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的小群在转地时谨防偏集
2014-01-24黄孝恩
黄孝恩
(吉林东丰县沈后安装队,136300)
有不少养蜂户饲养的蜂群数量在二三十群,少的也有十几箱的,有些在自家房前屋后或院落定地饲养,也有不少养蜂人每年随养蜂大户到长白山采椴树蜜。这样一来,在转地落场时,如果忽略了蜂箱的摆放位置,加之蜂箱颜色差异,很容易造成蜜蜂偏集到养蜂同行的大群里。轻者蜂数明显减少,偏集严重的撤场时只剩平箱群,甚至有的蜂群所剩无几。笔者多年跟随养蜂大户转地采蜜摸索出一些预防措施。
一、蜂箱的颜色
很多养蜂者将自制的蜂箱或旧蜂箱刷成白色,看上去整洁美观,在炎热的夏季能反射强光照射,对蜂群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不过这样会给自己转场蜂群埋下隐患,即落场后小群蜜蜂偏集到大群中。
笔者曾做过蜜蜂对蜂箱颜色的识别对比。在某养蜂大户急于转到下一个蜜源场地时,因装车过早,遗留下不少采集蜂,我在原址摆放了一个白色蜂箱和一个土黄色蜂箱,箱内放好空脾,不一会遗留下的采集蜂多数飞到土黄色蜂箱里。我又将白色蜂箱拿走换上刷成鲜艳的橘黄色蜂箱,结果大量采集蜂迅速飞到橘黄色蜂箱里,说明蜜蜂对橘黄色非常敏感。
现在所有养蜂大户的蜂箱基本上都是购买的浸过蜡的,颜色为浅黄色和土黄色。如果将白色蜂箱摆放在大群(土黄色蜂箱)附近,蜜蜂很容易偏集到大群中。因此,小群转场时不能用白色蜂箱,如果定地饲养那就另当别论。
二、蜂箱的摆放
落场时,蜂群数量少,不能与饲养大群的养蜂户抢占场地,应与他们和谐相处,共同商议,妥善安排。小群蜂箱如何摆放,要根据大群摆放的形状是“凹”形,还是“▭”形,那么小群的摆放位置必须远离大群500~1000 m,最好顺山路往坡上走,但也不要离大群太远,好互相照应。因为大群的采集蜂从四面八方飞回巢房时,蜂箱被摆成“凹”形和“▭”形的蜂场上空就形成一个巨大漏斗状飞行路线,如果蜂箱摆放在大群附近时,小群的采集蜂在飞回巢时会被巨大的漏斗状蜂流带进大群蜂箱中,造成小群采集蜂减少。
大群顺山路的林边摆放,或单排和双排摆放,可与大群养蜂户商量挨着大群的前排摆放,如果能错开百十米更好,这样能有效避免蜜蜂偏集。如果单独选场,尽量避开大宗蜜源方向的大群蜂场。山上有蜂场,不能在山下落场;上风头有大群,下风头就不能摆放。总之根据转场实际情况,避免偏集发生,减少损失。
三、转场的管理
小群要采大宗蜜源必须保持强群,尽可能不扣王,不搞无虫化采蜜,在花粉充足时不影响繁蜂育子。即使有少量采集蜂飞逃,对采蜜略有影响,但只要坚持取浆,收获不比大群产值差。
小群转场蜂箱少,落场快,为避免发生偏集,要在大群之前开巢门,让蜜蜂早点试飞认巢,早寻找蜜源。小群落场进不能随大群进入村屯摆放,一旦蜜蜂蜇人,无法确定责任,会有连带赔偿,造成的经济损失比偏集更大。
小群的蜂箱上不能用石棉瓦等不透光的物体遮盖防雨,用铁皮防雨可将箱盖刷成黄色。另外可用厚塑料薄膜盖在蜂箱上,用图钉固定防雨又透明。因黄色的蜂箱盖更加醒目,便于蜜蜂在空中识别,采集蜂回巢能力加强,避免偏集的发生。
小群撤场时应晚关巢门,晚包装,让蜜蜂充分回巢。大群撤场因蜂群多,必须早关巢门,早包装,会丢弃很多采集蜂,这对于大群无所谓,但小群要格外珍惜。笔者曾在箱前仔细观察,大群关上巢门包装时,我的蜂箱平均1~3秒应有1只采集蜂飞回巢;半小时后3~5秒仍有1只采集蜂回巢,直到天黑。初步计算,每箱大约有1000只采集蜂飞回,如果按10群计就收回5框采集蜂。假如丢弃这5框蜂,繁蜂时就有5框内勤蜂外出采集,巢内减少了近万只哺育蜂,在一定程度上多少会影响秋繁,我认为这是看不见的,比偏集更可怕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