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作业价值

2014-01-21项立新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做作业作业数学

项立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作业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应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优化作业设计是实施新课标的具体形式之一。

作业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主要途径;是教师掌控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依据,是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一种学习形式。学生作业质量的好坏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高低,提高作业质量是实施新课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我们十分注重作业内容的程式化、规范化、统一化,作业成了“教的补充”和“教的强化”,忽视了学生做作业的过程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生成和体现过程,是满足需要、展示自我、升华自我的过程。为了实施新课标对作业的要求,在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价值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作业设计应有趣味性——乐学、善做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为了唤起学生对做作业的兴趣,作业设计应新、活、趣,应把丰富知识、训练思维寓于趣味作业中,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取代枯燥乏味的机械练习,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在需求,从而自觉快乐地完成作业。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后,我设计了帮“小熊找家”的作业:星期六,小猴邀请小熊去他家玩,小猴说他家的门牌号是102号,小熊到小猴住的地方一看,傻眼了,门牌号都是些乘法算式,你们能帮助小熊找到小猴的家吗?这样,把一道乏味的计算题融合到故事情节中,学生很感兴趣,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计算的方法和技能。

二、作业设计应有生活性——体验、需求

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生活,生活是数学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作业设计时要多涉及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让学生在作业中发现生活离不开数学,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让学生自觉意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把学习数学变为一种内在的动力和需求。如教学“元、角、分与小数”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①同学们还想给自己添加哪些需要的学习用品?②下午放学后到商店了解学习用品的价格,购买自己需要的学习用品。③计算应付的钱数,如有找钱的算出应找的钱数。④结合买学习用品的经历写一篇数学日记。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

三、作业设计应有层次性——培优、辅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我发现分层布置作业更能满足学生的能力差异需求,能够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使他们能够全面地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因此,设计作业不能要求学生在统一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内容,必须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的练习应有深度、广度,适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落实因材施教,让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的学生有选择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整体发展。在实践中我采用了两种分层方法:一是作业量的分层;二是作业难度的分层。作业量的分层是让能力强的学生减少一些基础性的练习,而对接受能力慢的学生适当增加一些基础性的练习,以保证他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作业难度的分层是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系数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作业,享受做作业的快乐。如学习了“面积”后,我设计了三级层次作业。一级:笑笑书房长8米,宽6米,笑笑书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二级:笑笑的书房长8米,长比宽多2米,笑笑书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三级:笑笑书房长8米,宽6米,如果在笑笑书房的地面铺上每块边长为8分米,宽6分米的地砖,需要多少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现有水平选择其中的一题去做,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作业设计应有灵活性——激活、创新

对于教材为我们提供的作业内容,教师要灵活地加以选择,从教材中精选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和地域特点改编作业。如修改数量关系的呈现方式、文字呈现的题目改为图形呈现、增加或减少条件的呈现、增加问题的呈现等。如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后,我让学生利用卡片玩游戏,从多张卡片中任意抽出四张,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运用+、-、×、÷、( )将四个数字组成混合算式,使得结果是24。又如,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两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 )名男同学,现在一排有( )名同学。通过这样的作业,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作业设计应有多样性——丰富、新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新课程作业设计要在发展学生智力上下工夫。作业的设计要做到题型的多样化,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该是赋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注意结合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形式、层次上进行优化设计,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意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如,激发兴趣的游戏式作业、开阔思维的探究式作业、培养能力的实践式作业、开发智力的挑战式作业等。例如,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后,我设计了这样几道题:①45×27+55×27;②(125+25)×8;③84×99+84;④98×101;⑤24×450+240×55;⑥25×56+25×55-25。又如,教学“交通与数学”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题:①小明早上7∶10从家出发,7∶30到学校,他每分钟走65米,小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②他的教室在六楼,如果他每上一层楼要12秒,在一分钟内能从一楼走到六楼吗?学生在这样具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兴趣盎然,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六、作业设计应有综合性——整理、应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不应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应是以“积极的心态,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构建新知识的主动学习过程”。因此,对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应为其提供展示和应用的机会,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每个单元学习后,我都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制作《单元小报》,不同的学生会制作出不同风格的小报。在批阅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对知识整理感兴趣,有的学生对知识应用感兴趣,有的学生对数学文化感兴趣。《单元小报》的设计,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体现出独特的思维方式。通过编单元小报活动,学生提高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学生在编单元小报的过程中开发了智力,激活了潜能。

现实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出发去设计作业。让作业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运用,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使完成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为数学课堂增加新的生机和活力!

(责编 黄春香)endprint

猜你喜欢

做作业作业数学
独立做作业,我可以!
我想要自由
做作业(2则)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