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抢险救灾官兵特点,做好针对性应急健康教育
2014-01-24杨会锁
王 征,杨会锁,邓 兵
把握抢险救灾官兵特点,做好针对性应急健康教育
王 征,杨会锁,邓 兵
抢险救灾;官兵;健康教育
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官兵,面临与平时训练、生活完全不同的条件,这就要求官兵在救灾的各个阶段必须迅速适应任务和环境的迅速转换。因此,救灾官兵的应急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开展针对性强、科学合理、易于领会接受的健康教育和防护指导,真正达到健康教育的知、信、行目标,这是救灾官兵应急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1 救灾官兵应急健康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救灾官兵应急健康教育是指部队在执行抢险救灾任务期间,通过及时、准确、科学、多样式的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使执行任务的官兵了解灾情性质和任务性质,知晓在任务期间各种环境因素、任务因素、心理因素等可能对健康产生的影响,指导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学会应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的方法,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避免和减少伤害的目的。救灾官兵应急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主要有以下特点。
1.1 灾情突发性强,健康教育必须及时应急 从灾害发生角度看,无论是地震、洪灾、海啸,还是泥石流、雨雪冰冻灾害,大多是突然发生,很难对其暴发时间、地点、性质、规模、范围、程度等做出准确的预警。即使在灾害发生后,灾情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所以,军队参加救援任务多属于应对紧急事态范畴,任务部队的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力争在第一时间展开。这就需要快速了解灾情的综合情况并跟踪其发展动态,及时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利用合适时机开展,并根据灾情的变化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
1.2 灾害情况复杂,健康教育必须预有准备 各种自然灾害各有特点,灾后人群面对的健康威胁也因地域、气候、救援保障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灾情不同阶段也可能使受灾群众和救援部队面临不同的健康问题。这就要求健康教育实施者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平时有应对各类事件专业知识的资料储备,一旦有行动马上能拿得出、用得上,能立即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保障工作。尤其对于我国较为多发的灾害情况下,应结合以往国内外灾后常见健康威胁和救援防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认真分析不同灾害容易导致的不同健康危害因素,分析不同救灾任务蕴藏的伤害威胁,主动制定救援官兵健康教育的预案,设计不同条件下健康教育的模式,预先准备一些配套的健康教育素材,如课件、展板、多媒体等。
1.3 部队任务繁重,健康教育必须见缝插针 救灾部队抵达灾区就要立即投入抢险救援,考虑到部队任务区域分散、抢险任务艰巨、需要连续作战等特点,健康教育难以大规模集中人员和统一安排固定时间来专门组织开展,这就要求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应具备积极主动的协调能力。一方面,可以利用部队集合布置任务、召开大会、晚点名等人员相对集中的时机进行教育;另一方面,不应放过对人员较少的小分队乃至单个人员进行及时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尤其应该重视的是,必须把对部队基层干部和骨干的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因为只要让这部分人员掌握了防病防护知识,他们就能在执行救灾任务期间主动把健康知识和技能融入部队的指挥和管理工作之中。此外,健康教育工作应广泛协调政工、军务、宣传、保障等各部门,力争在保证健康教育的时间、参加人员等方面得到积极配合和支持。必要时可以将一些健康维护和伤害防护的方法,以指示、规定乃至命令的方式要求官兵严格执行。
2 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
科学有效的卫生防疫工作是救灾部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证。我军在历次执行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援任务期间,都极为重视任务部队和受灾群众的卫生防疫保障工作,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其中,展开及时、覆盖面大、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工作,是救灾部队整体卫生防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投入最小、效果最好的重要举措。可以说,救灾官兵应急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就是要通过科学明确、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一方面,使任务部队的各级指挥员对救灾官兵的身心健康和伤病防护更加重视起来,在遂行任务期间,把健康防护的要求和规定贯彻到每项任务的组织指挥和具体实施过程之中去,从领导层面为官兵的健康维护打牢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让每一个救灾官兵都自觉树立健康的理念,自觉践行健康的行为,使其在执行救灾任务的全过程中,都能够做好自身防病;面对各种危险任务,都能够采取得当的自我防护措施。
抢险救灾是军队在非战争条件下执行的特殊任务,救灾部队官兵的应急健康教育的内容一定要具备很强的针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灾害本身和引发的次生健康危害及其防护
例如,发生地震灾害时,除了地震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外,地震导致的当地卫生机构功能缺失和卫生设施设备破坏,震后继发的饮食饮水问题、受灾群众安置点的垃圾粪便处理问题、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卫生防病问题、人员临时高度聚集居住时的传染病防控问题等,这些问题不仅仅对受灾群众形成健康危害,也对深入灾区展开救援的部队官兵造成现实威胁。所以,救灾官兵的健康教育必须全面考虑灾害发生后的各种健康影响因素,将其整合分析,纳入健康教育的范围。
2.2 灾害发生地域自然条件引发的健康威胁及其防护 各种灾害的发生在区域分布上都有一定的范围和地理特征。例如,在我国高原地域发生灾害时,救援部队在执行任务期间,就必须考虑高原地区高海拔带来的防病问题。尤其是从其他地区赶赴灾区的部队,势必面临高原反应的严峻威胁。而当我国南方部分血吸虫疫源地发生灾害时,救灾部队则必须高度重视血吸虫病的预防工作。所以,救灾官兵的健康教育应该结合灾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和自然疫源性疾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卫生防病措施并要求官兵认真落实。
2.3 救灾部队的任务可能引发的伤病及其防护
例如,洪涝灾害发生后,救灾官兵执行堤坝缺口的封堵任务和抢救转移受灾群众时,容易出现外伤、溺水、过度疲劳等现象;当较长时间在水中执行任务时,还可能出现皮肤感染甚至因接触疫水而导致一些传染性疾病。此外,救灾任务往往是突击性的,短时间内任务十分繁重,对官兵的体力、心理都构成严峻的挑战。所以,立足于具体救灾任务,加强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2.4 救灾部队自身保障条件限制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及其防护 灾情发生后,部队迅即出动,抵达灾区后的各项保障条件短时间内不可能达到与在部队营院同等的水平,存在许多必须克服的困难。例如,供水不足或水源不洁、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居住条件艰苦、卫浴设施短缺等。这些困难在较大程度上导致部分官兵短时间内不适应,容易因保障条件差而出现各种疾病和不适。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临机处置,针对现实的保障情况,传授科学实用的健康防护方法,要求官兵做好卫生防病。
2.5 救灾官兵心理健康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防护 抢险救灾往往是突然下达命令的,不同于其他一般军事行动的特殊任务,部队出发赶赴灾区前,留给官兵全面了解任务性质的时间很有限,迅速深入陌生地域展开艰巨的救灾任务,难免对部队官兵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在严重灾害发生后,部队官兵一方面要面对灾害导致的大量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另一方面要执行高强度甚至超负荷的救援任务。此时,除了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体力,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也是官兵圆满完成救灾任务的必要条件。所以,救灾部队官兵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必须充分考虑到心理卫生服务保障。
3 开展方式
在灾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从硬件支撑条件来看,无疑受到许多实际困难的制约,平时在营区内得心应手的一些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可能在灾区执行任务期间却难以实施。所以,救灾官兵的健康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应积极取得各级首长的重视和支持,协调政工、宣传、军务、作训、后勤、卫生等部门,共同推进健康教育工作,展开方式应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3.1 营造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围 救灾官兵执行任务期间处于一种健康维护良好氛围之中,对于部队整体健康水平的维持和提升是大有裨益的。在任务部队的临时驻地,可将一些健康防护的要求制作成醒目的横幅、标语牌,在食堂内可以张挂饮食饮水卫生的知识,在野战厕所和垃圾集中收纳点旁边可以放置环境卫生的宣传板,在救灾官兵居住的帐篷内可以适当张贴个人卫生的提示语、警示语和口号。在广播和闭路电视接通后,可以适当播放一些健康教育节目,其内容最好是针对任务部队现时面临的健康威胁和实际存在的卫生问题。
3.2 制作下发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可以预先将部队可能遇到的健康问题整理归纳,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防护措施,尽快印制成手册或“口袋书”,及时发至官兵手中。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应该注意随时发现卫生防病和伤害防护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以短小简明的形式,制作成健康教育传单,或者利用宣传快报一类的固定版面,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所有官兵。
3.3 利用各种机会开展面对面的健康教育 首先,应该尽量争取举办全体官兵参加的健康教育指导讲座,内容应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讲座时间不宜过长,表述应该简明扼要。其次,要特别注意对基层干部骨干和保障人员的健康教育,他们对健康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在执行任务期间和生活保障过程中全体官兵的健康维护水平。此外,不要放过一人一时一事的健康教育,只要发现对身体健康和伤病防护不利的现象,都应该随时随地给予提醒和教育,达到防微杜渐的效果。再者,对于一些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卫生问题,可以建议部队领导在部署任务、早操、点名、饭前等场合提出统一要求。
3.4 将健康教育辐射面扩大到受灾群众 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开展任务部队健康教育任务的同时,应注重对救援对象,也就是受灾群众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须知救灾部队是与受灾群众密不可分的,受灾群众的健康和卫生意识,不仅仅影响其自身,也直接对救灾官兵产生影响。所以,要深入到受灾群众中,宣传、讲解抢险救灾卫生防疫知识,解答他们提出的健康防护问题,使他们适时了解、熟悉、掌握相关卫生防疫知识。同时,通过与受灾群众的直接交流和接触,还可以使卫生防疫人员掌握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准确地了解受灾群众面临的健康威胁和影响因素,对救灾部队的健康威胁也可以做出更为准确的风险评估,使健康教育工作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3.5 要做好应急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 效果评价要建立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用真实数据提炼出来的分析结论才是最具说服力的。效果评价的最终结论要落到官兵健康行为养成情况和任务期内部队的发病率和伤害发生率上。对于之前健康教育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及时总结,系统归纳,形成对类似军事行动期间的健康教育工作具有较好指导和借鉴意义的结论。相关的数据统计、评价材料和结论,要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
[1]程天民.军事预防医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
[2]李权超,于 泱,郭静利.军事健康教育教材[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3:1.
(收稿:2014-05-07 修回:2014-07-18 编校:韩纪民)
R 129
A
2095-3496(2014)03-0174-03
100042 北京,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 征,杨会锁,邓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