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小剂量服用胺碘酮在老年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2014-01-23周吉红
周吉红
·药物与临床·
长期小剂量服用胺碘酮在老年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周吉红
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服用胺碘酮在老年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长期小剂量服用胺碘酮, 评估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7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 2例用药后心率明显减慢并出现Q-T间期延长, 4例用药5个月后出现T3、T4下降, TSH升高, 均停药随后好转, 药物不良反应以纳差、恶心呕吐为主。结论长期小剂量服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心律失常;胺碘酮;小剂量;疗效;安全性
心律失常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 与患者年龄增长有密切关系, 尤其是老年患者, 由于代谢机能和免疫力下降, 且伴有多种其他原发性疾病, 常需合并使用多种药物,因此药物不良反应敏感性增加, 所以合理应用药物控制老年患者心律失常必要且迫切。胺碘酮作为临床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和心绞痛的常用药物, 据报道坚持长期小剂量服用临床效果好, 不良反应率低[1]。为探究长期小剂量服用胺碘酮在老年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临床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纳入研究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确诊), 排除药物过敏、中毒或电解质紊乱引发水电解质失衡、酸碱失衡者, 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碘过敏者, 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者等, 签署研究同意书。70例患者中男38例, 女32例,年龄57~79岁, 平均年龄(63.27±5.42)岁, 心律失常类型:频发室上性早搏35例(合并短阵室上速19例), 快室率房颤12例(合并室早3例), 频发室性早搏23例(合并短阵室上速16例), 发病原因包括扩心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瓣膜退行性病变、风心病等, 心功能NYHA分级情况:Ⅰ级34例, Ⅱ级别20例, Ⅲ级13例, Ⅳ级3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按完成心电图、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胸片检查等。药物应用方案:胺碘酮(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36020916)初始药物剂量200 mg/次, 3次/d, 持续治疗3 d后, 减至200 mg/次, 2次/d, 再次持续治疗3 d后, 减至200 mg/次, 1次/d, 在1~2周后减至100 mg/次, 1次/d。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心率失常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使用剂量, 注意血钾水平始终维持在≥4 mmol/L水平。服药期间, 第1, 2周每天监测心电图Q-T间期, 评估心功能, 之后改为每周监测1次。治疗1个月后复查患者心电图、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胸片检查, 随后每2个月复查1次,评估心功能情况。
1.3疗效判断 根据患者心律失常情况、自觉症状制定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显效:心律失常减少≥90%, 自觉症状消失;有效:心律失常减少50%~90%, 自觉症状减轻;无效:心律失常减少<50%, 自觉症状无改善或者病情进展恶化等。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临床数据使用统计软件SPSS16.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治疗时间4~20个月, 平均治疗时间(13.1±2.7)个月,患者均在服药1周后见效, 治疗期间均未再出现心律失常现像, 药物不良反应以纳差、恶心呕吐为主, 停药或减轻剂量后好转, 未出现血钾水平异常、肝功异常、皮肤及神经毒性反应等。70例患者中有11例出现特殊情况, 其中2例用药2 d后心律明显减慢并出现Q-T间期延长, 停止用药后逐渐好转;4例患者在用药5个月后出现T3、T4下降, TSH升高,停药后好转;还有5例患者用药后3个月内复发, 调整剂量后重新减至100 mg/次, 1次/d, 病情好转;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64/70)。
3 讨论
心律失常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其发生与患者是否存在基础心脏病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临床研究资料显示, 随着年龄的增长, 心律失常发病率逐步增加, 发病率16%~75%[2]。老年患者作为伴有多种原发性疾病的弱势群体,本身机能退化, 且需要服用多种联合药物, 自身药物副作用敏感性增加, 这意味着通过提前预防治疗等手段控制患者病情、降低发病危险就变得十分重要。
胺碘酮是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 具有抗心律失常及抗心绞痛(扩张血管)的双重作用, 其作用在于通过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有效不应期来减慢传导作用,实现对心肌折返激动作用的抑制。胺碘酮在进入人体内之后,会减低窦房结自律性, 从而实现对动脉血管的扩张减轻血管动脉压力, 降低心律失常等状况的发生率, 临床应用效果好,使用价值高。在本次研究中, 坚持长期小剂量服用胺碘酮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1.43%, 治疗期间无死亡, 不良反应少, 主要以纳差、恶心呕吐为主, 停药或减轻剂量后好转。不过胺碘酮半衰期长并具有脂溶性, 长期服用会导致血液灌注较大的器官和脂肪蓄积引发不良反应, 尤其老年患者由于耐受差, 机体抵抗能力弱, 更易发生肝肾器官功能衰退、肺炎、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肺间质纤维化等毒性不良反应, 不过本次治疗期间患者并未出现血钾水平异常、肝功异常、皮肤及神经毒性反应等严重并发症, 证实了胺碘酮的有效性与安全性[3]。但是临床治疗时必须考虑到胺碘酮应用的副作用, 慎重用药, 有临床研究显示小剂量碘胺酮口服能够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降低副作用发生率, 可在使用中通过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变化情况从而更好的调整剂量或者停药,保护老年患者健康。
综上所述, 长期小剂量服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1] 赵费敏.长期小剂量胺碘酮口服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2007(1):65-67.
[2] 叶国芬, 季爱琴.长期小剂量口服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2A):51-52.
[3] 米敏.长期服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探讨.临床医药实践, 2008(7):554-555.
2014-07-24]
655700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师宗医院内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