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高原地区返回同一平原地区的159名青年人群的高原脱习服症状评分*
2014-01-22王引虎阳盛洪周其全
王引虎,王 琰,阳盛洪,李 彬,周其全
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及高原各项建设的全面展开,到高原参与地方建设的援建干部、技术人员、工人和其他人员及高原旅游人员越来越多,这类人群必然面临初上高原的高原反应及返回平原后的高原脱习服对健康的威胁。本研究对居住在喀喇昆仑山及西藏阿里地区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旨在了解暴露于不同海拔高度及不同高原环境下的不同人员,包括不同年龄、时间及工作强度等人员返回平原后高原脱习服症状评分及其相关性,分析比较居住在喀喇昆仑山及西藏阿里地区人员高原脱习服表现及对健康状况的影响,为进一步做好高原脱习服症深入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居住在喀喇昆仑山及西藏阿里地区不同海拔高度、不同高原环境、不同成年男性人员190人,对其返回平原后的高原脱习服进行症状调查。共发放问卷190份,收回有问卷159份。159人平均年龄为(28.5±4.9)岁;其中海拔 3 700 m 48人,海拔 4 300 m 80人,海拔5 000 m以上31人;干部91人,职工68人;均在返回平原后4 d内完成问卷调查。被调查者除外慢性高原病、肺心病等,均为健康男性官兵。
1.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参照吴天一等久居高原者返平原后脱习服规律的生理学及临床研究[1],根据我区人员高原脱习服症发生率较高的头痛、气喘、胸闷、疲乏、失眠、嗜睡、心慌、口唇紫绀、记忆力减退、听力减退、鼻衄、牙龈出血等18项症状作为调查内容,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时由调查者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各个症状含义帮助被试者准确理解,以期减少原始误差。
1.3 分组及评分方法
本研究按居住地海拔高度分为3 700 m组、4 300 m组和5 000 m以上组;按照不同高原地域,分为三十里营房组61人(海拔3700 m)、阿里地区组51人(海拔4 300 m)和喀喇昆仑山组47人(海拔5 200 m);按年龄分为≥28岁组及<28岁组;按居住时间分为≥4年和<4年组;按照高原暴露时间的连续与否分为持续组和间断组;按照职务分为干部组和职工组;按照工作性质分为正规建制单位组和分散保障单位组;按文化程度分为大专以上组和高中以下组(含中专)。根据每项症状的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并依次分别得分为 0、1、2、3分。采用个体测试法进行问卷调查,每个个体对18项症状18项分别按上述标准打分,然后相加得出该个体的症状评分总分,并将同组的所有个体的总分相加,求均值。所有数据专人输入并核对。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均数 ±标准差(¯x±s)表示,用 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高原脱习服症主观症状评分与居住地海拔高度及地域的关系
海拔5 200 m组高原脱习服症状评分明显高于4 300 m和3 700 m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海拔4 300 m组的阿里地区与3 700 m组的三十里营房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表1,P>0.05)。
Tab.1 The symptom scores at different altitude(¯x±s)
喀喇昆仑山组高原脱适应症状评分明显高于西藏阿里地区组和三十里营房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藏阿里地区组和三十里营房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Tab.2 The symptom score in different aera(¯x±s)
2.2 不同居住人员高原脱习服主观症状评分比较
本研究比较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务、不同年龄、不同单位、不同居住时间、以及连续与间断居住组主观症状的评分(表3)。
2.2.1 不同文化程度组高原脱习服主观症状评分比较 大专以上组与高中以下组比较,脱习服症状评分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2 不同职务组高原脱习服主观症状评分比较高原脱习服症状评分干部组明显高于职工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3 不同年龄组高原脱习服主观症状评分比较本调查中,28岁组高原脱习服症状评分明显高于<28岁组(P<0.0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年龄与高原脱习服和高原反应程度一样成正相关。
2.2.4 不同单位组高原脱习服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分散保障单位人员症状评分明显高于正规建制单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高原脱习服与高原适应的因素一致,不但与年龄、工作量、生活保障质量有关,也可能与规律生活、科学管理有关。2.2.5 不同居住时间组、连续与间断守防组主观症状评分比较 居住4年组症状评分显著高于<4年组;连续与间断两组比较,前者症状评分也明显高于后者;统计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Tab.3 Symptom scores of different kind persons(¯x±s)
3 讨论
平原人进入高原生活一段时间,机体的机能和结构会发生一系列改变以适应高原低氧环境,当他们返回平原后,逐步消除对高原低氧环境所获得的适应性而重新适应平原环境的变化过程,被称为高原脱习服[2]。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病理表现统称为高原脱习服症。高原脱习服伴随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1)循环系统:胸闷、胸痛、心慌、气短、下肢浮肿;(2)呼吸系统:咳嗽、哮喘、胸闷;(3)消化系统: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便秘与稀便交替;(4)神经系统:头痛、眩晕、困倦、疲乏无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5)其他:全身不适、咽部异物感、关节疼、耳鸣等多种症状[1]。也会出现心律、心率、血压异常等体征及血常规、血液生化等变化。高原脱习服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症状可以是其中一部分,也可以是其中大部分或全部,症状时隐时现[3]。影响高原脱习服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也可能与返回平原后的心理因素、生活因素、气候因素、机体功能因素和加杂疾病有关[4]。
本调查结果表明,高原脱习服症状涉及神经、呼吸、循环等多个系统,与文献报道一致[5,6];被调查者高原脱习服主观症状评分与人员年龄、高原暴露时间、海拔高度及工作量成正相关。年龄越大、高原暴露时间越长、居住驻地海拔越高及工作量越大者高原脱习服主观症状评分越高。这与周其全等[6,7]和魏征华等[8,9]对高原移居者返回平原后的高原脱习服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进一步将正规建制单位与分散保障单位进行比较,后者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前者,可能与正规建制单位管理有序,生活规律,以及较好的生活保障和防病知识的有效宣传教育有关,分散保障单位与正规建制单位相比年龄参差不齐,生活及医疗卫生保障程度不一,工作随机性大甚至很不规律。说明影响高原脱习服的因素与高原适应的因素基本一致,不但与居住人员年龄、工作量、生活保障质量有关,也与规律的生活及科学管理有关。也进一步证明较好的物质保障、规律的生活方式及科学管理和有效的健康知识普及教育不但有利于预防高原反应,对减轻返回平原后的高原脱习服症状也很有帮助。干部组症状评分显著高于职工组,这与干部年龄普遍较大,而且在与职工共同劳动和生活的同时,承担着复杂繁琐的管理任务,有着较大的心理精神压力有关。说明年龄大及工作量大者高原反应重,高原脱习服症状亦明显。因此,我们认为应把高原干部作为医疗防病工作的重点。
研究中发现,海拔4 300 m阿里地区与3 700 m组的三十里营房地区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居住地海拔越高脱适应评分越高似有矛盾,但我们分析阿里地区为政府所在地,自然条件包括植被、物质文化生活等条件较好可能为其原因之一;这也提示高原脱适应症表现程度与居民高原驻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植被、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有关。但查阅资料也发现两地海拔高度相差明显,而氧分压及大气压相差并不明显,前者氧分压为 97.4 mmHg,后者稍高仅为101.00 mmHg。同时发现与阿里地区同为海拔4 200 m日土县,氧分压为93.30 mmHg却有着显著差别[10]。充分说明高原适应及高原脱适应与驻地海拔高度有关其主要是与氧分压、大气压有关。同时也证明植被等自然环境与大气中的氧分压及高原适应、高原脱适应有密切关系。同样提示我们居民适当种植绿色植物,改变我们的生活小环境有益于健康。本研究结果显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员反而比文化程度低的人员脱习服症状评分高,与以往一般认为的文化程度高者高原认知能力强,自我保护意识好,高原适应及脱习服症状也轻等结论不符[10]。分析可能与干部学历高但年龄大、居住时间长,担心长时间高原居住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及心理精神压力大,而职工多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且相对年轻居住时间也短有关。文化程度及对高原的认知能力与高原脱习服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高原脱习服是高原习服后返回平原对环境的再适应,二者密切联系是一个整体两个过程。高原脱习服也是在高原习服研究的基础上近年才引起研究人员重视的一个新的课题。应加强对高原脱习服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治疗措施的研究,以期使高原应高原工作生活的人群,返回平原后有一个健康的生活。
[1] 吴天一,李万寿,王晓真,等.久居高原者返平原后脱适应规律的生理学及临床研究[J].高原医学杂志,1992,2(2):1-4.
[2] 汪 海.高原军事作业医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95-97.
[3] 杨 伟,王宇鹤,杨永年,等.高原脱适应的研究进展[J].西藏医药杂志,2012,33(2):1-3.
[4] 张彦博,汪 源,刘学良,等.人与高原[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298-299.
[5] 崔树珍,唐诗义,吴佑安,等.626例西藏高原移居者返平原后脱适应症状调查(一)[J].西部国防医学,1998,8(1):63-64.
[6] 周其全,杨生岳,袁振才,等.高原移居人群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37(2):146-155.
[7] Zhou QQ,Yang SY,Luo YJ,et al.A Randomly-controlled Study on the Cardiac Function at the Early Stage of Return to The Plains after Short-term Exposure to High Altitude[J].PLoSOne,2012,7(2):e 31097.
[8] 魏征华,资云海,董志伟,等.高原移居者返回平原的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比较[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37(12):1151-1154.
[9] He B,Wang J,Qian G,et al.Analysis of high-altitude deacclimatization syndrome after exposure to high altitudes:a cluster-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PLoSOne,2013,8(5):e62072.
[10]吕永达,霍仲厚.特殊环境生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