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出精彩
2014-01-21尹恒俭
尹恒俭
问题是引领学生思维航向的灯塔。善教者,必善问,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的提问对于促进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适时适当的追问,能够点拨学生的思维方向,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是数学课堂上的“点睛之笔”。正确把握追问的切入时机,是发挥追问成效的关键。
一、 “追”在无疑处
受到心理年龄的制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浅尝辄止,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而不得深入,沾沾自喜于已有的点滴收获。如果教师同样满足于教学流程的顺畅,直接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进程,则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难以得到提升,也不利于发展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因此,教师要细致观察知识之间的衔接,找到它们迁移的纽带,发掘新旧内容的差异,“于平地处起惊雷”,利用追问促使学生展开进一步思考,让学生在无疑中生疑,进而产生强烈的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为后继教学打下良好的认知和情感基础。
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在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探究之后,学生通过比较,顺利地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教学流程,其目的直指面积公式的推导,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我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来剪呢?这个精心设计的追问,促使学生借助具体的实践操作进行抽象思考,将学生带到方法层面,不但给学生渗透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态度,更为后继平面图形面积教学的衔接和迁移提供了框架。
二、 “追”在停滞时
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停滞时,教师需要及时地“搭梯子”,通过一系列追问,或帮助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或为他们拨开迷雾,坚定前行的步伐。当课堂陷入长时间的沉静时,教师不能仅仅是耐心地等待,而罔顾课堂的实效,必须要有恰当的措施以应对,将学生的思维重新激活。
学生的思维停滞还表现在整体呈现趋同,即学生的思维打不开,人云亦云,仿佛进入了一个狭长的山谷。这时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将生硬的数学问题冠以活泼的形象,帮助学生突破思维惯性的桎梏。如教学“比和比例”的练习课上,我要求学生根据“120”和“2∶3”自由编题,但学生总是将120作为总数。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顶帽子,写上“总数”二字,然后将字擦掉,问道:“我们能给120换一顶帽子吗?”学生在笑声中思路一下子开阔了,他们有的将120作为部分数,有的将120作为相差数,数量关系得到了灵活而又充分的运用。
三、 “追”在起步前
新知识内容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格外鲜明,因此,在学生学习过程的起始阶段,要慢一些,细一些。我们提倡新课导入方式的简洁,但并非是简单的“短平快”。在新课伊始时,抓住知识方法的关键转折处进行追问,引导学生驻留并思考,对于后继教学的展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时,这是一次较为系统地运用画图的策略帮助学生明晰解题思路的教学内容,事实上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经历了一些类似的训练。那么,怎样帮助学生明确新知识内容的特征呢?我设计了这样一道迁移题:“海陵小学图书馆前有一个长方形花圃,长为6米。在进行校园修建中,将花圃的长增加了2米,这样花圃的面积随之增加了8平方米。原先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让学生大胆地尝试画出草图,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评析,帮助学生认识到,尽管画图过程不需要特别精细,但为了能够将数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来,要注意线段长度彼此之间的大致关系。教师通过不断地追问:“画这样长合适吗?为什么?”得出图中增加的长应大约是原长度的三分之一,从而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培养他们画图解题时的严谨态度。
四、 “追”在尝试后
勇于尝试是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精神的一种体现。但尝试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或者由于缺乏知识积累,或者由于思维不够严密。这是教师不要急于干预,而应当给学生留下自我反思、自我纠正的机会,让学生愈挫愈勇,在反复尝试中感觉“柳暗花明又一村”,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恰当的追问,引发学生对尝试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总结尝试中的得与失,从而帮助学生积累独立学习的经验,为学生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如在教学“认识直角”一课时,在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带有直角的物体之后,组织学生尝试画出几个不同的直角。在巡视指导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画出的直角都是一条边竖直而另一条边水平。发现此问题后,我并没有马上叫停,而是不动声色地进行板演。随后的集体交流中,我引导学生发现直角并不一定是这个样子的,旋转之后依然是直角,使得学生对于直角形成深刻全面的印象。紧接着我追问:“为什么我们画直角时总喜欢画成一竖一平的样子呢?”进而帮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又高于生活实际。
追问,体现了教者的智慧,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堂上善于运用追问的教学策略,及时、适时地进行追问,能够激发学生展开自主探究的内在动机,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建构的学习习惯,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让一次次追问成就课堂的精彩!
(责编 金 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