黄春燕,吴 卫,郑有良,等. 两种化学型鱼腥草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及挥发油活性成分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7,40(6):1150-1158.

[8] 伍贤进,蒋升君.土壤水分对鱼腥草生长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2-43.

[9] Bhattacharyya N,Sarma S. Assessment of availability, ecological feature, and habitat preference of the medicinal herbHouttuyniacordataThunb in the Brahmaputra Valley of Assam, India[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10, 160 (1):277-287.

[10]姚 森.鱼腥草的药理与临床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43-48.

[11]陈 黎. 川渝地区鱼腥草资源主要化学有效成分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2]Pham XS,CaoVT,Diuh TTT.Study of chemicale components ofHouttuyniacordataThunb.[J].Tap Chi Duoc Hoc,1997(7):7-9.

[13]Kang JM,Cha IH,Lee YK.Identifieation of volatile essential oil,and flavor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fractions fromHouttuyniacordataThunb Ⅱ. Flavor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bacterial effeet of fractions fromHouttuyniacordataThunb. obtain by Preparative HPLC[J]. Korean Soeiety of Food Seienee and Nutrition,1997,26(2):214-221.

[14]Tran HT,Tran MH,Nguyen T.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the aerial part ofHouttuyniacordataThunb. in vietnam[J]. Tap Chi Duoc Hoc,2004,44(2A):26-28.

[15]刘 雷,吴 卫,傅之屏,等.鱼腥草野生居群人工栽培后挥发油成分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7):876-880.

[16]刘 雷,吴 卫,郑有良,等.峨眉山不同山峪和海拔高度鱼腥草居群挥发油成分的变化[J].生态学报,2007,26(7):2239-2250.

[17]杨文凡,陈 勇,程翼宇.鱼腥草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6,27(8):1149-1151.

[18]Meng J,Kelvin SYL,Zhihong J. Establishment of HPLC-DAD-MS fingerprint of freshHouttuyniacordata[J].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2005,53(12):1604-1609.

[19]孟 江.鱼腥草化学成分及其指纹图谱的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0]郝小燕,李 零,丁智慈,等.黔产野生鱼腥草挥发油成分分析[J].云南植物研究,1995,15(3):350-352.

[21]李晓宁.湖南产鱼腥草挥发油GC/MS数据的分析[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2,19(3) :234-238.

[22]李晓蒙,徐位良.穗产人工栽培鱼腥草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20(1):7-8.

[23]刘 香,王 莉.人工栽培和黔产野生鱼腥草挥发油成分的研究[J].贵阳医学院学报,1997,22(4):361-362.

[24]黄春燕,吴 为,郑有良.鱼腥草不同部位挥发油活性成分的比较[J].药物分析杂志,2007,27(1):40-43.

[25]伍贤进,蒋升君.土壤水分对鱼腥草生长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3):4-6.

[26]林必杰.鱼腥草注射液制备工艺改进[J].中成药研究,1984(7):7-8.

[27]戴 冰,肖子曾.鱼腥草注射液的研究近况[J].中成药, 1994,16(6):45-46.

[28]伍贤进,胡美忠.鱼腥草生长发育规律及适宜采收期的研究[J].作物杂志,2006(5):18-20.

[29]张 艺,范 刚,耿志鹏.道地药材品质评价现状及整体研究思路[J].中医药现代化,2009,11(5) : 660-663.

猜你喜欢

鱼腥草挥发油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鱼腥草喂鸡效果好
鱼腥草防治鸡病的方法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гУТТУИНИя сЕРДЦЕЛИсТНая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