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构与空间考量
2014-01-22杨延哲刘彩玲李世杰汪雪峰杨文新
杨延哲,刘彩玲,李世杰,汪雪峰,杨文新,王 鑫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450052)
0 引言
产业转移是产业在空间上的移动,通常表现为某些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的产业从一个地区通过贸易和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1-2],更有学者认为其实质是企业空间扩张过程,也是企业的再区位和区位调整的过程[3]。
近些年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国际国内产业分工的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一些学者对国内产业转移的内在原因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李小建等从区域基础、国家政策、发展战略等因素着眼,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逐步降低,存在梯度差异,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将导致一些传统产业向其他欠发达地区转移[4];郦瞻等认为引起浙江省三大产业转移的因素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追求经营资源的边际效益最大化、企业成长的需要等[5]。虽然产业转移从微观上讲是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理性选择,但一旦成为某种集体性、结构性趋势,政府的作用就必不可少,其组织、指导、协调、服务的作用也成为产业转移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目前国家已经把产业转移纳入新时期重大发展战略来考虑,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完善合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发展秩序进行了宏观部署。在具体实践上,近年来国家共批准设立了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黄河金三角(跨山西、陕西、河南三省)6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西部各省份相继划定了各自的产业转移承接基地,河南省也提出商丘市建设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的计划。产业转移项目本身已经成为中西部各地招商引资的主要目标和经济增量发展的主要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许多地方一厢情愿地看待产业转移的承接,认为只要引来沿海地区转移出来的产业就必定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于是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了无序竞争、布局混乱、同质同构等诸多问题,进而影响了产业转移的承接效率和效应的发挥。因此,从规范发展秩序的角度看,有必要重新审视河南省对于外来转移产业的结构衔接并从全省角度对产业转移承接的空间秩序做一个统一的考量。
1 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影响
1.1 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与效应特征
产业转移这一经济现象有着深刻的内在背景,其理论依据主要有:(1)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源自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进行的,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2)雁行模式理论。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日本学者山泽逸平将其扩展,指某一产业在不同国家伴随着产业转移先后兴盛衰退以及在其中一国中不同产业先后兴盛衰退的现象。该理论常被引用描述战后东亚国家经济及产业结构变迁,解释这些国家经济有先后次序的发展。(3)边际产业理论。边际产业理论是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首先提出的,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其结果不仅可以使国内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东道国产业的调整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对双方都产生有利的影响。(4)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产业转移的主体,并把产业转移与比较优势的变化联系起来,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变为短缺,引起劳动力成本上升,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于是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
植根于这些理论的产业转移,其最终效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动态性。产业转移是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动态过程,反映了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随着产业转移的产生、发展和深化,先前的承接地有可能发展成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转出地。(2)双向性。从产业转移的过程来看,其作用方向是双向的,即产业转移必然对转出地与承接地都将产生影响,对承接地来说,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但难以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出现,对转出地来说,可以缓解土地、人口、交通和环境等压力,为产业的升级提供发展空间。(3)多元性。当产业发生转移时,转移和承接的主体是多元的,不同的企业、产业部门和区域都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因此,在产业转移的进程中,其效应也体现在不同梯度、不同层级的主体上[6]。
1.2 产业转移的空间影响
产业转移本质上是要素的空间转移,而生产要素的跨部门、跨区域流动是市场经济中的普遍现象,要素流动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同时它本身也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结果[7]。要素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从形式上看是发生了空间迁移,从本质上看则是实现了要素配置效率的改进和要素流动的外部性,实现了产业空间的优化[8]。随着一个产业在某区域的不断集中,“产业同构”现象会日趋严重,从而形成“集聚不经济”。由于集聚的不经济,促使部分要素空间扩散,寻找更为有利的发展区位,而要素流入会促进承接地该产业的集聚,从而有可能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至于能否引起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升级,则要看该产业本身的要素特征与价值构成[6]。由此可见,产业转移对转出和承接地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但两种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国内学者也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过较为广泛的探讨。魏后凯从竞争力的视角指出产业转移对转出区一般会降低转移产业的竞争力,减少就业机会,对转入区通常会提高转移产业的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和产业配套能力,形成集聚经济效应[3];陈建军根据浙江和西部省份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特点,认为浙江和西部地区通过产业转移,合理地进行产业分工与协作,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9];郝洁认为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域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企业经济、技术扩散、产业结构、市场竞争、就业、城市化和环境等方面[10],在理性的前提下,由于转出地和承接地所追求的目标具有明显的差异,产业转移对于承接地也不完全就是正面的效应,事实上的产业转移很可能会导致承接区域的结构恶化;余慧倩提出承接地要审慎对待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使产业承接地处于垂直型分工格局中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不能天然地推动技术进步,并会产生拉大转出地与承接地之间技术差距的威胁,同时各地区为争夺产业转移会产生内耗、限制技术开发等消极影响[11]。
产业转移对于空间的影响尤其是承接地的影响是十分突出的,除了前述各种效应之外,根据承接地的范围和产业基础不同,其影响有长期、短期之分,而且影响深度不同,有的仅仅是产业体量的增加,有的是更深入的结构上的变化,其速度(起效时间)和深度(结构变化)与承接地的地理范围和产业存量规模大小成反比。目前,中西部地区可能的产业转移承接地已经与以往包括东南亚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初期或者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状况有较大的差别。产业基础并非一张白纸,因此,除非是承接能够改变产业部门结构的具有突出引导作用的产业,短期对承接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承接地的产业体量变化上,而较少体现在区域性技术进步或结构优化上。对于地理范围较大或者产业存量较大的区域,由于其本身经济体量较大,外部产业的迁入最初主要体现在增量上,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技术进步的扩散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逐渐显现;而在范围或产业存量规模较小的地区,外来产业的影响则比较大,效应显现较快,影响也更深入。对于较大尺度的区域,自身产业基础往往能够促进产业转移效应的发生,但同时也对承接的产业产生较大的约束作用,产业转移的有序程度较高;在亚区或较小的区域,产业转移的技术、结构及其他效应虽然比较突出,但正因为对这些效应的预期,这些地区承接外来产业的意愿十分强烈,加之所考虑的因素有限,就区域论区域,比较容易导致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12]。
2 河南省面临的产业转移承接条件
从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经验看,产业转移效应的实现一是要看承接地是否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并能持续提供较高的要素报酬率;二是要看承接地是否具备识别并利用要素外部流动性的能力,包括产业融入、市场融入、文化融入和战略融合[10]。河南省作为一个整体加快产业转移承接的自身条件已经具备。(1)基本具备了实现产业转移承接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河南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完成了经济规模由小到大的跨越;河南省区位条件优越,资源较为丰富,具有较强的产业支撑能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基本消除了制约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硬件不足因素;工业经济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和工业体系,可以有效地移植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工业技术。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产业转移承接搭建了较好的平台。(2)基本具备了实现产业转移承接的科技实力。与国内发达省份相比,河南省的人才和科技实力虽然仍有较大差距,但也具备了相当实力并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农业科技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工业科技有相当一部分领域居全国领先水平,对先进地区转移过来的产业具备了较强的吸收承接能力。(3)基本具备了实现产业转移承接的市场环境和体制条件。由于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等方面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为自身经济的发展和升级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经济秩序正在好转,政府调控管理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各种后发优势正在集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已经形成;与沿海地区相比,体制、政策差距在缩小,区位、资源、市场及要素成本优势正在凸显。
从区位、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方面来看,河南省有基础、有能力成为中部地区主要的产业转移承接区域。由于河南省的发展基础与国家对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战略定位高度一致,只要在机制、措施、工作引导上多加努力,就能够充分利用国家给予中部地区的优惠政策,将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安全、绿色有机食品和畜产品生产加工、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和交通物流枢纽区,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目标,放大中原城市群的辐射影响作用,带动与协调周边省份邻近地区的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从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提出到20世纪末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的中西部开发设想实际上并未取得预期的绩效,马太效应依然存在。同时,由于信息技术、交通等的颠覆性发展和物流格局的变化,传统的产业转移路径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尽管总体上的梯度背景仍将存在,中西部地区营造出局部的优势使得这一梯度并不严格遵循地理方位上的扩散,而是由区域性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跳跃性扩散,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河南省的区位优势。由于河南省是中部地区特征的集大成者,所以在承接外部产业转移方面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来自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的竞争压力。
从中微观角度看,河南省各地产业转移承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在平台建设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调查,截至2013年年底,河南全省已经建设了276个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其中有180个产业集聚区),规划区面积4 542.18 km2,建成区面积 2 063.44 km2,占规划区面积的 45.4%,标准厂房 1.88 亿 m2,功能配套设施逐步完善。除此之外,各县也都正在建设中心商务区或特色商业区,还有一大批以产业集群为发展基础的特色镇,也都建立了各类特色园区,这些产业发展平台不仅集中了目前主要的产业存量(2013年底,仅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 35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47.3%),也是未来产业转移承接的主要平台。从产业集聚区建成面积上看,还有一半以上的空间有待开发,这给外来产业的承接提供了较大的发展余地,同时也给地方政府和集聚区建设施以极大的开发压力,很多地方政府仍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各地产业集聚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一些产业集聚区依托原有的产业园区,基础较好,发展较快,而一些新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则由于起步晚,缺乏产业基础,配套不完善,开工项目和完成投资偏少,郑州、洛阳、安阳、鹤壁、新乡、三门峡、商丘、信阳和周口等的产业集聚区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市,同一省辖市内各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不尽平衡。一些原有产业发展较好地区的产业集聚区,引进外来产业已经由以往敞开大门追求数量增长转向重视内涵与外延相结合,而发展基础较差的集聚区还在强调引进资金项目的数量,并未完全将承接转移产业当作引导其经济深层次变化的机遇,而只看重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量。180个产业集聚区确定的主导产业主要包括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医药、纺织、有色等,其中主导产业涉及机械制造、装备制造的就占产业聚居区总数的40%以上;涉及食品工业的占35%以上;涉及化工产业的占15%以上;涉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占10%,产业集聚区存在较为明显的产业同构现象,使产业转移承接地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为争抢沿海转移产业项目,各地竞相出台各种招商引资政策及优惠措施,恶性竞争事件频发。从河南省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格局上看,处在限制开发区域内的产业集聚区往往有着更强烈的承接产业转移的欲望,由于过于看中转移产业带来的产值利税和就业,承接产业的环境及其他方面的门槛也最易于被降低,这与国家和全省的整体利益是相悖的,也严重影响到河南省主体功能区作用的发挥。因此,以省域空间层面为主,对全省的产业转移做通盘考量,结构上考虑趋势约束,空间上考虑重点区域,应该是未来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的一个合理选择。
3 河南省产业承接的结构与空间设想
产业转移对于承接地来说不仅仅是生产能力的增加,也是结构重塑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体现在利用产业转移的产业关联效应,通过企业间的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如前所述,这对于较小的区域或者具体的县市来说具有较大的意义,但在较大的区域比如全省的经济体量映衬下,这种由转移带来的产业增量产生的结构优化效应可能并不突出,转移来的产业甚至还受到大区域原有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的深刻制约,而外来产业只有与承接地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相一致,才可能更加有效地植根并融入承接地的产业发展中。
3.1 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的结构制约
“十五”以来,河南省第一产业比重继续呈单边大幅下行态势,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保持稳定,第二产业比重则大幅持续上升(表1)。一次产业比重下降所释放的空间,主要被以能源原材料产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所吸纳,而从部分周边及沿海省份产业结构历史变动情况看,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第一产业下降速度很快,但第一产业的下降份额在很大程度上为第三产业所吸收,全国的趋势也是如此,这说明河南省的三产发展还较为滞后。目前河南省第一产业比重已经有了大幅的下降,在建设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的背景下,农业比重再大幅下行的空间有限,因此,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河南省第二产业在整体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将会达到拐点。相关研究显示,工业化程度与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当人均GDP达到4 000美元时,二、三产业比例会比较平衡,其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上升,相应地第二产业比重将有所下降。2012年河南省人均GDP为5 290美元(表1),已超过所谓的平衡发展期,但三产比重仍在徘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人均GDP相同条件下,先工业化区域拐点出现时刻相对较早,而后工业化区域出现时刻相对较晚,河南正是后者;河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大省,第二产业的拐点(峰值)与我国第二产业发展的拐点(峰值)密切相关,我国第二产业的拐点(峰值)将出现在2015—2020年[13](实际上在 2013年,我国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第二产业拐点(峰值)出现时刻其城市化率一般都在60%以上,而2012年河南省的城市化率仅为42.4%,即使按城市化水平平均每年增加1.5个百分点计算,河南省第二产业至少要到2024年才有可能达到拐点;考虑到河南是劳动输出大省,其现实城市化率要高于统计的城市化率,这个拐点有可能提前到来,估计在2020年前后。
表1 1978—2012年河南省与周边及沿海省份和全国三次产业GDP结构变动比较Tab.1 Comparision of GDP structure of Henan Province with some other provinces and nationwide from 1978 to 2012
因此在未来5年内,河南省第二产业将达到产业发展的峰值,随后第二产业比重将呈现出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重的持续上升很可能要在第二产业拐点出现以后;第一产业受制于其产业发展特性,其在经济中的比重仍将呈现下降趋势,但由于建设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的背景,下行空间较为有限。
鉴于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长期滞后于第二产业,已经对第二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在大的产业结构演化背景下,河南省的产业承接肯定要顺应整体结构中第三产业稳步上升的发展方向,这样才不至于产生更严重的失衡。从总体上看,作为河南省经济的增量部分,未来在GDP平稳增长的背景下,外来转移产业的发展与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变化方向应基本一致,即服务业的增速应该高于平均速度,第二产业仍有增长但速度会放慢。
3.2 河南省产业转移的承接空间
产业转移有其客观规律性,市场在起决定性作用,但产业转移地的选择,有赖于接纳地的具体作为,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则集中体现在转移承接能力环境营造方面。河南作为内陆省份,要把握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在接纳产业转移的进程中,根据比较优势主动选择目标产业,促进承接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空间布局上看,产业发展增量还是应该放在见效最快、效益最高、带动力最大的地区。
基于以上考虑,在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上要把握以下几点:(1)利用现有产业发展基础,突出区域产业分工。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历史路径依赖过程,初始条件造成了产业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展的特定方式,这些特定方式通过自我加强效应从而带来随后的发展。产业布局要按照河南省所确定的重点产业的技术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律,发展方向上要把握产业自身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前景,并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在现有基础上承接外部产业,实现产业的升级转型。空间布局上充分体现产业的固有特性,充分利用产业的集聚效应和技术源分布。(2)优先向产业集聚区布局,推动产业的集群发展。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为了集约节约发展产业而划定的空间范围,在承接新的产业转移时应尽量考虑集聚区内的用地,河南省转移产业(尤其是工业)承接的空间布局应按照各地自然、经济、社会诸要素组合特点,坚持紧凑布局、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除因资源环境关系单独辟出的独立工矿用地之外,应以各级各类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承接的产业向产业集聚区和各类开发园区集中,融入原有的产业集群当中,形成上下游相互配套、专业化分工合作的产业链。尤其要注重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中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强绩效评价。绩效评价要从经济增长及其质量、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自主创新能力、对外开放水平、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加以考察[14]。(3)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相协调。在选择承接产业时必须慎密筛选,确保资源环境压力不增大、区域产业结构不恶化。一方面严治污染,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严格控制审批“三高”项目;另一方面要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对各类园区用地实行总量控制,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对于在主体功能上处于限制开发地区或不易于强力发展产业的区域,应降低开发强度甚至调整集聚区规划。
从空间上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基础配套条件、软环境和产业发展特点及市场条件,微观上则向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特色商业区等产业发展平台集中,宏观上应向主体功能上重点开发的中原城市群区域和三门峡(金三角)国家级、商丘市省级产业转移示范区集中。
中原城市群内部应将产业转移承接与城市化和整体产业空间优化结合起来,在中原城市群地区积极推动内部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战略下,以构筑郑(州)汴(开封)许昌发展三角、洛(阳)济(源)工业基地和许(昌)平(顶山)漯(河)、郑(州)焦(作)新(乡)成长三角为突破口,通过构造不同层次的区域发展单元,更好地利用外来产业对承接地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15]。这些城市所覆盖的区域是河南省经济的重心所在,提供了河南省70%的经济总量,产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都有很大的空间,未来应当成为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的主要区域;同时这一地区由于历史上就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点,也是河南省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其局部也存在产业的溢出效应,在这个区域内,“腾笼换鸟”式的区域产业转移升级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4 结论
在较小的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所带来影响的速度和深度都较为明显,利用外来转移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意义较大,而对于省域单元来讲,自身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对外来转移的产业产生背景和制约作用。未来河南省所承接的产业与全省的产业结构变化方向应基本一致,即服务业的增速应该高于平均速度,而第二产业的增量则主要通过新承接的产业弥补淘汰落后产能的产业损失而实现。
外来产业的承接应遵循微观上向产业集聚区等现有发展平台集中,宏观上应结合产业升级和城镇化发展目标,以中原城市群区域、三门峡(金三角)国家级、商丘市省级产业转移示范区为重点,引进产业时保证区域整体产业结构不恶化、局部环境不恶化。中西部地区区域产业发展滞后是市场、自然环境、经济基础、区域政策等长期作用的结果,如何避免产业转移导致承接区域的结构恶化以及在什么样区域尺度讨论产业转移效应比较合适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1] 汪斌,赵张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3(6):45-49.
[2] 刘凡胜.产业转移理论综述[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29(1):39-44.
[3]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社会经济版),2003(4):11-l5.
[4] 李小建.我国产业转移与中原经济崛起[J].中州学刊,2004(5):15-18.
[5] 郦瞻,谭福河,沈肖媛.现阶段浙江省产业转移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4(12):109-11.
[6] 郝洁.产业转移效应的理论探析[J].商业研究,2013(3):12-19.
[7] 杨上广,王春兰.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迁移流动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4):22-26.
[8] 邹璇.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空间经济学框架下的理论探索[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9] 陈建军.区域产业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0] 郝洁.产业转移承接地效应的理论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3(1):60-67.
[11] 余慧倩.长三角需审慎对待国际产业转移[J].江南论坛,2004(6):9-10.
[12] 吴殿廷,梁进社,田杰,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时空优化模型的初步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4):563-568.
[13] 吴骏,聂云霄,王婷婷,等.中国第二产业拐点出现时间分析和预测[J].中国科技论坛,2007(6):92-95.
[14] 王缉慈,李鹏飞,陈平.制造业活动地理转移视角下的中国产业集群问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5):1-5.
[15] 汪雪峰,冯德显,杨延哲,等.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与郑汴许成长三角空间组织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6):17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