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2014-01-21周亚美
周亚美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作为教学基础,同时也是教学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突破口。在本节教学内容中,同时渗透着许多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有平移的运用,也有转化思想的渗透。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充分动手,充分思考,依托小组合作,寻求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运用启发式与发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猜想、验证,从而去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一、 课前操作,感知图形特征
在课前,要求学生准备两个一样的平行四边形硬纸板。学生在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既温习了旧知识,又回顾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二、课始操作,渗透对应思想
上课时,首先提问: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在回顾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了解。接着,让学生画出其中的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并标出与其相对应的底,如图1。再标出平行四边形的另一个底和相应的高,如图2。
图1 图2
教师用课件出示相应图形,要求学生量出底和高后,说出相应的底和高是多少,为后面拓展学生的思维作准备。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认识,建立底和高相对应的思想,为下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作进一步铺垫。
三、深化操作,探究面积公式
1.合理猜想、适时设疑
为了给学生造成思维冲突,启动思维方向,课件出示两幅方格图,如图3、图4所示。
图3 图4
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图3中长方形的长与宽,再数出长方形的面积,然后再让学生数出图4中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数图4时会遇到不满一格的情况,这时可教学生都按半格计算。图3与图4中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而长方形的长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也是相等的,暗含着两种图形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时,学生的头脑中自然会产生一些疑问: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不能转化为长方形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疑念一生,自然就激起学生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兴趣,促使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动手操作,转化图形
当学生对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充满疑虑时,老师适时提问:我们能不能通过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呢?让学生拿出如图1的平行四边形,尝试进行向长方形转化的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改变过去简单的割补方法,渗透了平移这一数学学习方法。
在小组合作交流成果时发现,有些同学是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一个直角三角形,沿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平移到右边,就拼成了一个长方形。也有的小组是将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一个直角梯形,向右平移组成一个长方形。这两种方法是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教师边讲解可边结合课件的动画演示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学生在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3. 讨论归纳、总结规律
学生在动手操作转化图形之后讨论得出:不论是剪下三角形还是剪下直角梯形,通过平移转化成平形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而平行四边形的底则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也就是长方形的宽,只是剪法不同罢了。
通过上面的类比关系,学生能很自然地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推导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最后再学习字母公式S=ah。
四、引导再操作,提升思维能力
在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图2),量出它的高,标在这个平行四边形上,并求它的面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测量的能力,又加强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若能根据教材实际,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则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体参与,全程参与,既学得轻松,又掌握得牢固,理解也会更加透彻。endprint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作为教学基础,同时也是教学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突破口。在本节教学内容中,同时渗透着许多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有平移的运用,也有转化思想的渗透。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充分动手,充分思考,依托小组合作,寻求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运用启发式与发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猜想、验证,从而去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一、 课前操作,感知图形特征
在课前,要求学生准备两个一样的平行四边形硬纸板。学生在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既温习了旧知识,又回顾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二、课始操作,渗透对应思想
上课时,首先提问: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在回顾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了解。接着,让学生画出其中的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并标出与其相对应的底,如图1。再标出平行四边形的另一个底和相应的高,如图2。
图1 图2
教师用课件出示相应图形,要求学生量出底和高后,说出相应的底和高是多少,为后面拓展学生的思维作准备。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认识,建立底和高相对应的思想,为下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作进一步铺垫。
三、深化操作,探究面积公式
1.合理猜想、适时设疑
为了给学生造成思维冲突,启动思维方向,课件出示两幅方格图,如图3、图4所示。
图3 图4
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图3中长方形的长与宽,再数出长方形的面积,然后再让学生数出图4中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数图4时会遇到不满一格的情况,这时可教学生都按半格计算。图3与图4中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而长方形的长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也是相等的,暗含着两种图形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时,学生的头脑中自然会产生一些疑问: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不能转化为长方形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疑念一生,自然就激起学生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兴趣,促使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动手操作,转化图形
当学生对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充满疑虑时,老师适时提问:我们能不能通过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呢?让学生拿出如图1的平行四边形,尝试进行向长方形转化的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改变过去简单的割补方法,渗透了平移这一数学学习方法。
在小组合作交流成果时发现,有些同学是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一个直角三角形,沿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平移到右边,就拼成了一个长方形。也有的小组是将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一个直角梯形,向右平移组成一个长方形。这两种方法是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教师边讲解可边结合课件的动画演示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学生在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3. 讨论归纳、总结规律
学生在动手操作转化图形之后讨论得出:不论是剪下三角形还是剪下直角梯形,通过平移转化成平形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而平行四边形的底则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也就是长方形的宽,只是剪法不同罢了。
通过上面的类比关系,学生能很自然地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推导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最后再学习字母公式S=ah。
四、引导再操作,提升思维能力
在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图2),量出它的高,标在这个平行四边形上,并求它的面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测量的能力,又加强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若能根据教材实际,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则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体参与,全程参与,既学得轻松,又掌握得牢固,理解也会更加透彻。endprint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作为教学基础,同时也是教学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突破口。在本节教学内容中,同时渗透着许多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有平移的运用,也有转化思想的渗透。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充分动手,充分思考,依托小组合作,寻求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运用启发式与发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猜想、验证,从而去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一、 课前操作,感知图形特征
在课前,要求学生准备两个一样的平行四边形硬纸板。学生在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既温习了旧知识,又回顾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二、课始操作,渗透对应思想
上课时,首先提问: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在回顾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了解。接着,让学生画出其中的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并标出与其相对应的底,如图1。再标出平行四边形的另一个底和相应的高,如图2。
图1 图2
教师用课件出示相应图形,要求学生量出底和高后,说出相应的底和高是多少,为后面拓展学生的思维作准备。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认识,建立底和高相对应的思想,为下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作进一步铺垫。
三、深化操作,探究面积公式
1.合理猜想、适时设疑
为了给学生造成思维冲突,启动思维方向,课件出示两幅方格图,如图3、图4所示。
图3 图4
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图3中长方形的长与宽,再数出长方形的面积,然后再让学生数出图4中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数图4时会遇到不满一格的情况,这时可教学生都按半格计算。图3与图4中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而长方形的长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也是相等的,暗含着两种图形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时,学生的头脑中自然会产生一些疑问: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不能转化为长方形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疑念一生,自然就激起学生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兴趣,促使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动手操作,转化图形
当学生对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充满疑虑时,老师适时提问:我们能不能通过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呢?让学生拿出如图1的平行四边形,尝试进行向长方形转化的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改变过去简单的割补方法,渗透了平移这一数学学习方法。
在小组合作交流成果时发现,有些同学是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一个直角三角形,沿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平移到右边,就拼成了一个长方形。也有的小组是将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一个直角梯形,向右平移组成一个长方形。这两种方法是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教师边讲解可边结合课件的动画演示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学生在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3. 讨论归纳、总结规律
学生在动手操作转化图形之后讨论得出:不论是剪下三角形还是剪下直角梯形,通过平移转化成平形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而平行四边形的底则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也就是长方形的宽,只是剪法不同罢了。
通过上面的类比关系,学生能很自然地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推导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最后再学习字母公式S=ah。
四、引导再操作,提升思维能力
在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图2),量出它的高,标在这个平行四边形上,并求它的面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测量的能力,又加强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若能根据教材实际,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则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体参与,全程参与,既学得轻松,又掌握得牢固,理解也会更加透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