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4-01-23马新书
马新书
心理学是一门十分实用而且运用得相当广泛的科学。它所揭示的许多心理活动的规律,都可以直接运用到广泛的实践活动中去,为各个领域的实践活动服务,提高活动效率。若能将心理学的知识,特别是心理活动的规律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就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走进学生的心灵,既有利于教育学生,又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从而使这门科学在教育阵地上大放异彩。近年来,笔者尝试将多种心理效应运用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注重首因效应,塑造良好形象
所谓首因效应,是指两个素不相识的或虽相识但没有打过交道的人第一次见面或第一次打交道时所形成的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印象”。从外表特征看,一个人的身体、仪表、言谈、姿态、风度对初次印象的形成会产生强烈的影响。虽然首因效应只是对一个人的初步的、表面的印象,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本质特点,但它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往往可以扩散到对人的内心的认识和评价,并对今后的认识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如果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就能大大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对首因效应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应十分重视。教师对每一届学生的第一堂课都要做最充分的准备,从衣着、表情,到讲课的内容、重点、难点、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都要精心策划。从开头第一句话如何说,到结尾如何收场,都要认真设计。实践证明,讲好第一堂课,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不仅能赢得学生的敬佩,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同体效应,激发学习兴趣
同体效应是指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和态度,你就必须与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特别是高中教材)比较抽象、知识性强、趣味性低,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除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运用同体效应。这一效应的运用,能够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与他们是同体的,他们把教师当作朋友看待,于是,对政治课也就产生了兴趣。即使有个别不喜欢政治课的学生,鉴于朋友关系,也会在课堂上保持有意注意。只要我们教法得当,并进行引导和鼓励,他就会逐渐对思想政治课本身产生兴趣。这种做法与“亲其师,信其道”是同一个道理。
三、巧用异性效应,提高识记效率
一般说来,女生到十三四岁,男生到十四五岁,异性之间就会产生好感。男生总是想在女生面前显示自己,往往以好强逞能等行为表现出自己是个男子汉,以引起女生对自己的注意,而女生也往往以倾慕的心情、欣赏的眼光关注着男生的一举一动,希望自己在对方的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获得一个较好的评价。如果在一起工作,男女双方都会努力工作以期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从而整体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由异性的吸引而提高工作效率的现象,称之为“异性效应”。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效应。每讲完一个框题,我都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识记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进行男女交叉提问。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那些平时对学习满不在乎的学生,也都能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进行识记,从而大大提高了识记的效果。
四、根据门坎效应,提高解题能力
门坎效应指的是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较小的要求,为了避免给他人留下前后不一致的印象,也就有可能接受随后提出的较大要求,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得寸进尺”意义相近。此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德曼与弗雷瑟在1996年通过实验提出的,在教育、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运用这一效应,就可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学生害怕做作业,特别是害怕做分析说明题的作业。而这种题型又是历年来中考、高考试卷的压轴题,对它的作答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了使学生做好分析说明题,我便将这些题目按论据分解成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相互联系、前后递进的若干个小题,然后请学生来完成,每完成一道小题,就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学生一旦完成这些小题,迈过第一道“门坎”,再进而向他们提出归纳和概括的要求,这时只要稍作指导,他们很快就可以整理出题目的完整答案。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无屈从压力”的情况下逐渐地从害怕做分析说明题向喜欢做分析说明题的方向转变。
五、通过刻板效应,培养复习习惯
刻板效应指的是人们根据自己以往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对某一群体成员形成的稳定不变的固定看法。它的消极作用就是用老眼光看人,只注重对群体共同特性的概括,忽视对群体中个体差异的分析,结果导致对人的错误认识,形成偏见。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除消极作用外,刻板效应也有积极的一面,如果我们扬其所长,避其所短,那么,它对我们的教学还是很有帮助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笔者就通过刻板效应,在培养学生复习习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做法是坚持在每节课开头,对上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男女交叉提问。对回答不出来的学生,要求他唱一首由回答问题正确的异性学生指名的歌曲。歌曲的指名权是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的奖赏,唱歌是对回答不正确的学生的惩戒。当然,对于那些实在不会唱歌的学生,经本人申请可以改换别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对我的这种做法就形成了刻板效应,只要看到课表上有政治课,他们就知道我要提问,便进行主动复习,这样一来,就培养了学生的复习习惯。
六、避免晕轮效应,全面考评学生
所谓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在观察一个人时,由于此人的某一特征或品质非常突出,给观察者留下了清晰的知觉和深刻的印象,从而掩盖了观察者对此人其他特征品质的认识。这些突出的特征和品质就像月亮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和扩散,掩盖了其他的品质和特点,很容易使人产生认识偏差。不仅好的品质或特征能造成晕轮效应,不好的品质或特征也会起到类似光环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晕轮效应不仅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且也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最终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如一个学生遵守纪律,听教师的话,这个学生往往会被一种“好”的光环所笼罩,教师就会认为他什么都好;而另一个学生非常顽皮,教师就会认为他什么都不行,很少去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于是,听话的学生倍受教师喜欢,经常得到教师的赞扬与鼓励,这就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顽皮的学生则经常受到冷漠和指责,慢慢就会失去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为了避免晕轮效应的影响,笔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查、评价和教育,努力寻找好学生的不足和顽皮学生的闪光点,采取分别谈话的方式对前者进行引导,对后者进行鼓励,不仅使好学生变得更好,而且能使顽皮学生增强学习动机,树立信心,逐步提高学习成绩,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有益的。
实践证明,心理效应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上述六种外,心理效应还有很多,研究和掌握各种心理效应,对我们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大有裨益。教师一定要注重运用多种多样的心理效应,借以了解学生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进而帮助学生激发自觉学习的动力,并把这些方法和其他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地搞好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使思想政治课永远充满活力和魅力。
栏目编辑 / 任玉丹.终校 /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