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公共标识语英译中的“Chinglish”现象分析*

2014-01-22朱荔芳

关键词:标识语英译译文

刘 静 张 洁 朱荔芳

(1.济宁医学院 外语系,山东 济宁272067;2.济宁医学院 国际交流处,山东 济宁272067)

一、前言

公共标识语是指在公共场所展示的文字,具有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功能和作用。根据Halliday的功能主义语言理论,语言在交际中具有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元功能[1](P11)。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系统和言语形式的选择是由语言的使用者及语言所担当的功能决定的。社会标示语是社会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它向人们传达警告、提醒、请求、指示和宣传等这样一些意图和目的,并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具体而言,路标、广告、商品说明书、旅游指南、社会宣传、告示等都是公共标识语。[2](P12)

“中式英语”即“Chinglish”,它指的是中国的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9]它不完全符合英语语言规则,或多或少带有汉语文化思维习惯。中式英语可以被看作是洋泾浜(pidgin language)语言的一种,其特征是广泛采用中式的语法和造词形式来表达英语。

站名、路名、街道名、公共标志名等公共标识语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中国要真正地实现国际化,在公共标识语的设置和翻译方面,必须力求精准、简洁、统一,做到准确传达信息,有效对外交流。而公共标识语中不统一、不规范、译写混乱的现象严重,极易造成误解,会严重影响到与国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二、汉语公共标识语英译中“Chinglish”的表现形式

汉语公共标识语的英译一直都是翻译界的一个关注的焦点,标识语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应用文体,有自己的语言特色,有“指示性、提示性、告示性和警示性”的功能,具有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形式简单、一目了然的特点。它涉及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语用学等多方面的问题。[6]既要做到语言对等,又要做到文化对等,要使汉语标识语的英译能让目标读者读懂,乐于接受,这就无形中加大了翻译的难度。而公共标识语的使用无法统一监管,因此汉语标识语的英译成了公认的出现“中式英语”最频繁的子领域。归纳起来,汉语公共标识语英译中的“中式英语”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语言层面下的“Chinglish”

1、词义不当

首先,由于英语存在着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的现象,如译者对这些词的各种含义区分不明,译文表意就可能很不准确。如某公园把“旅客止步”译为“Passengers,stop here”,“游客止步”译为“Tourists stop the steps”,这是按照中文的字序逐字逐句翻译过来的“Chinglish”,而其中单词“stop”的意思弄混了,它是有“停止”的意思,但这个停止是车或人停止行动的意思。诸如please stop,no entrance(车辆免进)!stop on red(红灯亮,停一停)!Stop when red light flashes(红灯 亮,勿前行)!Stop,look and listen(小心来车)!stop after last rinse(清毕即止)!,[11]这几处中文的含义都不是停止行动或停留在此之意,而是不能进入此处或靠近此处的意思,正确的译法应是:No admittance。[3]再比如:“农展桥”误译为“Nong Zhan Bridge”。译者只是从英语字面意义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原语中单个词语最常见的意义换用为译语中具有这种意义的符号,完全没有顾及英语交际用意和语言符号的外在所指。英语中bridge通常应该是水上之桥的概念,而立交桥是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多方向行驶、互不相扰的现代化陆地桥,英文应该是overpass或flyover。因此,应译为“Nong Zhan O-verpass”。[8]

其次,词汇量小或不了解各自的语言习惯的译者很可能混淆词的外延含义。即本可以用一个外延含义广的英语单词来翻译的标识语却用多个外延含义窄的单词来表述,或用一个外延含义窄的英文词来翻译外延含义比较广的中文词。如“旅游箱包”,英文中用“luggage”就可以概称,而不必按中文字面来译成“tourist cases & bags”。有译者将“化妆品和香水”的翻译为cosmetics and perfume,其中香水的外延含义比较广,并非独指“perfume”,而是指整个类别的产品,包括eau de toilette,eau de perfume,after shave,shaving balm 等,需 用 “fragrances”才能完全表达原义。

2、词性混乱

汉语重意合,是一种意念型语言,而英语重形合,是一种规范性强的语法型语言。[7](P23)因此英语中的一词在句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必须以不同的词性出现,而英语中这些严格的词性规定,通常都是以一词根词为基础,在其后面加不同的后缀来构成同一词的不同词性形式。而汉语的动词和名词的词性是可以根据语言环境的不同而改变的,且在写法上完全一致。如没有掌握两种语言在语法上的差异,就很容易在英语翻译中将词性用错,产生诸多的“Chinglish”。如“食品烟酒”译成“food or smoke wine”,也是犯了词性使用不当的毛病。[5]“食品烟酒”是商店销售的商品,在英语里都属名词,而译文中的“烟”译成了动词“抽烟”,这样一来字面意思就完全变了。因此,“食品烟酒”正确的译法应该是“Food,Cigarettes and Liquor”。再如,医院里的“输液大厅”中“输液”一词在汉语里没有上下文时一般作动词,而在此应该是名词性修饰语,词性变了,词形还是一样,但翻译成英文时却不能像汉语一样直接用动词“Inject”代替名词,而“输液大厅”正确的译法应该是是“IV Room”。

3、逐字逐句直译

有些公示语虽然语法、措辞非常正确,毫无错误,但是不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这种现象在公示语翻译中还十分普遍。这种做法不仅大大降低了公示语的权威性,而且招人笑话,因此绝不能根据中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生硬的翻译。比如说:某公路上的路牌“注意安全,坡道路滑”被翻译成“To take notice of safe the slippery are very crafty”,译文显然受到了中文语序和表达习惯的影响,这句英文翻译成中文应该是“注意保险箱,湿滑的路是很狡猾的”,与原来的中文意思完全不符,会让外国人看了一头雾水。[12]再比如:一家酒店的电梯间有这样的提示:Please leave your values at the front desk.请把贵重物品留在前台.应当是“贵重物品存柜”这样说就难免 台被理解 为:Leave your values or your life.(要钱要命自己挑)或是:此路是我开,此山是我栽。要想保身命,留下买路财。类似的例子还有:某机场行李托运部有这样一个公示语:We take your bags and send them in all directions.(旅客的行李满天飞)。那谁还敢享用他的托运服务,正确的参考译文可以是:Door to Door Service(这里托运家门接收),或 We take your bags and send them wherever you go(您行至何处,您的行李随至何处)。“请勿吸烟”、“请勿接近”和“闲人免进(入)”,不能译成“Don't smoke”、“Don't come close”和“No admittance for outsiders”,而应译为“No smoking”、“Keep out”和“Staff only”。[11]

4、重复和啰嗦

公共标识语应简洁、一目了然。汉语和英语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不同,所以,对重复强调的用法也不一样。汉语中经常出现重复使用名词的现象,而英语则较多地用代词、短语或省略来表达。[14]另外,我们知道汉语重意合,言简意赅,书写起来占的空间比较少;而英文重逻辑关系,用于表关系的虚词较多,书写起来占的空间就比较大。如果违反了公示语的表达原则,译文定会冗长,起不到言简意赅的作用。如:“此处有炸药,注意安全”,应译为“Danger:Explosives”而不是“We have explosives here.Pay attention to your safety.”。[13]还有“小草微微笑,请你走便道”,被译成“Little grass is smiling slightly,please walk on pavement”,而根据英语习惯,它可以简单地译为:Keep off the grass。

另外,还有一种公共标识语是主要针对于中国人自己的警示、提示性信息。比如:“公路范围内禁止摆摊、设点、堆物堆料、倾倒垃圾渣土”。外国人在公路上做这些堆物堆料、倾倒垃圾渣土等建设项目的几率几乎是零。因此,只要把中文要传达的主要意思体现出来即可。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换一种比较模糊的、外国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说法:No vendors on the roadside;Please keep the highway clean(请保持公路清洁)。

(二)文化层面下的“Chinglish”

1、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

首先,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主要表现为: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之别,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异,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不同。从总体上看,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具有较强的综合思维、具象思维和顺向思维的定式。而西方人具有明显的分析思维、抽象思维和逆向思维。[20](P11)因为思维方式对语言使用和语言习惯的影响,因此会在标识语的翻译上造成很多的“Chinglish”。如公园里草坪中的公共标识语,中文一般多用“小草青青,足下留情”或是“小草也有生命,请爱护它们”等生动形象的表达法。而将“小草也有生命,请爱护它们”直译为“The grass is live.Please take good care of it.”是不恰当的,应译为“Keep off the grass”等此类简洁、明了的表达法。再如医院里禁止吸烟的标识语,中文多为“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等礼貌性、劝诫性的标识语,而英文则多用“No Smoking”等简单的两三个单词来表达。这两个典型的误译就是受到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这样的翻译极有可能引起误解。同样的,将公厕译为“Public Toilet”,也是受了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其实只需译为“Restroom”或“Toilet”即可。

其次,中国历来是一个恪守礼训、严于律己的国家;英美国家则更注重个性与自由。因此对于公共标识语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如某机场有一个用中英文写的标识牌:携带大型手提行李或伤残体弱之旅客请用升降机上下(Passengers with bulky hand baggage or who are disabled or infirm must use the lift.)本来这是一个善意的标识牌,体现了对伤残体弱之旅客的关心和照顾,所以在翻译时用了一个“must”,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变成了对他们的命令或规定。但对于伤残体弱的外国旅客却认为这是中国人对他们的歧视因此而产生不快。[4]公共标识语不仅仅是对外宣传的重要方式,还是文化和感情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译文中应遵循礼貌原则,体现人文关怀,创造和谐气氛。如在禁止性公共标识语中,“禁止践踏草坪”最常见的译文为:Do not tread on the lawn.在英语里 Do not属于祈使句,语气比较强烈,往往会使外国人产生误会。但如果翻译为“Take care of the lawn”则语气恰当,更令人好接受一些。

2、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在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只有了解、熟悉一种语言所反映和蕴含的文化,才能真正学会并正确运用在该文化影响制约下的特定语言。反之,缺乏对文化的了解,我们在使用相互的语言时就不能准确把握其约束机制,犯各种语言错误,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或跨文化交际失败。[10]跨文化间的翻译不应仅停留在语义层面上,而应考虑到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为了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在翻译时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文化习惯和文化传统。引发文化冲突的往往是对文化习俗的无知、死译和胡译。[19]如将“对待患者如上帝”译为Treating the patient as god,就属于典型的忽略文化差异的表现。在中国,我们习惯把顾客称为上帝,但在西方人眼中,上帝是西方人膜拜的神,神圣不可侵犯。因此,西方人看到这句话会感觉不舒服的。[16]这句话最好译为“The patient is our first priority.”。

三、“Chinglish”现象透视下的汉语公共标识语英译标准

翻译涉及的是从形式到内容、从语音到语义、从达意到传情、从语言到文化的多层次、多方位的语际转换。[9](P43)从事翻译的首要条件是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非常熟谙。因此,在中文公共标识语英译过程中,我们应遵循以下三条标准,即以遵从译文读者的原文表达、遵从简洁原则和遵从国际惯例等相关翻译标准,才能实现多层次多方位的语际转换。

(一)遵从译文读者的原文表达

汉语公共标识语英译时,应遵从译文读者的原文表达,重视读者的反应,以读者为中心,根据公共标识语的功能特征,译文必须庄重而不失礼貌,言简意赅,醒目易懂。只有以读者为中心,在翻译过程中,才可能摆脱汉语思维的制约,把读者放在第一位置,尽量缩小汉语标识语和译文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差异,能使译文更精确易懂。[18]汉语公共标识语一般较少考虑读者的感受,强制性的标识语经常出现,英美人对此类标识语是难以认同和接受的。这种翻译是不得体的,也难以让外国读者认同。在翻译此类语气强烈的禁止性的中文公共标识语时,我们不妨采取转换翻译法,即将强制性的表达标识语转换翻译成说服性的、语气委婉的英文标识语。遵从译文读者原文表达这一原则,既能实现公共标识语的功能,同时也可以传播中华文化。

(二)遵从简洁标准

公共场所标识语是面向普通大众的,用词应简洁明了、易读、易懂、易记,且口头表达时有力量、有节奏。例如“营业中”,英语仅用“Open”一词就可以了。“停 止 收 款”不 要 用 “Stop cashier”而 是“Closed”就行。这种错误的出现是由于译者对源语进行了机械式翻译,翻译时没有仔细分析,不考虑措辞,或忽略文化内涵和风俗习惯,简单机械地照搬母语,造成翻译母语化,即我们平时所说的“Chinglish”。问题在于将原本简单的翻译复杂化,反而不能起到醒目、提醒等作用。例如,“The water under the lake is complicated,please don’t swim in the lake!”的警示语。很显然,这句话原本之意仅在于提醒游客们注意安全,不要在湖区游泳。其实,此处可将其简单翻译“Danger!No Swimming!”。这样,既简练又醒目,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因此,要使中文公共标识语的翻译更地道、准确,更能传达信息,我们必须遵循简洁原则。

(三)遵从国际惯例

遵从国际惯例即指在翻译中文公共标识语时,因译文读者多为广大公众和旅游者,应考虑其文化水平,认真选择相关词汇。遵从国际惯例也要求译员根据使用公共标识语的使用环境及表达的内容,采取国际惯用表达法来进行翻译,即直接借鉴国际上普遍使用并被广泛认可的相关英文标识语。这样的英文标识语能有效发挥其特定功能,比如:“禁用烟火”不能译为“No fire and no smoking”,应当译为“No Smoking Or Open Flames”(禁止吸烟,严禁明火)。[17]在没有“严禁烟火”消防图标的情况之下,“No fire”的英文标识容易产生歧义,因为这条短语还有“禁止开火”的意思。

此外,还有很多符合国际惯例的公告标识语,如:Lost &Found(失物招领)、Quiet!No Smoking(保持安静,禁止吸烟)、Taxi Pick-up Point(出租乘车站点)、Not For Children’s Use(儿童禁止使用)、Departing Flights(出发航班)、Delayed(航班延误)、No Littering(请勿乱扔废弃物)等等。我们应根据具体的场合,遵从国际惯例,灵活借鉴国际上普遍使用并被广泛认可的相关英文标识语。

四、结语

公共标识语英语译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品位。其实,汉语公共标识语的英译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外国朋友。但是由于不够仔细、专业,导致了翻译失误中“Chinglish”现象的产生。针对目前城市英译标识语存在的诸多问题,社会各界应该统一认识,改善汉语公共标识语标语英译标识的面貌。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中外将会有更大的合作,因此“Chinglish”也将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因此,重视并及时纠正公共标识语中的中式英语,既是对外国友人负责,又展示了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的实力,还能让普通市民得到更良好的英语环境。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2]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5,(6):39-42.

[4]丁衡祁.努力完善城市公示语,逐步确定参考性译文[J].中国翻译,2006,(6):42-46.

[5]傅志爱.再谈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5,(4):75-76.

[6]贺学耘.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36-37.

[7]黄新渠.汉译英基本技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8]焦聪聪,徐珊珊,韩莉,蒋艳.“Chinglish”式标识语英译失误及其翻译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0):140-141.

[9]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26-27.

[10]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11]罗选民,李土旺.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06,(4):66-67.

[12]宋红波,耿殿磊.公示语的语用翻译[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3]王宏.“合意”还需“合宜”——从文本角度谈翻译[J].中国翻译,2003,(1):38-40.

[14]王宵凌.论外事翻译的特点[J].济南大学学报,2002,(5):50.

[15]韦忠生.文本类型理论和公示语语用翻译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1):86-89.

[16]徐亚男.外交翻译的特点以及对外交翻译的要求[J].外事翻译,2000,(3):67.

[17]杨全红.也谈汉英公示语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5,(6):43-46.

[18]张新红,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J].现代外语,2001,(3):285-293.

[19]赵湘.中英标识语的文化差异与语用翻译[J].外语教学,2006,(2):72-74.

[20]周方珠.翻译多元论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猜你喜欢

标识语英译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摘要英译
浅析城市标识语的汉英翻译
弟子规
青岛市沿海旅游景区标识语翻译问题
合作原则在标识语翻译中的应用
公共标识语英译错误分析及完善策略
——以东营孙子文化园为例
弟子规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