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例新生儿气胸高危因素临床分析
2014-01-23骆秀琴吴敏卿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杭州311100
骆秀琴 吴敏卿 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产科 杭州 311100
21例新生儿气胸高危因素临床分析
骆秀琴 吴敏卿 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产科 杭州 311100
新生儿;气胸;高危因素;临床分析
气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是因肺泡过渡膨胀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发病急、进展快,严重者发生呼吸循环障碍而导致死亡。因此,了解气胸的危险因素,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的监测,对减少气胸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近3年内收治的21例新生儿气胸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高危因素及预防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4月—2013年7月诊断新生儿气胸21例,诊断标准参照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1],其中男16例,女5例,男女之比为3.2:1。①病理性气胸12例(57.14%)中足月儿10例,早产儿2例。其中呼吸窘迫综合征8例(66.67%),早产儿2例,足月儿6例均为胎龄37周剖宫产;胎粪吸入性肺炎3例(25%);新生儿湿肺1例(8.33%)。②自发性气胸6例(28.57%),足月儿5例,早产儿1例,均系剖宫产,出生时Apgar评分正常,均未发现肺部疾患。③医源性气胸3例(14.29%),重度窒息行气管插管气囊复苏1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给予机械通气辅助呼吸2例。
1.2临床表现 21例患儿气胸均于出生48h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发绀。16例患儿表现为呻吟、呼吸音减低,其中14例伴有明显气促、发绀。2例入院时呼吸微弱、心率减慢、血压下降,17例患儿患侧胸廓隆起,肋间隙饱满。机械通气过程中所致医源性气胸均在原发病治疗过程中突发烦躁、青紫加重、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吸气峰压(PIP)15~20cmH2O,呼气末压(PEEP)3~4cmH2O。1例气管插管气囊复苏后呼吸困难、紫绀明显、患侧胸廓饱满、呼吸音弱。
1.3辅助检查 入院后动脉血气分析正常2例,Ⅰ型呼吸衰竭3例,Ⅱ型呼吸衰竭16例,均行床边X线检查,单侧气胸17例(右侧13例,左侧4例),双侧4例。肺压缩<30%3例(14.29%),30%~70%16例(76.19%),>70%2例(9.52%)。
2 治疗与结果
所有患儿入院后对原发病进行针对性处理,予以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及心肺监护,严重者辅以机械通气。3例少量气胸经保守治疗治愈;14例予以一次性穿刺抽气、吸氧,症状明显改善后拔针;4例行胸腔闭式引流,取患儿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做一长约0.5~1cm横切口,用小血管弯钳将直径8.5Fr一次性无菌引流导管经切开皮肤处置于胸腔内1~1.5cm将套管针拔出,观察管道内有气体排出后,将引流管与局部皮肤用无菌丝线固定后用无菌透明敷贴紧贴于胸壁上,引流管另一端接水封瓶,给予负压在8~12cmH2O。其中3例引流2~5天引流管内无水柱波动,无气泡溢出即夹管,24h复查胸片,气体吸收则拔管;1例早产儿经胸部X线检查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右侧重度气胸行机械通气、胸腔闭式引流临床症状改善,第3天无气泡溢出,予夹管,但第4天中午心电监护显示SpO2始终在80%~85%之间波动,并再次出现发绀,复查胸片提示右侧大量气胸,立即松开引流管,连接负压吸引器,继续引流,同时调节呼吸机参数,降低吸气峰压、呼气末压及提高呼吸频率后SpO2上升,紫绀缓解,气胸始终吸收缓慢胸腔闭式引流时间长达8天,最终痊愈出院。
3 讨 论
新生儿气胸的发病率为1%~2%[1],按照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自发性气胸、病理性气胸、医源性气胸。本组资料显示以病理性气胸为主(57.14%)呼吸窘迫是其最主要的诱因,约占66.67%,且多见于胎龄≥37周足月儿选择性剖宫产,自发性气胸也以选择性剖宫产足月儿为主,提示选择性剖宫产是足月儿气胸发生的高危因素,与有关文献报道一致[2]。规律宫缩发动的分娩过程可引起胎儿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刺激肺表面活性物质释放,降低肺表面张力、稳定肺泡容积、加速肺液清除,肺液分泌减少、吸收增加,新生儿胸廓受到挤压,出生后气道内液体1/3已被挤出;而选择性剖宫产患儿血液卵磷脂和鞘磷脂之比及脐带血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均低于自然分娩和非选择性剖宫产,生后早期气道内液体潴留增加气道阻力,减少肺泡容量,影响呼吸功能[3]。足月儿呼吸运动强,肺泡内压骤增,导致肺泡胸膜破裂[4],更易发生气胸。国外研究显示,剖宫产尤其是选择性剖宫产导致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增加,胎龄37、38、39周选择性剖宫产的新生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分别为非选择性剖宫产及自然分娩的4倍、3倍、2倍[5],选择性剖宫产新生儿自发性气胸发病率分别为非选择性剖宫产及自然分娩的1.90倍和7.44倍[6]。因此,应严格掌握剖宫产适应证及时间,选择性剖宫产尽可能延至胎龄39周后,新生儿出生24h内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现有呼吸急促、呻吟、面色发绀、烦躁等表现,除考虑新生儿湿肺、呼吸窘迫外,也应考虑是否有气胸的发生,可通过X线检查协助诊断,以免延误治疗。医源性气胸是由于临床诊疗操作不当而造成。机械通气为新生儿气胸发病的高危因素[7-8]。本组2例早产儿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气胸,可能与早产儿肺泡发育不成熟,肺间质结构疏松有关,当肺泡所受压力偏高时易致肺泡破裂[9],故对具有发生气胸高危因素的患儿首选高频震荡通气[10],可以在较低的气道压下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通气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1例重度窒息患儿在复苏过程中出现气胸可能与气囊加压给氧时压力过大或插管时位置过深有关。
综上所述,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窒息,预防早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针,选择性剖宫产尽量延至胎龄39周后,正确的窒息复苏及合理应用呼吸机等是预防新生儿气胸发生的关键。本组病例数较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尚需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证实。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51-454.
[2]吉玲,陈丹,李智瑞.新生儿气胸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2):3738-3740.
[3]于文红,刘瑞霞,郑军.围产新生儿气胸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1):20.
[4]刘涛,王广宇,胡元军,等.新生儿气胸20例临床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3,2:296-297.
[5] Wilmink FA,Hukkelhoven CW,Lunshof S,et al.Neonatal outcome following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 beyond 37 weeks of gestation:a 7-yea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a national registry[J].Am J Obstet Gynecol,2010,202(3):250-258.
[6]Zanardo V,Padovani E,Pittini C,et al.The influence of timing of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 on risk of neonatal pneumothorax[J].J Pediatr,2007,150(3):252-255.
[7]杨春凤,李恒,严超英,等.60例新生儿气胸高危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3):4865-4866.
[8]周伟,张秀芳,张洪,等.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气胸的特点及防治[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3):285-290.
[9]李德渊,李晋辉,夏斌,等.新生儿气胸31例临床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22(4):235-236.
[10]蔡文红.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气胸中的应用[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4(2):120-121.
修回日期:2013-11-20
20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