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作曲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研究

2014-01-22王安军

中州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作曲音乐创作动漫

王安军

(中州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郑州 450044)

一、作曲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的意义

1.文化艺术市场对作曲人才的需求

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推动了我国文化艺术市场的繁荣与快速发展。音乐艺术是文化艺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曲是音乐艺术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作曲人才的培养是对文化艺术市场繁荣与快速发展的人才支持。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文化艺术传播媒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就音乐艺术而言,除了剧院、音乐厅的演出需要原创音乐外,还有广播、电影、电视、动漫、游戏等领域需要各种类型的原创音乐。文化艺术市场的繁荣与发展需要更多、更全面的作曲人才来推动音乐作品的创新。

目前普通高校所开设的音乐专业,主要是培养各个层次的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方向的人才。然而,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音乐教师与演员,还需要具备音乐综合应用能力的多面手,如具备演唱、演奏、指挥、创作、制作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应该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此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各阶层对音乐艺术的需求。[1-2]作曲是音乐艺术中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方向,要求学习者既要具备演奏、演唱等表演技术,又要具有广博的音乐理论知识与综合文化修养,同时还要学习相应的创作技术,所以培养作曲应用型人才,其应用范围更广范且具有可操作性。

2.普通高校作曲人才培养与文化艺术市场发展之间的主要问题

第一是课程设置单一。我国现阶段高等学校作曲人才的培养,主要培养音乐创作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学术性人才。课程设置主要以作曲四大件(和声、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的学习为主,同时进行传统作曲技法与现代作曲技法的学习。

第二是创作作品形式单一。按照现阶段作曲专业教学目标,所创作的作品主要面向音乐厅演出,作品主要传播方式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而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传播媒体的多元化,作品除了在音乐厅传播外,还有电影、电视、动漫、游戏、网络、音像出版物等其他传播媒体,这就要求我们要针对不同传播领域培养相应的作曲人才。

第三是缺乏后期制作能力。很多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因为缺乏演出和录音的机会而不能被大家认知,致使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被埋没。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我们的作曲家不能只具备乐谱的前期创作能力,还应该具备完成音乐作品的后期制作、传播等应用能力。这样才不至于让优秀作品因为缺乏进一步制作与传播等原因,只能停留在乐谱上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是缺乏应用能力。笔者对多个文化传媒公司与影视动漫公司做了抽样调查,得知一般的影视动漫公司很少有专门的音乐创作与制作部门,他们一般是把自己的产品配乐委托给别人来做。然而,各地音乐工作室的音乐水平良莠不齐,绝大多数是由没有经过系统影视动漫作曲专业教育的音乐爱好者凭自己的经验在尝试性配乐,动漫原创人员只能忍痛看着自己的产品被不太适合的配乐影响得面目全非。文化产业较发达的国家则不然,如日本动漫制作人宫崎骏,他的动漫电影的配乐,就由专门的动漫音乐作曲家九石让创作并制作。大家耳熟能详的久石让创作的动漫音乐有《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我国现阶段此类实际应用型作曲人才的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

3.作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作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培养面向广播影视、文艺团体、音像出版、文化传媒公司、群众文化馆(站)、音乐网站等团体的音乐创作与制作应用型人才。定位此类综合性人才为作曲应用型人才,是因为培养此类人才的专业基础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有了坚实的作曲技术基础,才能更好地拓展作曲的后期制作技术,提升综合能力。具体培养目标应使学生体现以下四种能力和素质[3-4]:

第一是音乐创作能力。作曲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影视音乐、动漫音乐的创作能力和素质。电影、电视是文化艺术市场中附加值较高的产业,作为影视产业中的影视配乐在我国很少进行专门人才的培养,只有大投资的影视作品才能请到我国影视音乐领域为数不多的、有造诣的作曲家来配乐。所以我国的很多影视音乐创作不够精良,影响了我国影视事业的良性发展。我们只有培养出更多的专门人才来进行专门的创作学习和研究,才能站在音乐的视角提高我国电影、电视剧、动漫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作曲应用型人才还应具有通俗、流行音乐的创作能力和素质。针对社会大众对通俗、流行音乐的欣赏和消费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创作与分析研究,使其具备流行音乐的创作能力。

第二是音乐制作能力。作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包含传统意义上的作曲技术学习,又包括音乐制作与录音技术的学习。学生既学习前期作曲技术又学习后期音乐制作技术,通过作曲与制作的通才教育,有利于把音乐作品更好地转化为音乐产品。学生通过系统学习MIDI音乐制作,可以为专业演出团体或群众文化团体制作舞蹈音乐、背景音乐、歌唱伴奏音乐等。文化演出市场需要伴奏音乐的地方较多,既有翻唱别人作品时伴奏音乐的制作,又有原创作品伴奏音乐的制作,作曲应用型人才可以满足社会对此类音乐制作的需求。

第三是音乐录音与剪辑能力。录音艺术是把音乐作品转化为产品的途径与媒介之一,包含音乐的录音与音效等方面录音制作技术、混音技术的学习。学生具备录音与音乐剪辑能力,可以促进原创音乐作品得到更好的推广与传播。同时,学生系统学习Audition、Nuendo等音频软件,具备为舞蹈音乐、MTV、影视动漫音乐、广播媒体音乐等剪辑和编辑音乐与音效的能力。

第四是乐谱编辑制作能力。学生系统学习Finale、Sibelius等专业制谱软件,具备为文化出版、教育教学等相关领域制作五线谱、简谱等专业乐谱的能力。

二、普通高校作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1.普通高校作曲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课程设置

作曲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在音乐专业大方向下进行的,以社会音乐需求为导向的音乐作品的前期创作与后期制作相结合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5-6]

前期阶段是音乐创作阶段的学习,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歌曲创作、背景音乐创作、钢琴曲创作、管弦乐创作、合唱创作等。音乐创作阶段的主干课程设置有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和声、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传统作曲技法、制谱技术、音乐美学等。

后期阶段是音乐制作阶段的学习,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编曲、音乐制作、录音、混音、音频编辑、视频编辑、文化产品出版发行等。音乐制作阶段的主干课程设置有大学计算机、数字音频制作、录音艺术、计算机音乐、MIDI原理和编曲、音响基础、音乐声学、通俗音乐概论、文化产业管理、影视艺术等。

2.作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

为体现普通高校作曲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的普遍适应性,笔者自2009年起,从我国某高等学校音乐专业的本科学生中,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双向选择,选定若干名学生进行了为期4年的作曲应用型人才培养小班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和经验,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是为期2年的专业基础课学习。具体开设过的课程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复调、中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曲式与作品分析、歌曲写作、传统作曲技法、钢琴、声乐、配器、合唱指挥等。该教学阶段主要使学生掌握作曲基础知识,具备音乐创作的能力。我国开设有音乐专业的高等院校,师资与设施基本上都可以胜任该阶段的教学,按照该设置进一步推广作曲应用型人才培养具备可操作性。

第二是为期2年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与实训。具体开设过的课程包括作曲与音乐制作、影视音乐创作与制作、动漫游戏音乐创作与制作、录音艺术、乐谱制作、音乐编辑、文化产业管理、市场营销、影视艺术等。该教学阶段主要使学生掌握音乐制作基础知识,具备音乐制作与传播的能力。其中的作曲与音乐制作主课由学生所在音乐学院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方向的教师担任;影视、动漫、游戏音乐创作与制作、录音艺术、乐谱制作等课程聘任影视公司、文艺团体、文化公司的一线制作工程师担任;其它专业课由所在音乐学院音乐学相关教师担任;信息技术课程借调校内外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担任;文化产业管理、传播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由校内外新闻传播学院相关教师担任。

通过4年的作曲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和学生毕业以后的信息反馈,获得了一些学生后续事业发展以及社会反响的数据。其中30%的学生考上作曲研究生,进一步攻读作曲硕士学位;40%的学生进入各种文化传媒公司从事音乐领域的创作、制作与传播工作;20%学生自己创办了音乐工作室;10%的学生走上教师岗位。

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我们按照作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所培养的学生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学生毕业后,有的在音乐创作与音乐制作的应用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得到了社会各届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有的在音乐创作与音乐制作的研究方面颇具发展潜质,得到专家教授的认可而被录取为作曲研究生。作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满足文化艺术市场与社会各界对作曲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供了人才支持,为推动普通高校作曲专业的进一步综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结束语

作曲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社会的多层次音乐需求为导向进行的应用型音乐创作与制作人才培养。作曲应用型人才在学习传统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同时学习影视音乐、流行音乐等具有特定指向的音乐创作技术与音乐制作、录音等传播技术,以拓宽音乐的社会应用领域。在作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上,我们按照符合当前社会多领域对原创音乐的需求设置课程,整合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逐步使普通高校在作曲人才培养模式上更加完善合理,以培养适应社会文化事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作曲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

[2]朱士中.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0(5).

[3]才肖平.浅谈对作曲教学改革的看法[J].群文天地,2012(9).

[4]杜洁欣,李莉.作曲理论课程教学与高师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大众文艺,2009(6).

[5]管天球.地方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

[6]薛立军,尹庆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作曲音乐创作动漫
AI:像贝多芬一样去作曲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邀你来我家
作曲心语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George Gershwin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