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海底世界飞行拍摄潜入深蓝,和鲸鱼拥抱,与海豚共舞

2014-01-23YorkoSummer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帕劳水道鱼群

Yorko Summer

或许是因为成长于台湾这个四周环海的岛屿,我对大海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美妙的水下世界,更是吸引我一次又一次潜入蓝色的海底。对我而言,潜水是唯一可以让我全情投入海洋怀抱的途径,而水下摄影,则是记录精彩海底世界的最佳方式。

我喜欢用“飞行”来形容潜水,人因为没有翅膀,所以无法飞行,但借助潜水的方式,在辽阔的汪洋中,就能感受到如同飞鸟般翱翔的自由。这样的“海底飞行拍摄”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似乎在我的血管里流动着的并非红色的血液,而是蓝色的海水。当身体被包裹进一片深蓝之中,当奇特的海洋生物从身边游过,那种惊喜与感动甚至会让我泪流满面。

在蓝角追逐鲨鱼

拍摄龙卷风一样的鱼群

开启我水下摄影生涯的,是一个位于西太平洋上的岛国──帕劳。那是200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帕劳,立刻就被这里美丽的风景和简单的生活方式吸引,一住就是6年。

这是一个由数百座小岛组成的国家,从高空鸟瞰,一座座碧绿的礁岛就像海面散落的翡翠,让人心醉,最棒的是海洋生态,一直保持着最丰富原始的面貌。早在1989年,帕劳就被评选为“世界水下七大奇景”之一,这里综合了潜水员梦寐以求的最佳潜点特质:清澈的海水、适中的水温、壮阔的地形、丰富的鱼类……而且这个国家至少有75个已开发的特色潜点,对许多热衷潜水的人而言,帕劳是一生中必到的潜水胜地。来到这里,根本不用去怀疑能够看到什么,反而要担心的是时间太短不够用。

蓝角是帕劳最具知名度、最受欢迎的潜点,我在帕劳造访次数最多的就是这里,蓝角是一块呈三角状向外延伸的海底礁盘,由于处在洋流的交集点,因此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独特景观,各种各样的鱼类和生长在岩壁上的艳丽珊瑚,总会带给我完美的拍摄体验。

每次潜入蓝角,镜头里出现得最多的是潮水涨退的强劲水流带出的鱼群,每一尾身长都超过一米,包括如同水下龙卷风的暗鳍金梭鱼;来回游动围成巨大“鱼球”的六带鲹;成群结队如黑色风暴的黑背笛鲷……每一批的数量至少都是上百尾,壮观的场面每次都会让我的视觉和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此外,大石斑、玳瑁、燕魟、拿破仑鱼等也是这里的常客,有时候,可爱的拿破仑鱼还会咕噜咕噜转动着眼睛,偷偷摸摸地靠近我,似乎对人类充满了好奇。

除了聚集的鱼群,在蓝角我还有一个追逐的目标,那就是人人惧怕的鲨鱼——这个位置其实是帕劳观赏鲨鱼活动的最佳地点,除了最常见的灰礁鲨之外,还有机会见到其他种类的巨鲨,我曾在此拍到一尾尺寸超过6米的巨型槌头鲨。如果你足够幸运,还可能巧遇体型更加巨大、如同一台小巴士的鲸鲨……

德国水道里的蝠魟

翱翔在深海的大风筝

如果你问我最喜欢的水下大型生物是什么,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蝠魟。蝠魟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魟鱼,宽度可达2~4米。虽然外型如同一架B2隐型轰炸机,但性格却像小白兔一样温驯。最重要的是,它全身上下没有任何致命的武器,所以不用担心会伤害到人。

帕劳的德国水道,就是以观看这种海洋中的温柔巨鱼而闻名的潜点。德国水道是20世纪初由德国人开凿的一条全长约200米的人工水道。蝠魟之所以会在这里出没,是因为这里有数座被称为“清洁站”的大礁岩——蝠魟常常停留在礁石的上方,让许多居住在此的“清洁鱼”一口一口清除附着在它们身上的寄生虫。

想要拍摄蝠魟,只需到清洁站附近的沙地上做定点停留,然后张大眼睛等待。运气够好的话,很快就会遇见它们,要是运气差,等待就会无止境——有人曾等待数周仍空手而归。根据我潜德国水道的经验,遇见蝠魟的概率为6成左右。由于它们习惯静悄悄地来,静悄悄地走,所以必须聚精会神地观察四周。有时我甚至等到忍不住要打瞌睡了,却还是连个影子也没见着,我只能安慰自己:海洋这么大,相逢是要看缘分的。

拍摄蝠魟需要注意的是,当它们出现在清洁站时,必须等待它们主动靠近,千万不可以去追逐和触摸,因为它们一旦受到惊吓,短时间之内是不会返回清洁站的,而且大多数蝠魟对潜客呼吸时所吐出的大量气泡非常敏感。幸运的是,我曾在伸手就可触摸的距离拍摄过它——当时我努力地在心底对它说:“过来,过来,快过来我这边吧!”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同一时间看到好几尾蝠魟出现,其中一尾还游到我上方不断来回盘旋,正当我陷入一阵疯狂的拍摄中的时候,它突然从尾端喷出一道黄绿色的浓雾,就像国庆阅兵时喷射机所拉出的长长烟幕——可怜的我就这样被它的排泄物洒满了全身。

除了蝠魟之外,德国水道里还可看到无数成群的鱼类,也有机会发现许多躲藏在沙地上的可爱的小生物,例如沙园鳗、虾虎、后颌鱼等,不过最让人期待的当然还是蝠魟,就好比到北极要看北极熊,到南极就应该看企鹅一样。虽然我已看过蝠魟不下数十次,但每次看到它们伸展着巨幅的双翼,像大风筝一样漂浮在海里,我仍然会兴奋不已。

汪洋中的精灵海豚

与大翅鲸在海中共游

在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执导的电影《碧海蓝天》中,男主角与海豚互动的画面曾经触动了无数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我就是其中之一。

海豚是海洋哺乳类动物的代表,帕劳的海面上经常会看到它们的身影。在帕劳的海豚湾,我曾多次与海豚亲密接触,同它们握手,听它们对我歌唱,有时这些精灵还会对我微笑——模样就像是小天使。

还记得第一次在帕劳的海面看到它们,是乘船前往大断层的途中,当时我远远地看到许多流线修长的身影在水面跃动,赶紧拜托船长开船去追。当地人教了我一个小技巧,那就是轻敲或拍打船身,不间断地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来引诱海豚靠近,按照这种方法,它们果然十分配合地来回穿梭在船边嬉戏。

除了与海豚亲密接触,我曾在岛国汤加与大翅鲸在海中共游——虽然我很喜欢拍摄微距题材,但如果见到比自己还大数倍的大物,内心就会感到无比刺激。

由于在汤加追鲸不允许戴水肺潜水,只能用自由潜水的方式,因此在体能上是很大的考验。拍摄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几乎每天我都要在海里泡上6到9个小时,不停地上下船和下水,十分辛苦。

更为痛苦的是,因为不停地踢动蛙鞋追逐,双脚磨到破皮出血,每天都是忍痛出海,等回来后脱下蛙鞋,疼痛让我几乎无法正常行走。拍摄异常艰辛,但当我和数尾十多米长的鲸鱼在海洋中共游,距离仅有一臂之遥的时候,那种视觉上的冲击与肾上腺素激发的快感会让我顿时忘却了身体的不适,而当听到雄鲸洪亮的鸣叫声时,那种开心更是无以言表,让我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想跟着他们一起高歌……

延伸阅读:

如何拍摄水下鱼群

要想在水下拍出理想的照片,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每次拿着器材下水拍摄的过程,都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

首先要具备娴熟的潜水技能。想要参加正式的潜水活动,一定要在国际认证的潜水教学机构经过完整严谨的训练并考取潜水执照后,才有进行潜水活动的资格。

然后是器材的选择,由于普通相机无法直接带入水中拍摄,所以需要加装与相机本身对应的防水盒,或是本身就具有防水功能的相机。此外,最好还要加装水摄用的光纤线、臂架、对焦灯等。

至于镜头的选择(主要是针对单反相机),依照经验,如果想要拍摄壮阔的地形、无数的鱼群、巨大的生物所组成的水下景观,最适合配搭鱼眼或广角来拍摄。另外,美丽的珊瑚里隐藏着许多特殊可爱的小生物,所以准备好微距镜头一定派得上用场。但不同的潜点生态也各不相同,建议入水前可以先询问潜导的意见,再准备合适的镜头下水拍摄。

水下摄影特别注重打光的技术,因为随着下潜的深度越深,亮度也越低,此时就需要用足够的光源来还原最真实的色彩。但如果仅依赖相机内置的闪光灯,光度显然不够,而且水中漂浮着许多细小的悬浮粒子,很容易产生如同雪景一般布满白点的画面,因此需要加装水下专用的外接闪光灯,此外,还可以利用不同的打光角度来营造具有丰富光影的照片。

水下摄影还必须具备很强的耐心和毅力,尤其是拍摄水下动物,因为等待它们的出现常常会耗时很长,而面对这些不会听从指挥的模特儿,还需要你对相机的操作十分熟练,因为往往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可能就会错失一幅精彩的画面。此外,对于动物的习性也要有充分的了解,例如有些动物很害羞且善于躲藏,这就要用缓慢、稳定、低角度的接近方式,才不会惊扰到它们。

猜你喜欢

帕劳水道鱼群
“逐孔延时爆破”在西江“龙圩水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光唇鱼群体对不同LED单色光谱选择偏好性的昼夜差异
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鱼群健康状况监测系统
“传销帝”狱中“遥控”骗人遭起诉
帕劳高官暗示“两年内弃台”
小穴位 大健康
奇怪的封闭水道
朱梦琪??《鱼群》
具功能反应食饵捕食模型动力学分析
在帕劳见证总统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