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宿州市桥区粮食增产方式探讨

2014-01-22孙勇

种子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宿州市联合体全区

孙勇

(宿州市埇桥区区委,安徽 宿州 234000)

孙勇

(宿州市埇桥区区委,安徽 宿州 234000)

探讨了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的几个方面,为实现粮食产量持续增长提供了参考。

埇桥区;粮食;增产方式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作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强化大局意识,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动力,创新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经营主体、保障机制,促进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2013年,全区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24.6万hm2,总产达132.12万t,粮食商品量112.3万t,占总产量的85%,连续7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1 创新生产方式,实现种植规模化

1.1 土地集约化

围绕现代农业“两区”建设,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采取多项激励措施,强力推进土地流转,引导土地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适当加快土地集约化进程。截至2014年7月底,全区流转土地4.22万hm2。同时,通过代耕、代种和代管等方式,为农民提供“保姆式”服务,土地托管面积达8 000 hm2。

1.2 种植标准化

经过试验示范后,确定粮食主导品种,选定良星66、烟农5158、济麦22等优良品种并在全区推广,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实现作物品种最优化。组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按照《埇桥区小麦高产栽培规程》要求,大力实施“十百千”小麦高产创建活动。2014年夏收,全区12.3万hm2小麦平均单产达520 kg,其中6.67万hm2高标准农田平均单产突破550 kg,农业部5个万亩高产示范片单产达650 kg,最高产达814.6 kg,刷新了安徽省最高单产纪录。

1.3 生产机械化

深化农机、农艺融合,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探索农机金融服务机制,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建设农机推广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2013年,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209.14万kW,新增3.18万kW;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92%,同比提高3.56个百分点,为农业生产规模化打下坚实基础。先后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全国农机安全监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

2 创新经营主体,实现农业产业化

2.1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从财政、项目、金融、培训、技术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大力培育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3大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龙头企业24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89家、家庭农场389家。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按照“农业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原则,搭建框架,先行先试,建立新型农业产业联合体。目前,全区已组建农业产业联合体18家。

2.2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签订生产服务合同、协议,来确立各方的责、权、利。积极探索新型农业产业联合体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交易联结、资产联结、资金联结、技术联结、品牌联结等内部利益联结机制。

2013年,埇桥区淮河粮食产业联合体先后为4个家庭农场担保贷款800万元,化解了家庭农场“融资难”的问题。

2.3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由农业企业统一制定生产标准,由家庭农场实施生产经营,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生产,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进行农产品检测,统一处理农作物秸秆等,既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安徽安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皖王面粉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中型企业,每年需商品粮10亿kg,进行就地加工、转化、升值。大店镇粮食交易市场,每天交易粮食100万kg,年外运粮食3亿kg,远销东北三省及沿海地区。

3 创新保障机制,实现增产常态化

3.1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在土地流转中,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坚决杜绝基本农田离粮远、非农化现象。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国土资源管理系统“五禁令”,积极开展土地置换复垦项目,大力实施采煤沉陷区土地综合治理,探索推进“人地挂”项目试点,有效缓解建设用地挤占农村耕地的矛盾。2013年,投入资金1.8亿元,综合整治土地1.33万hm2,置换新增耕地250.7 hm2。

3.2 落实惠农保障政策

着眼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严格落实粮食直补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2013年共落实各项惠农补贴资金2亿余元。修订完善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奖励扶持办法,实施大面积集中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对全区1 200多家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企业联合体和123家专业植保服务队实行叠加补贴。捆绑各种涉农资金2.9亿元,大力开展标准化农田建设,2014年标准化农田小麦高产创建比上年增加1.33万hm2,平均单产增加120 kg左右,万亩高产示范片比上年增加2个,平均单产增加150 kg以上。

3.3 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积极开展无质押贷款、大棚抵押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等试点工作,累计为农业产业联合体担保贷款2.1亿元。与中行宿州分行合作开展“宿州农贷通”业务,给予农业龙头企业2亿元授信额度。与中信信托公司合作,推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计划1 301期,以群众利益优先,有效统一农业企业、信托公司、政府等多方利益,受到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3.4 建立最直接的农技推广机制

实施现代农业科技驱动战略,建立高产创建专家指导制度,实行农业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机制。投资170万元用于物联网项目建设。在高产示范作业区,大力推广粮食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节水灌溉、防灾减灾保护性耕作等集成高产创建技术。2014年夏收,科技对小麦高产的贡献率达65%。

3.5 实施惠民粮食收储行动

依据粮食产量、商品量、预计收购量,科学测算收购资金量,严格落实驻库监管、巡查、督查等制度,实行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2014年夏收,新收入库小麦2.2亿kg,真正做到“五要五不准”:要敞开收购、随到随收,不准“折腾”农民;要依质论价、优质优价,不准坑害农民;要公平定等、准确计量,不准克扣农民;要现款结算、不打白条,不准算计农民;要优质服务、排忧解难,不准怠慢农民。

1005-2690(2014)09-0020-02

F326.11

A

猜你喜欢

宿州市联合体全区
宿州市昆仑种业有限公司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百褶裙
EPC总承包模式下联合体合作体系构建
湖北省智能建造科技创新联合体成立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园区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对于联合体EPC总承包模式下成本控制的得与失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