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支持进展
2014-01-24崔英兰
崔英兰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吉林 延边 13300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支持进展
崔英兰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吉林 延边 133000)
【关键词】ACS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护理支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noary syndrome,ACS)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表皮破损或出现裂纹,继而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阻塞所致。它包括了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心机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机梗死(STEMI)[1]。恶性心律失常即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或心脏停搏。ACS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较高,因此要求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护士做好尽早识别及判断、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并进行相应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挽回患者生命[2,3]。为ACS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支持,现对相关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1 ASC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分型
恶性心律失常即指短时间内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形式为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严重室内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或尖端扭转型室速和心室颤动(室颤)[4]。ACS合并恶性心律按发生心律失常时心率快慢可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及缓慢性心律失常[5]。
2 ACS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
ACS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往往在短时间内发生一系列血流动力学障碍及心肌的电活动紊乱,导致室颤及晕厥甚至猝死,所以需要进行紧急的处理及抢救。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和诱发因素:加强对原发病的治疗,如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室颤,低血钾或抗心律失常药物造成的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应给予相应的处理及措施。②积极终止心率失常:有时未能很快诊断原发病,并给予相应处理时,终止心率失常为首要的任务。③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 :快速的心率可恶化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立即减慢心率可减轻患者的病情。
3 ACS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支持
3.1 基础生命支持
ACS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一般病情较危重,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及相应判断并实施相关护理措施是极为重要的事情[6-8]。患者入院后安排到重症监护病房,由专人进行护理。给予患者24 h连续性床旁心电监测及血氧饱和度监护,并给予氧气吸入。在患者床旁准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如除颤器、呼吸机、临时起搏器、吸引器及阿托品、肾上腺素等。通过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等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及时识别多源性室性早搏、Q-T延长等恶性心律失常。并且观察患者的神志、尿量、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及时做好各项记录。
3.2 药物支持
给予患者建立至少两条有效静脉通路,保证有效用药。在用药期间不但做好及时给药并且做好安全用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如输入胺碘酮等易引起静脉炎的药物时,应综合应用各种护理措施减少或杜绝静脉炎的发生[9],并且让患者家属对此类药物有充分的认识和对可能引起静脉炎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10]。
3.3 心理支持
很多患者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一般多会有不同程序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并且患者进入到重症监护病房后环境的变化、与家属的隔离、生疏的面孔及周围重病患者等因素都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赵花梅[11]研究认为患者入住CCU病房后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此医护人员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出一些时间与患者做好交流,耐心、细心进行交谈,并观察患者有无异常行为发生,及时发现问题疏导患者,帮助患者走出孤独和焦虑等心理状态。指导患者安静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环境安静,保证一定的温湿度,避免不良刺激。而且很多患者入住CCU病房后睡眠质量明显降低,所以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也是尤为重要[12]。
3.4 松弛疗法支持
林燕虹等[13]研究表明对ICU清醒患者实施音乐疗法和抚触方法,可使其产生安宁、愉悦的心情,从而降低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发生。在CCU病房很多患者因长时间卧床及目睹病情较重患者的抢救过程等而表现出烦躁不安、焦虑甚至恐惧心理。针对这些患者让倾听音乐,通过音乐分散及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通过音乐的旋律,使患者听觉产生美感,消除紧张情绪,从而保持一个较好的心理状态。
3.5 预防性护理支持
ACS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预防性护理支持在于防止再次发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控制多重危险因素,预防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其主要护理支持内容为指导患者按时口服药物并注意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患者控制体质量,控制患者的血压及血脂、血糖,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健康膳食,戒烟、限酒,对患者及家属普及相关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参与有计划的、适当的运动锻炼[14]。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预防再次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认识及治疗依从性,促进预防活动的有效实施。
4 小 结
ACS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尽早发现、及时采取措施给予相应处理是救治患者的关键。因此要求CCU的护理人员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对各种恶性心律失常有紧急的判断能力,熟悉抢救程序,使患者得到更好诊治。
参考文献
[1] 美迪医讯.急性冠脉综合征[J].心血管疾病用药指南(2011-2012), 2011,9(1):74-94.
[2] 黄水英,潘慧玲.致恶性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的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10(34):98-99.
[3] 陈娟娟,翟晓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情观察和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4(12):230-231.
[4] 赵静,吴林.心脏复极储备异常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1(34):23-26.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ST段抬高型号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678.
[6] 杨俊玲.急性冠状综合征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黑龙江医学,2013,1(37):39-40.
[7] 黄文娟,吴贤仁.恶性心律失常的抢救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5(23):40-41.
[8] 林懿,王燕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26):43-44.
[9] 汤小秋.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27): 2522-2523.
[10] 李婷.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J].全科护理,2012,4(10): 950-951.
[11] 赵花梅.心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1,8(4):123-124.
[12] 刘世英.护理干预在ICU患者焦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3(37):22-23.
[13] 林燕虹,罗秀娟,黄少娅.音乐疗法和抚触对ICU清醒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9):18-19.
[14] 王彦,杜小静,张莉莉,等.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研究现状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4(28):79-80.
中图分类号:R473.5;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5-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