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种企商业化育种的借鉴意义

2014-01-22乔金亮

种子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商业化科研人员种业

乔金亮

大型种企商业化育种的借鉴意义

乔金亮

新一轮种业改革令人关注,核心就是要逐步确立企业商业化育种的主体地位。湖南是全国最早推动商业化育种的省份之一,据统计,湖南省种子企业总数不足全国的1%,但AAA级种企占全国的12%,全国28个国家级种业基地县中湖南有8个,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早、中、晚稻品种都出自湖南……湖南的商业化育种为何能走在全国前列?湖南进行商业化育种对我国其他地方又有何借鉴意义?

案例

育种是为了播种

隆平高科长沙生物技术实验室主要从事分子辅助育种、双单倍体培养及米质分析等。传统育种是在田间凭经验、碰运气来选育新品种,而分子辅助育种实验室则是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帮助育种专家按计划、有目的地育种。

种企为谁育种

见到杨远柱的时候,他正在隆平高科长沙关山基地进行水稻不育系花粉育性鉴定。15年前,杨远柱从湖南省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的位置辞职,投身企业。如今,他已是隆平高科副总裁兼种业科学院院长。他回忆,在农科所的时候,一个单位多个课题,课题之间、单位之间重复着几乎同样的研究,育种周期长、效率低。

杨远柱认为,商业化育种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和产业需求。长江流域一季稻种植面积在800万hm2以上,一季稻种子利润率相对较高。2007年起,杨远柱将自己在杂交早稻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调整,带领整个团队对杂交一季稻进行重点突破。通过7年的努力,选育出隆两优、晶两优两大系列优质高产杂交中稻组合。

据了解,隆平高科专门设有育种方向决策委员会。湖南省种子管理局局长周志魁介绍,种子企业成立由科研、生产、营销等人员组成的品种选育决策委员会,综合生产特点、经济性状、消费者需求等指标来确定育种目标。选育什么样的品种,要综合市场需求、产业需要及消费者喜好等因素来确定。

团队如何育种

商业化育种讲究团队作战和资源共享,科研人员就像是一颗颗螺丝钉。杨远柱认为,商业化育种把育种的各环节进行分解,就像汽车企业一样,不同的车间制造不同的零件,最后进行组装,真正实现“大规模、高通量、标准化”育种。

“2013年,不育系选育组新定型120个不育系株系,恢复系选育组新定型100余个恢复系株系。我把这些新亲本交给组合测配组,要求他们配制1万个以上新组合。2014年,中试部对这些新组合进行优势鉴定和抗性鉴定,从中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异组合,然后把优异组合的亲本交给小面积制种组,生产出合格的种子,再将合格种子交给中试部,安排在不同的区域育种站进行品种测试”,杨远柱介绍说。

周志魁说,“在育种方式上,湖南种业已从单个育种人员负责筛选、配种、品比等选育全过程向工厂化育种转变。从事科研育种的人员进行内部分工,有的负责亲本选育,有的负责配组,有的负责品种测试,各个环节密切配合,组成一个商业化育种体系。”

育种怎样创新

“我国从事农业基础研究的人数居世界第一,传统育种科研人员超过20万人。”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说,“我国农业基础研究和传统育种水平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之所以没能够创造出世界一流的种业,关键在于我国大多是靠经验育种,分子育种技术落后,生物技术研发平台缺失。”

多位育种专家告诉记者,我国科研院所对育种理论与方法创新、种质资源创新和种业关键技术的研究还不能满足种企商业化育种的需要,对整个行业育种创新的支撑力度明显不够。我国长期保存的42万份种质资源中,开展了抗病、抗逆等重要农艺性状鉴定的资源只有30%,育种种质资源的原始创新少,有利用价值的新基因匮乏。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廖西元说,“要加强育种理论、技术、方法、材料创新,借鉴发达国家种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转变育种理念和思路,充分利用分子育种等现代技术和方法,逐步改造传统育种,加大种质资源深度鉴定和评价力度,创制优异育种材料,切实提升育种水平。”

观点

如何加速育种成果转化

让育种专家没有后顾之忧

早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之前,湖南就已出台政策,通过留职服务、兼职服务、辞职服务和本职服务4种模式,鼓励科研人员停薪留职到企业从事育种工作。湖南省种子管理局局长周志魁说,“省里鼓励科研人员停薪留职到企业从事育种工作,其人事组织关系保留在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如果返回科研院所,其在企业工作期间的工龄连续计算。这些政策解决了育种人员的后顾之忧,为科研单位提供了近三成的研发力量。”

师从袁隆平院士的湖南省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梅元对此深有感触。2003年,孙梅元还是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一名育种专家,他培育出三系不育系湘8A,同时选育出三系组合湘优207品种,因育种成本高、企业利润少、不能占领市场而未被认可。2004年,不愿被项目“捆绑”的他毅然停薪留职进入企业。

最开始没有拳头产品,卖出1 kg种子盈利不过0.2~0.4元。2007年起,把准市场规律的孙梅元选育出湘优66,这一品种深受市场欢迎,连续两年销量达50万kg。聘请杂优中心研究员邓小林为首席育种专家后,公司的发展更加迅速。如今,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达20多个,其中主力大品种有7~8个,最大的推广面积约13.3万hm2。

据调查,湖南种企聘请育种人才选育新品种各有妙招。或是提供给育种专家10%~20%的企业股份,吸引育种专家加盟;或是每年提供固定数额的育种经费给科研单位,双方签订委托育种协议,育成的新品种由种企独家经营、有偿开发。例如,亚华棉种公司每年提供300万元给湖南省棉科所,育成的新品种推广后棉科所按照0.1元/kg提取科研经费。

科研成果不能躺着睡大觉

种业体制改革中,科技资源的流动难,科研人才的流动更难。针对以往农业科研人才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的情况,湖南在人才引进、人才资源配置、人事管理等方面落实了多项推进商业化育种的政策,鼓励育种专家服务企业。近3年来,企业选育的品种占湖南全省新审定品种的84.9%。

周志魁说,湖南提出了“成果权益化、权益数字化、利益共享化、开发产业化”的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思路。成果权益化即公益性科研单位利用国家拨款形成的种业科研成果,其产权归单位所有并纳入国有资产范畴进行管理,通过市场交易实现其权益价值,如公开竞价处置或评估作价到企业投资入股;权益数字化即规范和量化成果转让、许可给他人实施或投资企业入股时科研团队的权益比例(50%~70%),让科研人员依法“富”起来;利益共享化明确规定,科研成果开发后的收益归单位和科研人员共有,权益比例量化确定,且不因工作单位或岗位的变动而丧失;而开发产业化使得新品种的商业开发价值最终由市场来决定。

“科研成果不能躺着睡大觉。我国育种力量长期集中在科研单位,多年来沿袭的育种模式是科研院所的教授带着一帮学生的课题组制,低水平重复,育种效率低。湖南种业越做越强的奥秘在于,走上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道路。”周志魁告诉记者,商业化育种解决了科研和产业“两张皮”的问题,实现了育种由项目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

链接

品种好不好,市场说了算

唐文帮,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也是湖南希望种业的育种总监。2013年,湖南农业大学和希望种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公司每年给学校38万元的技术合作经费,其中18万元由唐文帮作为课题发展基金。唐文帮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进行品种选育等研发工作。

为什么看中唐教授?希望种业董事长丁新才说,“没有好品种就没有好种企。唐教授有38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都为第一或第二完成人,被视为湖南省中青年育种专家的代表人物。希望种业此前已与唐教授有2~3年的合作,对他的品种选育能力很认可。”

在唐文帮看来,与希望种业合作对学校、种企、个人都有利。希望种业由此解决了品种选育的后顾之忧,学校的科研成果也有地方转化。如今,他不用再为经费发愁,项目检查的资料等都由公司科研部负责,自己可以专心育种。

来到企业后,育种专家们有不同于以往的感受。“在科研院所,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品种审定完成课题,大家不用考虑是否适合推广。在企业,选育什么品种我说了不算,要由市场和企业育种委员会说了算”,唐文帮说。目前在湖南,真正推广上百万亩的品种都出自种企。

猜你喜欢

商业化科研人员种业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