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U型头部固定垫用于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头部固定的效果观察
2014-01-23张洪霞
赵 芳,张洪霞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口腔科,广东 广州 510515)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中常需在皮瓣移植修复术后患者头部、颈部两侧放置沙袋,达到有效固定以减少血管痉挛或扭蒂所致的皮瓣危象发生的目的[1]。传统沙袋在实际应用中,易产生移位,同时,让清醒或烦躁的患者头部、颈部两侧放置沙袋,不准其随意移动头部,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该类患者一般术中已行气管切开术,做到术后双肩部保暖的同时又能避免棉被覆盖气管切开口,也存在问题,而且,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经常会有意或无意地喷射性咳痰[2],给护理观察带来严重干扰。我科设计制作了一种U型头部固定垫,既可以起到固定头部的作用,还可以便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的观察及肩部保暖,若有痰液污染只需更换U型头部固定垫即可。在临床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皮瓣移植修复术后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0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皮瓣移植修复术后需要头部制动3~5 d的患者,根据入科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1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患者观察组。对照组患者160例,其中男98例,女52例。年龄19~75岁,需要头部固定的时间24~96 h。观察组患者140例,其中男性75例,女65例。年龄23~72岁,需要头部固定的时间24~96 h。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头部固定的时间、镇静药物的使用、责任护士的资历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固定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沙袋固定头部:患者仰卧位,用2个长20~25 cm,宽10~12 cm的沙袋,分别平整放置于患者头部左右两侧,沙袋紧贴双侧耳后,以头部随意活动<2 cm为宜。
1.2.2 观察组固定方法
1.2.2.1 制作U型头部固定垫 U型头部固定垫采用棉布制作,由 1个长 100~120 cm、宽 90~100 cm的长方形双层中凹型垫子,及2根长40~50 cm系带构成。垫子上端为敞开口,中凹位制作为可反折的结构,并在其部分同一直线上安钉3~4个暗扣,中凹位左右两侧分别缝纫出长22~27 cm、宽12~17 cm的长方形,上端亦不密封,可装入沙袋(沙袋可根据科室要求自行缝制,一般为长20~25 cm、宽10~15 cm的棉质袋内填充干燥的沙子制作而成),中凹位内侧边角上方分别缝制固定用的系带;垫子的下端为封闭口,该U型头部固定垫还可以根据医院配置沙袋的大小及患者头颈部的大小适当调整口袋尺寸。根据温度的变化,往空心的部分填塞棉絮物以便更好的保暖。U型头部固定垫结构示意图见图1。
图1 U型头部固定垫结构示意图
1.2.2.2 U型头部固定使用方法 作为头、颈部固定使用时,可将沙袋分别装入U型头部固定垫两侧开口袋中,凹位对准头部直接覆盖在患者上身,并把沙袋紧贴固定在患者头、颈左右两侧,必要时可用系带固定于颈后,将左、右放置的沙袋相互聚拢。同样以头部随意活动<2 cm为宜。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可将凹位反折部往前反折并用暗扣固定 (见图2)。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经常会喷射性咳痰,而U型头部固定垫覆盖在患者气管切开口下方,很好的暴露了气管切开口,便于护士多次为其吸痰,以及随时观察气道的情况,同时也很好的隔离了患者的痰液或其他分泌物,避免了反复更床单。秋冬季节,可以在U型头部固定垫的内层按需加入适量棉絮等保暖物,增加患者舒适度。注意事项:取材时选用易吸干、透气的棉质布料;每日进行皮瓣观察时注意观察耳后是否有磨损发红,同时注意观察固定垫是否有破损,系带有无松脱,如有需及时更换;由于汗液、痰液、术区渗出液等浸湿,U型头部固定会散发出异味或被污染,因此,对头部固定时间较长者,每2 d更换1次。
图2 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U型头部固定垫使用图
1.2.3 观察指标 (1)固定效果的评价。以患者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头部制动的效果为标准。评价标准:1 cm≤头部移位≤2 cm为轻度,2 cm<头部移位≤3 cm为中度,头部移位>3 cm为重度;测量移位的方法:以患者仰卧时枕部的位置作为参考位置并标识,每次使用量尺测量枕部偏离原标识位置的距离,以厘米作为计量单位,每班记录沙袋移位情况及皮瓣的情况,测量时间固定为每日16:00。(2)肩颈部舒适度评价。根据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标尺[3-4],运用自设的舒适程度评估量表,在标尺的两端标有0—10的数字,0表示无症状,1—4表示轻微不适,5—7表示中度不适,8—10表示严重不适 (无法忍受)。由研究人员向患者详细讲解使用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标尺自我评估术后舒适度;评估时间为术后头部制动期间的第3天8:00。(3)气管切开口发生堵塞的情况。气管切开口没有因保暖的棉絮所致覆盖而引起呼吸不畅;随时观察并留意患者的主诉。
1.2.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头部移位率的比较 观察组头部移位2例,其中轻度移位1例,中度移位1例;对照组头部移位50例,其中,中度移位24例,重度移位26例。观察组头部移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84,P<0.05)。
2.2 两组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肩颈部舒适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肩颈部不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肩颈部舒适度的比较(例)
2.3 两组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气管切口堵塞发生率的比较 对照组气管切口堵塞8例,观察组为0,两组患者术后气管切口堵塞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4,P<0.05)。
3 讨论
3.1 U型头部固定垫可有效固定头部,降低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头部移位率及气管切口堵塞发生率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皮瓣移植修复术后体位很重要,一般以利于观察引流、减少皮瓣张力、防止血管蒂受压为原则。头正中可稍偏向患侧适当制动5~7 d,必要时头部两侧垫沙袋固定,避免头部左右扭转,以免使血管位置改变,造成过度牵拉、血管痉挛、血栓形成或压迫皮瓣的血管影响皮瓣成活[5]。头部固定采用常规的沙袋时,只是简单地将沙袋放置于患者左右两侧头部,患者即使轻度活动头部也容易造成沙袋移位,或患者病情需要抬高床头一定角度时易滑落,或患者处于深睡眠状态,体位不知不觉改变等因素致砂袋移位。从而不能保证头部有效固定的要求;本研究证实对照组中度移位24例,重度移位26例。而观察组U型头部固定垫通过其系带装置固定于颈后,能将U型头部固定垫左、右放置的沙袋相互聚拢能有效地避免沙袋的无效放置或移位或滑落,观察组中头部移位的2例,其中1例是因为患者躁动时自行扯下头部固定垫而发生,另1例是患者不听劝告不断自行更换体位时发生的头部移位。同时,观察组头部因固定效果好而使气管切口堵塞的发生率降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U型头部固定垫用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头部固定更有效。
3.2 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使用U型头部固定垫能改善患者舒适度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需避免被褥覆盖过高而堵塞或污染了气管切开口,所以被褥只能覆盖于患者气管切开口下方,从而导致肩颈部被暴露在外,秋冬季节不利于保暖,而U型头部固定垫凹部设计有反折部分,有效地覆盖肩颈部保暖的同时很好暴露气管切开口,避免了因为棉絮覆盖气管切口引起的呼吸不畅,也便于及时吸痰;固定垫中空的设计还根据温度的变化或患者需要,往空心的部分填塞棉絮物以便更好地保暖。此外,常规的沙袋固定头部期间被血迹、痰液污染时,不便处理,不符合质控的要求;对气管切开患者,为了减少其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应积极减少污染源,预防和控制危险因素为主,这是降低和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关键[5]。而U型头部固定垫采用棉布制作,材料柔软、舒适,且清洁消毒方便,可以随时更换。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肩颈部不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U型头部固定垫的使用有助于增进患者术后舒适度,也利于降低气管切开口堵塞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1]李秀娥.实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及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90-295.
[2]卿红英,邓 娟,王 娇.气管切开吸痰者站位与被痰液喷射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1):20-21.
[3]朱以敏.舌癌联合根治术并行同期皮瓣修复术护理进展[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66-67.
[4]柯雅娟,陈茹妹,许晨耘,等.舌癌根治切除后应用前臂桡侧皮瓣修复的手术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6):1516-1517.
[5]李杏萍,黄丽萍,程红霞.口腔癌手术缺损同期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术的术后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0,25(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