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防控细节

2014-01-23吴赫云

中国猪业 2014年11期
关键词:清洁剂周龄猪群

吴赫云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技术培训中心,黑龙江加格达奇 165000)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防控细节

吴赫云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技术培训中心,黑龙江加格达奇 165000)

秋冬时节,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多发。本文综述了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病因、流行特点、诊断方法,指出了一些常易忽略的防控细节,如强化生物安全意识、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工作人员要标准作业、加强车辆管理、控制宠物及害虫、清洁与消毒等。

秋冬季;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防治;消毒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RespiratoryDisease Complex,PRDC),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在生长育肥猪中普遍存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备受养猪生产者的关注。PRDC多发于秋冬季更替时节,气温变化大,猪群抵御寒冷能力不强,易引发应激,从而暴发本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因难、打喷嚏、流鼻涕、有泪斑、结膜炎、咳嗽、腹式呼吸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厌食,从而造成育成率下降、生长缓慢、出栏时间延长、饲料报酬降低、治疗费用增加等,导致猪场收益下降,甚至亏损。

PRDC往往不是由某一种病原引起,是以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的多种疾病的综合。引起PRDC的原因很多,如病毒、霉形体、细菌、霉菌、寄生虫及管理不当等。对于猪场而言,了解在秋冬更替时节如何预防该病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必要的。

1 病因

1.1 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主要有原发性疾病和继发性疾病。原发性疾病主要由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流感、猪瘟等病毒性疾病和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细菌性疾病的发生而引发;继发性疾病主要由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猪副伤寒、猪附红细胞体病、猪肺炎等继发。另外,猪肺炎支原体是本病的激发者,它的存在使得猪蓝耳病毒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侵袭感染更加容易。其中对PRDC危害最大的是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和猪气喘病。

1.2 管理因素

后备种猪携带病原而在配种前没有清除,导致种猪群存在带菌猪或隐性感染猪;断奶仔猪由于断奶、换料、环境突然变化等应激造成机体体质下降;猪场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防疫保健计划,病毒在母仔之间传播,致使哺乳期或保育期猪群开始感染本病;生长猪日粮营养搭配不当,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不足,造成仔猪生长缓慢,免疫力低下;饲料腐败,滋生霉菌毒素;环境卫生质量差,消毒措施不及时;猪场管理及硬件条件差,如饲养密度过高、猪舍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佳、舍内粉尘过多、猪舍氨气过量等;免疫及用药计划不合理,断奶日龄差异过大(超过7天),缺乏保育-生长-育肥不同地点全进全出的模式管理,这些都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2 流行特点

PRDC又称“18周龄墙”,因为该病易感染18周龄的育肥猪,是猪群较难通过的一道“无形的墙”。而目前,在大多数猪场中,PRDC的发病期正在提前,在保育期甚至哺乳期,仔猪已开始表现出临床症状,而最严重的就是保育后期及育成前期。

PRDC全年均有发生,秋冬更替时节易发流感,所以发病就更常见,且较严重。PRDC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因多病原混合感染,所以病情严重。该病不仅造成各生长阶段猪群生长不均匀,还可能导致种猪群中母猪出现流产、早产、死产,返情率高等繁殖障碍现象。

3 诊断

PRDC在不同猪场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因此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对所有发病因素进行筛选后确定病因。临床诊断是确认疾病和监控疾病的基础。要仔细掌握该病的流行特点,还要对病死猪进行病理学研究,剖检急性感染猪及慢性感染猪,初步诊断原发及继发病原,对各生产线、不同年龄段的猪群进行抽检,通过病变和病原类别来确定主病因。结合血清学检测或病原学诊断,如发病日龄前后的猪蓝耳病抗体水平、猪瘟抗原检测、伪狂犬病野毒基因检测、附红细胞体及衣原体检测等,进行协同诊断。

4 需要加强的防控细节

PRDC的产生有许多因素,包括传染性因素、饲养管理因素、饲料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因此正确的防治措施是预防本病的关键。除了较为常见的营养因素,猪场还常常忽略其他一些细节,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4.1 强化生物安全意识

PRDC属于多病因引起的综合性疾病,因此猪场要做好日常的生物安全工作。一方面能有效预防该病,另一方面能控制现有的疾病。生物安全也属于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影响到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也影响到养猪收益和一线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做好日常的生物安全工作,是控制疾病损失的最经济方法。

猪场要定期监测疾病的抗原和抗体水平,建立完善的检验测试程序。选择长久合作的、值得信赖的种猪场进行引种,对引进的猪群进行疾病检测并隔离。隔离场远离猪场主厂区,最好把隔离场设立在一个远离任何公用大道的地方,减少相接触的间距。

4.2 制定一套合理的免疫程序

平时结合猪场实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各项免疫接种工作。有条件的猪场定期进行免疫监测,以便及时了解猪群的免疫状况,修正免疫程序,使猪群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猪场要注重以下免疫,①支原体肺炎疫苗:建议使用进口支原体肺炎苗,仔猪2周龄免疫1次,4周龄加强免疫1次,每头各1头份。②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建议使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于母猪产前7周龄、3周龄各免疫1次,冬季时,在仔猪2周龄免疫1次。③蓝耳病疫苗:使用要慎重,当保育期猪群并发细菌感染时,用蓝耳病疫苗预防才具有经济效益。④猪伪狂犬病疫苗:预防育肥猪继发呼吸道感染,可使用单基因或双基因缺失弱毒苗,8周龄及12周龄免疫,每头各1头份。⑤自家组织灭活苗:当保育期猪群为多病原并发感染,在病情严重难以控制时用。其中,具体的免疫剂量参考疫苗说明书。

4.3 确保工作人员标准作业

猪场的工作人员很多,例如兽医、饲养员、管理人员,每一个在猪场生活与工作的人员往来都有可能成为猪场疾病的传染媒介,所以对猪场员工的工作原则要具体到每一个人。

要确保所有的员工都经过严格的培训,了解常见疾病的防控常识,不要接触猪场以外的任何动物,工作时应穿着干净的工作服和鞋,要定期对猪场的常用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员工在进行饲喂、防疫、清洁等工作时要讲究一定的顺序,先到最没有疾病风险的猪群,最后到有可能具有疾病风险的猪群,避免疫病传播。猪场特别是种猪场,难免与外界往来,应建立来访登记制度,尽量减少访问者人数,来访者必须事先得到允许才能进入猪场,来访还要安排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见面地点。

4.4 严格管理车辆

猪场设置高风险区域,这些区域要注意严格清洁和消毒,而且禁止车辆驶入,但车辆可以进入猪场的低风险区域。任何一个车辆进入猪场前要先进行清洁和消毒,建议在猪场门口设立一个车辆轮胎清洗消毒池,清洗轮胎后再由工作人员对车身进行喷洒消毒。猪场外墙设置交通提醒牌,提醒社会无关车辆尽量远离。猪场内设有路障和警戒线标记,所有车辆要停放在固定处,远离粪污。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建设交货的中转站,猪场先把猪群运送到这个中转站,然后再由外界车辆将货物由中转站拉走。

4.5 控制动物及害虫

冬季气温较低,猪场内饲养的或者周边的流浪犬猫易钻进猪舍避寒。因此猪场要提前采取措施,修缮猪舍;定期杀虫,清理吸引野生动物的脏乱东西,包括剩余饲料、食物残渣和粪便等。很多猪场会养宠物,要减少宠物与猪接触的机会。

4.6 清洁与消毒

很多猪场工作人员都是在消毒时直接喷洒消毒液,而这样做常常起不到良好的消毒效果。消毒前要把一些物品的表面清理干净,有些物品表面藏污纳垢,消毒液无法浸泡到污垢内部,消毒不彻底。例如,美国常常使用高氧清洁剂,消毒之前先对物品进行冲洗,再把清洁剂喷在所有表面上,再用水冲洗掉清洁剂,然后才使用消毒剂,这些物品包括了车辆轮胎和猪场的所有设备。建议将猪能接触到的所有设备都先清洁后消毒,这样就可以确保清洁和消毒有效,这些物品才不会成为疾病的来源。

既然清洁是消毒最重要的部分,那么清洁剂的正确选择就非常必要。有些清洁剂可以在物品表面上形成薄膜,这些薄膜对于消毒有很多影响,例如降低消毒效率、消耗消毒剂、隐藏有机物等。选择正确的清洁剂,要看设备表面的使用材料,不同清洁剂在不同材料的表面上有不同的效率。针对猪场想要消灭的病原种类,结合不同的因素如表面材料和环境,选择清洁剂。

S858.28

A

1673-4645(2014)11-0048-03

2014-10-02

猜你喜欢

清洁剂周龄猪群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褐壳蛋鸡
日企推出汽车零部件用清洁剂——可满足多样化材料清洁剂
德国开发出可用于洗涤剂清洁剂的活性物质精确释放用微胶囊
固体清洁剂自控装置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