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渠道冬季输水冰情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2014-01-23杨宏欣
杨宏欣
(新疆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新疆南岸干渠工程巩留段渠道全长约59km,设有渠首枢纽闸、节制闸、交通桥、洪水渡槽等主要过水渠系建筑物32座,渠道水深5.7m~5.9m,设计输水流量76m3/s,加大流量87m3/s。该工程自渠首枢纽闸引水,通过4#节制闸分水闸向下游电站输水发电。在冬季运行期间,由于受寒冷气温的影响,渠道内会产生流冰、冰塞或冰坝等不同程度的冰凌冰害,造成渠道输冰流速减小、过水能力降低,严重时可能漫堤、断流等,从而影响渠道输水发电的正常运行。因此,冬季输水期间需加强观测气温、水温,分析研究冰情发展变化、冰害对安全输水的影响,摸索避免冰害的预防措施,为今后的冬季输水管理提供参考。
1 气温统计与分析
该工程自每年11月~来年3月进入冬季输水运行,期间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寒潮动态。根据2013年冬季运行观察资料,期间日最高气温20℃,最低气温-28℃,日气温变化过程详见图1。
图1 南岸干渠工程2013年度冬季运行期间各月最高、最低气温变化曲线
2 开展冰凌监测
结合工程特点和冰凌监测规范要求,在桩号 21+310、49+000、57+500等渠道弯道段处和10#、13#交通桥下游处设置冰凌监测断面,观测气温、冰的疏密度、冰流量、冰凌产生的起始点、过水建筑物结冰情况及冰塞、冰坝等,选取桩号 21+310~22+310、36+335~37+635、48+100 ~49+000、56+995 ~57+500等连续弯段、41+930~42+430直线等典型渠段人工测量输冰表面流速,逐步分析冰情、气象资料和冰情的发展变化规律,使其用于指导冬季运行。
3 冰情分析及其危害
冬季,随着气温的急剧下降,渠道内水体逐渐冷却,水流开始结冰。根据冬季运行观察资料,该工程渠道内受寒潮天气影响将会出现岸冰、冰花、流冰、冰盖、冰塞、冰坝等各类冰情。本工程采用冰水混合流动输水方式运行,渠内产冰由电站引水渠末端排冰闸排出。
3.1 冰凌
由于气温、水温的不同,渠道冰凌产生的起始点也不同。温度越低,冰凌起始点越靠近渠道上游。当渠道水温稍低于0℃时,渠道内开始产生冰凇或冰花。当气温连续两三天低于-18℃时,桩号44+000~58+400渠段最早产生冰花;当气温持续保持-18℃~-10℃时,28+500~36+335渠段开始出现冰花;当气温持续下降至-25℃~-28℃时,桩号19+235渠段出现冰花。
冰花或冰淞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形成流冰。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渠道水温越往下游越低,渠道产冰量逐渐增多,流冰趋势由东向西。当气温不低于-15℃时,渠道不会产生冰塞,最大流冰量出现在强寒潮期间。渠道冰情始于渠道末端,随着冰情加剧、严重,最后逐步向上游蔓延发展。
3.2 岸冰
岸冰主要是沿渠岸冻结的冰带。渠道弯道段由于受离心力的作用产生缓流面,较渠道直线段易靠岸挂冰,以致雍冰阻水。根据冬季运行观察资料,岸冰产生的位置、厚度、宽度与气温的关系具体见表1。
3.3 建筑物结冰
渠道沿线过水建筑物形式复杂多样,尤其是渠道桩号20+000下游共有交通桥12座、节制闸3座、洪水渡槽2座等多种水工建筑物,其凸出部位如桥墩、闸墩等均可不同程度的产生阻流、减速、挡水、雍冰,是流冰阻塞的重点工程监测位置。
当渠道水温低于0℃时,自渠道桩号20+000下游的过水建筑物水面处开始结冰,越向下游结冰厚度越大。当最低气温在-20℃~-10℃时,结冰厚度最大可达50 cm,建筑物对流冰畅流带来一定的障碍,严重时影响了输冰和过流能力。渠首枢纽闸、1#~3#节制闸由于受低气温影响,闸门槽距水面1m范围内积冰严重,导致闸门不能正常启闭,存在安全隐患。
表1 岸冰产生的位置、厚度、宽度与气温的关系
3.4 冰情冰害对安全输水的影响
当渠道流冰量大于过冰能力时,渠道局部出现冰塞、冰坝或冰盖,若未及时排除,则造成严重的冰坝阻水,上游水位壅高,过流能力减少,水面流速迅速下降,冰凌无法正常下输,并迅速向上蔓延,致使冰凌越聚越多,最终可能导致渠道堵塞、渠道被迫停水。
4 冰害防治措施
4.1 具有足够的输冰流速和排冰流量
为防止渠道流冰量大于过冰能力导致渠道局部出现冰塞、冰坝,渠道在冰水混合流动输水方式下尽量大流量输水,引水流量要考虑保持一定的输冰流速和排冰流量。正常情况下,渠道水面流速不小于1.2m/s,当日最低气温高于-20℃时,渠道产冰基本自然输冰排出;当气温持续降低、渠道内出现冰塞冰坝等雍高水位现象时,需进一步加大输冰流量,使水面流速满足渠内输冰需求。当日最低气温低至约-30℃时,渠道最大产冰量可达8m3/s~10m3/s,相应的排冰流量为35m3/s~40m3/s,上游冰凌需及时完全排除。此时渠道应进行低水头运行,排冰流量满足电站排冰闸前无大量冰凌淤积,必要时排冰为主,发电为辅。
4.2 制定可行的排冰方案
为防止渠道冰情冰害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在冬季运行前需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可行的排冰方案。当渠道冰塞、冰坝或冰盖较为严重时,可采取开关节制闸壅高、骤降渠道水位,加大排冰流量和流速的方式,实现渠道疏通,排除冰凌。
当渠道工程冬季运行被迫停止后恢复输水前,渠底结有大量冻冰,可采取各节制闸间分段融冰排冰。先实行小流量,低速水流使得渠底冰层缓慢漂浮至水面,适时加大流量,使得冰凌聚积在节制闸前,壅高水位并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达到融冰效果后,向下游继续小流量通水并保持一定的流速,上游冰凌保留在节制闸前,结合融冰情况和两节制闸区间距离确定上游冰凌排冰时间,依此类推。
4.3 做好冰情巡视监测
在冬季运行期间,需做好渠道冰情巡视监测工作。加强水闸工程、过水建筑物及渠道弯道段冰情巡检排查工作,重点巡视渠首枢纽闸、1#~4#节制闸闸门槽积冰,8#~18#交通桥和3#、4#排洪渡槽墩台结冰和流冰淤堵,渠道弯道段如桩号 48+100~49+000、56+995~57+500岸冰发展情况等,结合气温变化动态调整冰情重点监视部位、频率和要求,及时发现工程工况、水情、冰情等异常现象,发生险情时应及时启动应急抢险预案,将冰害损失降至最低,确保工程安全和输水安全。
4.4 机械与人工排冰
当8#~18#交通桥(尤其是桥底面板与水面的净空间距较小的9#、14#交通桥)桥墩或3#、4#排洪渡槽墩台、节制闸闸后三角区、渠道的连续弯道段(包括桩号 32+000~37+500、47+000~49+000、49+500~55+000段)及拦冰索等易结冰且易堵塞部位缩窄输冰断面影响正常排冰,运行管理人员应结合天气变化和产冰情况采用人工铲冰、喷灯除冰方式并配合长臂挖掘机及时输冰和排冰,防止因冰塞、冰坝减小输冰流速、降低干渠输冰能力,确保渠道输水畅通。
4.5 防止闸门封冻
为防止闸门槽积冰、时刻保证闸门正常启闭,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人为改善渠首枢纽闸闸门运行环境,使闸门处于闸室封闭状态,与室外形成两种不同的温度环境。二是在渠首枢纽闸、1#~4#节制闸闸门槽内增设防冻措施,尝试在各节制闸闸门槽内埋设电加热管、加热电缆等加热系统,并在冬季运行前完成调试。三是根据气温下降变化调整人工启闭闸门频次。
5 结语
该工程历经了两个冬季输水发电期,虽然对气象、冰情进行了观测和研究,浅显分析了冰情及其发展规律和冰情冰害对安全输水的影响,运行管理中也采取了多种防冰害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冬季运行渠道冰情随气温、水温、输水调度方案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复杂多变,还需进一步开展冰情专项观测、水温观测等内容,进一步分析冰情变化规律和进行冰害预测,使其指导冬季运行。陕西水利
[1]刘鑫.“引黄入冀”总干渠冰期输水管理措施研究.河北水利,2011.11.
[2]杨开林,王涛,郭新蕾.南水北调中线冰期输水安全调度分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第9卷第2期,2011年4月,1-4.
[3]范北林,张细兵,蔺秋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期输水冰情及措施研究。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第6卷第1期,2008年2月,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