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情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例谈

2014-01-21马斯燕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平均分橘子苹果

马斯燕

概念是数学的基础,概念间形成的“网络”就构成了数学的基本内容。小学数学教学涉及许多基本的数学概念,它们都是数学知识的基石。如何把握这些概念的教学,使学生领悟概念的本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

一、采用启发讲授策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发现概念本质

例如,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单元,对于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出现了许多“判断图形是否能用分数表示”的题目。其中,有两个图形如下。

图1(1) 图1(2)

大部分学生在判断图形中的阴影部分能否用分数表示时,一致认为涂色部分不能用分数表示,理由是没有将三角形平均分。那么,这样的概念认识正确吗?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明确分数并非是单纯“分”出来的数。纵观小学数学教材,关于分数的概念认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认识单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如一个苹果的■等;第二个阶段,认识由多个具体的实物组成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如班级人数的■等;第三个阶段,从逻辑的层面上认识分数,包括沟通其与除法、百分数、比等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在认识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谁占谁的几分之几可以用分数表示,学习一般意义的分数,如一杯水的■等。其中,第一、第二个阶段都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而第三个阶段是建立在意义理解的基础上的。由于第一、第二个阶段的教学是认识分数的重点,且比较强调平均分,而第三个阶段是渗透在分数知识的运用中,因此“分”的观念深入人心,导致部分学生认为分数一定与平均分有关。想一想,1杯水含糖■,是说把1杯水分成1份糖、1份水吗?显然不是。概念教学中以形象生动的分和平均分来描述分数的意义,是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分数中分子与分母的关系,所以用这种描述性定义来说明个别分数的特例,而概念本质并不代表分数就一定要在直观的平均分前提下才能产生。因此,在判断图形的涂色部分能否用分数来表示时,并非一定要看这个图形是否平均分成了几份。

上图中的三部分虽然不相等,但通过细分,仍然可以得到下面的图,此时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占整个大三角形的■和 ■。

图2(1) 图2(2)

因此,我们不仅要把握概念教学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还要注意认识概念教学中各个阶段概念学习的科学尺度。如上述分数概念认识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平均分为主,从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直观理解入手,也就是让学生能明显地看出是否是平均分。这时的教学既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平均分,平均分时怎样用分数表示相关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突出“平均”分的过程,但同时又不能出现学科知识方面的错误认识。

此外,如果要考查学生对于平均分的理解,对于同样的两个三角形也可以设计成让学生判断“涂色部分能否用几分之一的分数来表示”的题。对于第二个阶段分数概念学情的考察,以理解将多个具体的实物、图形作为单位1为主,可提供分好后的图2(1)和图2(2)给学生,让他们判断能否用■和 ■来表示,并说明理由。对于第三个阶段的分数概念学习,以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为主,可呈现图1让学生判断阴影部分的面积占整个三角形的几分之几,再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估测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又能深化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二、采用自主探究策略,引导学生操作尝试,形成概念技能

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思维过程,不能由教师把现成的概念简单地、原封不动地“搬给”学生。学生只有在教师正确的启发指导下,借助自己的知识经验,从一定数量的具体生活事例中去认识,才能形成并掌握概念。在概念掌握的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使教学“活”中见“深”。

例如,在教学“四边形的认识”时,有这样一道发展题:“把一张正方形纸沿直线剪掉一个角后,剩下部分有几个角?”有学生提出:“剪掉一个角,能不能破坏其他的角呢?”笔者认为是可以的,理由很简单,如果“剪”不能破坏角,同理也不能破坏边,这样的“剪”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我们不应该在“剪”能否破坏角上钻牛角尖,而应重点关注怎样“沿直线剪掉一个角”以及“剪后结果如何有序地思考”。由于剪法不同,把一张正方形纸剪掉一个角后,剩下的部分可以是三角形、梯形和五边形。所以,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动手剪一剪、试一试,然后展开讨论:是否还有其他的剪法?结果出现更多种情况,如下图。

形成概念是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首要条件。而开放题的价值在于既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概念与体验数学的价值。因此,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方向性、确定性和辨别性,从而成为学生形成数学概念与培养良好数学技能的重要工具。

三、采用动静搭配策略,引导学生探究感悟,升华概念理解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更多是通过亲自体验来实现的。例如,在“千克与克”教学中,学生很容易出现“一只公鸡重30千克”“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等错误的认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反映了学生对质量单位“1千克”并没有真正建立正确的数学表象,原因是由于“1千克”作为物体质量的单位看不到、摸不着,不容易被生活经验有限的小学生所感知,并且容易受到物体的体积、密度等非本质因素的干扰,难以建立正确的数学表象,从而制约了学生对“1千克”概念的掌握与运用。因此,在引导学生建立“1千克”概念时,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看重量、掂重量、称重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估重能力,使他们积累初步的实践活动经验。如下:

1.下面我们来称一下水果,1千克能称几个水果?(先称1个)

(1)老师这里有1千克的橘子,你们数数看,共有几个?那你猜一猜,一个橘子大概有多重呢?

生: 因为1000克里面有5个200克,这里有5个橘子,所以1个橘子大约重200克。endprint

(2)师依次拿出香蕉、苹果、梨请学生掂一掂:你猜一猜,它们重多少克?(学生掂量比较后估计)

生:因为我感觉苹果比橘子重,所以我估计一个苹果大约重300克。

2.小组活动:你们称出1千克的水果有几个?你们是怎么称的?

师:每个组里面都有一个袋,请你把袋里面的东西放到盘秤上,称出1千克后放回袋里。然后请每组选一名同学汇报,如你们组是怎样称的、称了多少等。(学生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物品后,交流汇报称出1千克物品的个数)

生:我们称的是苹果,一个一个放到1000克,发现1千克的苹果有4个……

这里教学1千克概念时,先以橘子为例,请学生估计出1千克橘子的个数并进行验证,再进行小组合作,共同称出质量单位是1千克的物品。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建立了质量概念。

在教学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时,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质量概念的相关问题,但他们对于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所以,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学习“克与千克”,教学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感受1克和1千克大约有多重,培养学生的估重意识。而这些实际能力的培养,在练习当中也往往很难得到考查和体现,很多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东西的重量,而实际的估重能力却一点也没有。因此,在质量单位概念的教学中,可以针对“千克”和“克”这些不容易让学生感知的概念,让学生亲自体验、触摸实际物体来丰富数学表象,从而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概念,促进概念的正确建立,升华对概念的理解。

四、采用拓展延伸策略,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深挖概念内涵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形成的数学概念,不能仅停留在背诵概念的定义上,还要根据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深刻理解所学概念。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拓展延伸概念的策略,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深挖概念的内涵,使学生升华对概念的认识。

如三年级上册的一道数学填空题:一位数乘以三位数的积是 位数。题目中涉及“0是否是一位数”的判断,这也是困扰了很多师生的问题。判断0是否为一位数,先要从十进制记数方法开始。根据十进制记数法,任何一个正整数都可以写成an×10n+an-1×10n-1+an-2×10n-2+an-3×10n-3+…+a1×101+a0×100的形式,其中ai(0≤i≤n)为0~9之间的数码。为了保护这种表示方法的唯一性,人们规定an≠0,因此最高位不能为0。如果不这样规定,任何一个自然数的表示方式在左边就都可以再添加若干个0而成为一种新的表示形式,从而破坏了数字表示形式的唯一性。所以,我们要从数据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为有效数字开始计算数位(数据中第一个非零数字左边的0,不能作为有效数字进行统计),即0不能作为一位数。这其实就是我们取有效数字的过程。当0的左边没有数字时,0是无效的;当0的左面还有数字时,如10、102等,这时的0就能起到占位的作用,从而也是有效数字了。

最后,关于“最小的余数是0还是1”的问题一直以来困扰了许多师生。数论中是这样定义有余数除法:对任意整数a、b(b>0),则存在唯一的两个整数q、r,使a=bq+r(0≤r

采用拓展延伸策略可以将所学概念设计成不同层次的训练题目,促使学生巩固、理解并掌握概念,如“□÷6=□……□,余数最大、最小可以填几”等。在学生获得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与生活相联系,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思维活动,以此深挖概念的内涵。

总之,把握概念本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而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有效教学的保障。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还要把握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发展水平,才能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实现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

(责编 杜 华)

(2)师依次拿出香蕉、苹果、梨请学生掂一掂:你猜一猜,它们重多少克?(学生掂量比较后估计)

生:因为我感觉苹果比橘子重,所以我估计一个苹果大约重300克。

2.小组活动:你们称出1千克的水果有几个?你们是怎么称的?

师:每个组里面都有一个袋,请你把袋里面的东西放到盘秤上,称出1千克后放回袋里。然后请每组选一名同学汇报,如你们组是怎样称的、称了多少等。(学生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物品后,交流汇报称出1千克物品的个数)

生:我们称的是苹果,一个一个放到1000克,发现1千克的苹果有4个……

这里教学1千克概念时,先以橘子为例,请学生估计出1千克橘子的个数并进行验证,再进行小组合作,共同称出质量单位是1千克的物品。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建立了质量概念。

在教学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时,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质量概念的相关问题,但他们对于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所以,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学习“克与千克”,教学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感受1克和1千克大约有多重,培养学生的估重意识。而这些实际能力的培养,在练习当中也往往很难得到考查和体现,很多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东西的重量,而实际的估重能力却一点也没有。因此,在质量单位概念的教学中,可以针对“千克”和“克”这些不容易让学生感知的概念,让学生亲自体验、触摸实际物体来丰富数学表象,从而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概念,促进概念的正确建立,升华对概念的理解。

四、采用拓展延伸策略,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深挖概念内涵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形成的数学概念,不能仅停留在背诵概念的定义上,还要根据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深刻理解所学概念。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拓展延伸概念的策略,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深挖概念的内涵,使学生升华对概念的认识。

如三年级上册的一道数学填空题:一位数乘以三位数的积是 位数。题目中涉及“0是否是一位数”的判断,这也是困扰了很多师生的问题。判断0是否为一位数,先要从十进制记数方法开始。根据十进制记数法,任何一个正整数都可以写成an×10n+an-1×10n-1+an-2×10n-2+an-3×10n-3+…+a1×101+a0×100的形式,其中ai(0≤i≤n)为0~9之间的数码。为了保护这种表示方法的唯一性,人们规定an≠0,因此最高位不能为0。如果不这样规定,任何一个自然数的表示方式在左边就都可以再添加若干个0而成为一种新的表示形式,从而破坏了数字表示形式的唯一性。所以,我们要从数据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为有效数字开始计算数位(数据中第一个非零数字左边的0,不能作为有效数字进行统计),即0不能作为一位数。这其实就是我们取有效数字的过程。当0的左边没有数字时,0是无效的;当0的左面还有数字时,如10、102等,这时的0就能起到占位的作用,从而也是有效数字了。

最后,关于“最小的余数是0还是1”的问题一直以来困扰了许多师生。数论中是这样定义有余数除法:对任意整数a、b(b>0),则存在唯一的两个整数q、r,使a=bq+r(0≤r

采用拓展延伸策略可以将所学概念设计成不同层次的训练题目,促使学生巩固、理解并掌握概念,如“□÷6=□……□,余数最大、最小可以填几”等。在学生获得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与生活相联系,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思维活动,以此深挖概念的内涵。

总之,把握概念本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而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有效教学的保障。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还要把握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发展水平,才能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实现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

(责编 杜 华)

(2)师依次拿出香蕉、苹果、梨请学生掂一掂:你猜一猜,它们重多少克?(学生掂量比较后估计)

生:因为我感觉苹果比橘子重,所以我估计一个苹果大约重300克。

2.小组活动:你们称出1千克的水果有几个?你们是怎么称的?

师:每个组里面都有一个袋,请你把袋里面的东西放到盘秤上,称出1千克后放回袋里。然后请每组选一名同学汇报,如你们组是怎样称的、称了多少等。(学生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物品后,交流汇报称出1千克物品的个数)

生:我们称的是苹果,一个一个放到1000克,发现1千克的苹果有4个……

这里教学1千克概念时,先以橘子为例,请学生估计出1千克橘子的个数并进行验证,再进行小组合作,共同称出质量单位是1千克的物品。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建立了质量概念。

在教学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时,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质量概念的相关问题,但他们对于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所以,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学习“克与千克”,教学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感受1克和1千克大约有多重,培养学生的估重意识。而这些实际能力的培养,在练习当中也往往很难得到考查和体现,很多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东西的重量,而实际的估重能力却一点也没有。因此,在质量单位概念的教学中,可以针对“千克”和“克”这些不容易让学生感知的概念,让学生亲自体验、触摸实际物体来丰富数学表象,从而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概念,促进概念的正确建立,升华对概念的理解。

四、采用拓展延伸策略,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深挖概念内涵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形成的数学概念,不能仅停留在背诵概念的定义上,还要根据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深刻理解所学概念。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拓展延伸概念的策略,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深挖概念的内涵,使学生升华对概念的认识。

如三年级上册的一道数学填空题:一位数乘以三位数的积是 位数。题目中涉及“0是否是一位数”的判断,这也是困扰了很多师生的问题。判断0是否为一位数,先要从十进制记数方法开始。根据十进制记数法,任何一个正整数都可以写成an×10n+an-1×10n-1+an-2×10n-2+an-3×10n-3+…+a1×101+a0×100的形式,其中ai(0≤i≤n)为0~9之间的数码。为了保护这种表示方法的唯一性,人们规定an≠0,因此最高位不能为0。如果不这样规定,任何一个自然数的表示方式在左边就都可以再添加若干个0而成为一种新的表示形式,从而破坏了数字表示形式的唯一性。所以,我们要从数据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为有效数字开始计算数位(数据中第一个非零数字左边的0,不能作为有效数字进行统计),即0不能作为一位数。这其实就是我们取有效数字的过程。当0的左边没有数字时,0是无效的;当0的左面还有数字时,如10、102等,这时的0就能起到占位的作用,从而也是有效数字了。

最后,关于“最小的余数是0还是1”的问题一直以来困扰了许多师生。数论中是这样定义有余数除法:对任意整数a、b(b>0),则存在唯一的两个整数q、r,使a=bq+r(0≤r

采用拓展延伸策略可以将所学概念设计成不同层次的训练题目,促使学生巩固、理解并掌握概念,如“□÷6=□……□,余数最大、最小可以填几”等。在学生获得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与生活相联系,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思维活动,以此深挖概念的内涵。

总之,把握概念本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而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有效教学的保障。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还要把握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发展水平,才能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实现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平均分橘子苹果
橘子沉浮记
漂浮的橘子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橘子的自述
分橘子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两种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