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川市粮食作物生产现状、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4-01-23吴民学

种子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铜川市有机肥秸秆

吴民学,孙 涛

(铜川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 铜川 727031)

铜川市粮食作物生产现状、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吴民学,孙 涛

(铜川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 铜川 727031)

通过对铜川市粮食作物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铜川市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及建议。

粮食生产;现状;主要问题;对策建议

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全年平均气温10.3~12.3℃,常年降水量约为500~630 mm,年日照时数2 342.2~2 356.6 h,海拔543~1 734 m,全年无霜期203~228 d。总面积3 882 km2,耕地面积约10万hm2,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1 粮食作物生产现状

2000年以来,铜川市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确保总产”的思路,以小麦、玉米生产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作物布局,大力推广3项技术,实施优质种子工程,推广地膜覆盖、配方施肥技术,依靠科技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具备了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雏形,使粮食作物生产水平大幅提升。2013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6万hm2,总产达22.9万t。其中夏粮作物面积2.53万hm2,平均产量170.1 kg/667 m2,总产6.47万t。小麦品种布局:水地以小偃22号为主栽品种,旱地以晋麦47、晋麦54、运旱22-33、西农928等为主栽品种。大秋作物面积3.23万hm2,平均产量339.4 kg/667 m2,总产16.43万t。玉米主栽品种有豫玉22、正大12、郑单958、榆单9号等。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玉米播期不适时

铜川市露地春玉米的最佳播期为4月15—20日,此时的土壤墒情基本能保证玉米出苗所需水分。而在实际生产中,多数农户将播期推迟到4月下旬,部分农户甚至延迟到5月上旬,此时土壤10 cm含水量已严重缺乏,基本不能满足玉米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水分,而且出苗后缺苗断垄现象突出,难以实现一播全苗,进而影响产量。

2.2 种植密度不合理

目前铜川市玉米播种以机播为主,部分农户不分品种性状、地力状况,盲目采取统一播量,沿用同一个生产管理模式,致使留苗密度总体偏大。

2.3 小麦生产土壤耕层浅,秸秆还田质量差,耕作粗放

2.3.1 播前麦田土壤耕层浅

受大多数农户对小麦生产重视不够和比较效益的影响,致使播前麦田大面积连年以旋代耕,很少深耕或深松,这样造成的结果包括:一是在旋耕的15 cm以下形成犁底层,影响浇水或降雨的下渗,深层土壤储水能力下降,易旱易涝;二是影响小麦根系下扎,不利于培育冬前壮苗及小麦吸收深层土壤水分和养分,影响小麦抗旱能力的提高,并极易造成早衰减产。

2.3.2 秸秆还田质量差

前茬作物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是:玉米秸秆粉碎细度不够,还田后不能及时镇压,使土壤翘空不实,造成小麦播种后种子不能与土壤密接,影响小麦发芽、出苗和根系下扎,易受旱、受冻。

2.3.3 整地质量差

整地质量差、地块不平整、明暗坷垃多,影响播种质量,缺苗断垄现象严重。

2.3.4 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

首先,由于有机肥养分含量低、肥效慢,积攒费时费力,在农业生产中有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一是有机肥储存量过少,不注重有机肥的收集、加工和利用;二是农民对有机肥的理解仅考虑“农家粪”,很少施用秸秆、沼液等形式的有机肥,造成这些有机肥的浪费。其次,在化肥使用上,普遍存在重氮磷、轻钾肥,重大量、轻中微量元素肥的现象,在施肥中对土壤养分估计不足,氮、磷、钾施用比例失调,还使有些养分使用过多造成浪费,严重影响了铜川市粮食作物生产水平的提高。

2.3.5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弱,粮食作物生产整体水平不高

铜川市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农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弱化,粮食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等推广速度较慢,农业结构调整不合理,粮食生产能力提高不快。加之农技人员知识老化、结构失衡,严重影响了粮食作物生产新技术推广、基层农技培训等服务工作,制约了粮食作物生产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3.6 农机装备落后,耕作水平较低

目前铜川市农业机械数量不足,大型农业机械数量较少,达不到高产土壤技术要求,影响粮食作物产量持续提高。秋收中玉米收获机械数量更是缺乏,造成大面积的玉米秸秆不能还田利用。

2.3.7 耕地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粮食作物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近年来,铜川市通过开展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使农田平整度等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在实施大面积的土地平整过程中,土壤耕作层遭到破坏,熟地变生地,土地肥力下降。再加上农户为了追求生产效益,存在只用地不养地的掠夺式经营行为,绿肥等有机肥料投入大幅减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破坏了农田生态环境,使耕地生产能力下降。

3 发展粮食作物生产的对策建议

3.1 玉米适时趁墒播种,合理密植

当土壤5~10 cm温度稳定在10~12℃以上时,即可播种。铜川市露地玉米适宜播期为4月15—20日,此时正是早春,土壤水分充足,播种后能满足玉米出苗所需水分;在留苗密度上,应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管理水平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紧凑型品种如郑单958等,中上等地力种植密度6万~6.75万株/hm2为宜;大穗型品种如豫玉22等,中上等地力种植密度4.2万~4.5万株/hm2为宜。

3.2 深耕细耙,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

要改变传统的以旋代耕的生产模式,采用播前深翻,打破犁底层,耙磨精细,做到上虚下实、地块平整、没有坷垃,以增强耕层保肥蓄水能力。同时,在播种过程中,机械操作要保持匀速,做到无断垄、无断行,且深浅一致。

3.3 广开有机肥源,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

一是广辟肥源,号召农民充分利用高温季节,积、搜、沤、造农家肥,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将秸秆直接还田或通过草食动物过腹还田,以提高秸秆还田的利用率和有效率。

二是大力加强农村沼气池建设,扎实推行农村改厕圈,积极建立“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模式。

三是针对铜川市土壤状况,按照“有机无机相结合,稳氮磷补钾肥配微肥”的施肥原则,在全市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粮食生产中的化肥利用率。

3.4 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粮食生产单产水平

从近年来铜川市粮食发展的实践来看,城市发展、农业内部种植结构调整加快等,给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为此,要在科学确定粮食作物生产总量和面积的基础上,注重把粮食作物生产与调整农业结构结合起来,把粮食作物生产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真正建立起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广泛开展技术、信息宣传,加大技术扶持和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力度,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稳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3.5 加强农机化建设,努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以国家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为契机,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大力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通过发展农机化,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6 平整土地,因地制宜改善耕地质量

铜川市现有耕地面积中坡地比例大,以工程措施进行的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是水土保持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平整的土地、农田,必须因地制宜采取深耕、增施有机肥、绿肥翻压、秸秆还田和施用添加剂等措施进行改良和熟化,以提高耕地生产能力,提升粮食作物生产水平。

2014-06-04

1005-2690(2014)08-0041-02

F326.11

A

猜你喜欢

铜川市有机肥秸秆
居民的烦心事谁来管?——铜川市王益区“红色物业”强“回应”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
生物有机肥与现代农业
陕西省铜川市环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