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断与反思

2014-01-21王勇张小丽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口诀教案算式

王勇+张小丽

在不算太长的教学生涯中,有许多事情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尤其是“温开水”事件,更让我难以忘怀,它常常引起我对教学的新的思索。

在参加市教坛新秀比赛前,学校组织了一次选拔赛,提前一天告知教学内容,幸运的我抽到了三年前获得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的“7的乘法口诀”一课。我认真、细致地熟悉着当初的教案,准备着教具,第二天便自信、沉着地走进教室,开始了我的教学。

初次教学:

一、复习引入

出示题目:看算式直接说出得数。

2×5 4×3 3×2 6×4 5×3 2×4 1×1 6×3

师:6×3,用到了哪一句口诀?

生:三六十八。

二、新课教学

1.揭示课题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1~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学几的乘法口诀呢?

生:7的乘法口诀。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2.猜想

师:那你们猜一猜,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呢?

生:7句。

师:有哪7句呢?

生: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

[师板书:一七( ),二七( ),三七( ),四七( ),五七( ),六七( ),七七( )]

这个环节我最不希望学生说出答案,可谁知却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将答案说了出来,如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尽管学生已经能很流利地背出口诀了,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将口诀写成填空题的形式,继续着我心中的预设。但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由原来的兴冲冲骤然降到了现在的懒洋洋,前后判若两个班级,我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3.试编

师:大家都说一七得七,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生:一个7是7。

师:根据这句口诀,你能写出哪两个乘法算式呢?

生:1×7=7,7×1=7。

师:那二七呢?又是多少?

生:十四。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2个7就是14了。

师:对,7+7=14,那用乘法算式该怎么表示呢?

生:2×7=14,7×2=14。

师:小朋友们已经编出了两句口诀,那后面的五句口诀该怎么编呢?接下来,请小朋友选择一句你最想编的口诀,可以先画图再列出算式,然后编出口诀。(学生试编口诀)

师:编好口诀的同学可以看一看,同桌小朋友和你编的一样吗?要是不一样,你帮他看看,他编对了吗?

……

果然,我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从汇报——排序——找规律——记忆——总结拓展,一切看似是那样的井然有序,但学生的情绪仿佛温水一般,任凭我怎么激情澎湃,也无法将他们“烧开”,即使是自认为设计得很好的几个环节,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此时,我的心情与三年前优质课比赛上满足于学生一路凯歌、陶醉于学生尽善尽美的心情截然不同,如今,我更多的是失落。

课后我问了几个学生才得知今天的内容他们早就会了,连九的乘法口诀也能很流利地背出来,感觉对已经会了的内容进行学习,没有挑战性。这下我终于醒悟过来了,原来我原先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零认知”的基础上,我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进行教学,这样怎么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呢?三年前的教案或许三年前适用,但三年后就未必可行了。看来,这次失败,一方面是我不钻研教材引起的,另一方面是我不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导致的。

尽管比赛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是将教案进行修改,到另一个班级进行了再次教学。这次我还是满怀信心,因为这次的信心源于我将打一场有准备之仗。

再次教学:

铃声响起,我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7的乘法口诀。”不料,话语未落,就有一个学生举起小手,大声说:“老师,我会!”还没等他说完,教室里此起彼伏地出现了众多声音:“老师,我也会!”“我也会!”……更有几个学生摇头晃脑地背起了7的乘法口诀。面对眼前的一幕,我暗暗惊喜,因为事情果然像我想的一样发展了。我故意装出很纳闷的样子,问:“老师还没教,你们都会了?”学生胸有成竹、异口同声地说:“会!”“真的会?”“真的会!”于是,我顺水推舟地说道:“好吧,既然你们都会了,看来我要下岗了,这堂课不要上了。那行,谁先来背背7的乘法口诀?”学生的小手一只比一只举得高,都跃跃欲试,被叫起来的学生非常熟练地背诵着7的乘法口诀。“看来,大家都挺厉害的!那么,你们知道每一句口诀的意思吗?”我轻声问道。这下,如林的小手“唰”地只剩下了五六只,教室里也开始安静下来。一个学生站起来支支吾吾地说出了他的意思,看来,大部分学生还是似懂非懂的。这时,我心里又开始暗自窃喜,要知道这是教师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于是我以理解口诀的意思为切入口,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或画或摆图形来交流、验证口诀,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中。最后,学生不仅理解了7的乘法口诀的意思,还尝试运用发现的规律编出了后几节课要学的乘法口诀。课堂上,学生如沸腾的开水,不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时的我,终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后反思:

时间仅隔三年,同样的教案,到如今已不能再重复“往日的故事”,留给我的确是失败。或许我们不能过多的埋怨教案,因为一堂好课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当课堂一旦出现意外生成的时候,我不能灵活机智地驾驭课堂和学生,因为对于学生的原有认知,我的确是疏忽了。或许三年前的学生也知道了7的乘法口诀,但是他们没有表露出来,而是跟着我亦步亦趋,配合默契。但是三年后的学生却敢于有自己的想法,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在我一进课堂时,当知道学生已经会背口诀后,这着实打乱了我原先建立在学生“零认知”基础上设计的预设,于是我只能拼命地将他们生拉硬拽到预先设置的轨道中,但从中看的出来学生是多么的不情愿呀!既然有了这样的情绪,学生怎么还能愉快地进行下面的学习呢?

而之后的再次教学,我事先已经知道学生会背7的乘法口诀,没有让学生懂装不懂,而是将“试编口诀——熟记——运用”的教学流程调整为“猜测口诀含义——操作验证口诀含义——发现编写规律——尝试创编后续口诀”。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勇于将课堂“让位”给学生,并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空间,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悟和体验数学。在根据学生学情需要进行教学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看到了课堂上生成新的思维碰撞和思维交锋,看到了师生间平等愉快的对话,这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数学课堂吗?

(责编 杜 华)endprint

在不算太长的教学生涯中,有许多事情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尤其是“温开水”事件,更让我难以忘怀,它常常引起我对教学的新的思索。

在参加市教坛新秀比赛前,学校组织了一次选拔赛,提前一天告知教学内容,幸运的我抽到了三年前获得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的“7的乘法口诀”一课。我认真、细致地熟悉着当初的教案,准备着教具,第二天便自信、沉着地走进教室,开始了我的教学。

初次教学:

一、复习引入

出示题目:看算式直接说出得数。

2×5 4×3 3×2 6×4 5×3 2×4 1×1 6×3

师:6×3,用到了哪一句口诀?

生:三六十八。

二、新课教学

1.揭示课题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1~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学几的乘法口诀呢?

生:7的乘法口诀。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2.猜想

师:那你们猜一猜,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呢?

生:7句。

师:有哪7句呢?

生: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

[师板书:一七( ),二七( ),三七( ),四七( ),五七( ),六七( ),七七( )]

这个环节我最不希望学生说出答案,可谁知却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将答案说了出来,如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尽管学生已经能很流利地背出口诀了,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将口诀写成填空题的形式,继续着我心中的预设。但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由原来的兴冲冲骤然降到了现在的懒洋洋,前后判若两个班级,我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3.试编

师:大家都说一七得七,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生:一个7是7。

师:根据这句口诀,你能写出哪两个乘法算式呢?

生:1×7=7,7×1=7。

师:那二七呢?又是多少?

生:十四。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2个7就是14了。

师:对,7+7=14,那用乘法算式该怎么表示呢?

生:2×7=14,7×2=14。

师:小朋友们已经编出了两句口诀,那后面的五句口诀该怎么编呢?接下来,请小朋友选择一句你最想编的口诀,可以先画图再列出算式,然后编出口诀。(学生试编口诀)

师:编好口诀的同学可以看一看,同桌小朋友和你编的一样吗?要是不一样,你帮他看看,他编对了吗?

……

果然,我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从汇报——排序——找规律——记忆——总结拓展,一切看似是那样的井然有序,但学生的情绪仿佛温水一般,任凭我怎么激情澎湃,也无法将他们“烧开”,即使是自认为设计得很好的几个环节,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此时,我的心情与三年前优质课比赛上满足于学生一路凯歌、陶醉于学生尽善尽美的心情截然不同,如今,我更多的是失落。

课后我问了几个学生才得知今天的内容他们早就会了,连九的乘法口诀也能很流利地背出来,感觉对已经会了的内容进行学习,没有挑战性。这下我终于醒悟过来了,原来我原先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零认知”的基础上,我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进行教学,这样怎么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呢?三年前的教案或许三年前适用,但三年后就未必可行了。看来,这次失败,一方面是我不钻研教材引起的,另一方面是我不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导致的。

尽管比赛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是将教案进行修改,到另一个班级进行了再次教学。这次我还是满怀信心,因为这次的信心源于我将打一场有准备之仗。

再次教学:

铃声响起,我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7的乘法口诀。”不料,话语未落,就有一个学生举起小手,大声说:“老师,我会!”还没等他说完,教室里此起彼伏地出现了众多声音:“老师,我也会!”“我也会!”……更有几个学生摇头晃脑地背起了7的乘法口诀。面对眼前的一幕,我暗暗惊喜,因为事情果然像我想的一样发展了。我故意装出很纳闷的样子,问:“老师还没教,你们都会了?”学生胸有成竹、异口同声地说:“会!”“真的会?”“真的会!”于是,我顺水推舟地说道:“好吧,既然你们都会了,看来我要下岗了,这堂课不要上了。那行,谁先来背背7的乘法口诀?”学生的小手一只比一只举得高,都跃跃欲试,被叫起来的学生非常熟练地背诵着7的乘法口诀。“看来,大家都挺厉害的!那么,你们知道每一句口诀的意思吗?”我轻声问道。这下,如林的小手“唰”地只剩下了五六只,教室里也开始安静下来。一个学生站起来支支吾吾地说出了他的意思,看来,大部分学生还是似懂非懂的。这时,我心里又开始暗自窃喜,要知道这是教师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于是我以理解口诀的意思为切入口,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或画或摆图形来交流、验证口诀,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中。最后,学生不仅理解了7的乘法口诀的意思,还尝试运用发现的规律编出了后几节课要学的乘法口诀。课堂上,学生如沸腾的开水,不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时的我,终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后反思:

时间仅隔三年,同样的教案,到如今已不能再重复“往日的故事”,留给我的确是失败。或许我们不能过多的埋怨教案,因为一堂好课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当课堂一旦出现意外生成的时候,我不能灵活机智地驾驭课堂和学生,因为对于学生的原有认知,我的确是疏忽了。或许三年前的学生也知道了7的乘法口诀,但是他们没有表露出来,而是跟着我亦步亦趋,配合默契。但是三年后的学生却敢于有自己的想法,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在我一进课堂时,当知道学生已经会背口诀后,这着实打乱了我原先建立在学生“零认知”基础上设计的预设,于是我只能拼命地将他们生拉硬拽到预先设置的轨道中,但从中看的出来学生是多么的不情愿呀!既然有了这样的情绪,学生怎么还能愉快地进行下面的学习呢?

而之后的再次教学,我事先已经知道学生会背7的乘法口诀,没有让学生懂装不懂,而是将“试编口诀——熟记——运用”的教学流程调整为“猜测口诀含义——操作验证口诀含义——发现编写规律——尝试创编后续口诀”。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勇于将课堂“让位”给学生,并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空间,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悟和体验数学。在根据学生学情需要进行教学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看到了课堂上生成新的思维碰撞和思维交锋,看到了师生间平等愉快的对话,这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数学课堂吗?

(责编 杜 华)endprint

在不算太长的教学生涯中,有许多事情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尤其是“温开水”事件,更让我难以忘怀,它常常引起我对教学的新的思索。

在参加市教坛新秀比赛前,学校组织了一次选拔赛,提前一天告知教学内容,幸运的我抽到了三年前获得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的“7的乘法口诀”一课。我认真、细致地熟悉着当初的教案,准备着教具,第二天便自信、沉着地走进教室,开始了我的教学。

初次教学:

一、复习引入

出示题目:看算式直接说出得数。

2×5 4×3 3×2 6×4 5×3 2×4 1×1 6×3

师:6×3,用到了哪一句口诀?

生:三六十八。

二、新课教学

1.揭示课题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1~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学几的乘法口诀呢?

生:7的乘法口诀。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2.猜想

师:那你们猜一猜,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呢?

生:7句。

师:有哪7句呢?

生: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

[师板书:一七( ),二七( ),三七( ),四七( ),五七( ),六七( ),七七( )]

这个环节我最不希望学生说出答案,可谁知却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将答案说了出来,如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尽管学生已经能很流利地背出口诀了,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将口诀写成填空题的形式,继续着我心中的预设。但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由原来的兴冲冲骤然降到了现在的懒洋洋,前后判若两个班级,我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3.试编

师:大家都说一七得七,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生:一个7是7。

师:根据这句口诀,你能写出哪两个乘法算式呢?

生:1×7=7,7×1=7。

师:那二七呢?又是多少?

生:十四。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2个7就是14了。

师:对,7+7=14,那用乘法算式该怎么表示呢?

生:2×7=14,7×2=14。

师:小朋友们已经编出了两句口诀,那后面的五句口诀该怎么编呢?接下来,请小朋友选择一句你最想编的口诀,可以先画图再列出算式,然后编出口诀。(学生试编口诀)

师:编好口诀的同学可以看一看,同桌小朋友和你编的一样吗?要是不一样,你帮他看看,他编对了吗?

……

果然,我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从汇报——排序——找规律——记忆——总结拓展,一切看似是那样的井然有序,但学生的情绪仿佛温水一般,任凭我怎么激情澎湃,也无法将他们“烧开”,即使是自认为设计得很好的几个环节,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此时,我的心情与三年前优质课比赛上满足于学生一路凯歌、陶醉于学生尽善尽美的心情截然不同,如今,我更多的是失落。

课后我问了几个学生才得知今天的内容他们早就会了,连九的乘法口诀也能很流利地背出来,感觉对已经会了的内容进行学习,没有挑战性。这下我终于醒悟过来了,原来我原先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零认知”的基础上,我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进行教学,这样怎么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呢?三年前的教案或许三年前适用,但三年后就未必可行了。看来,这次失败,一方面是我不钻研教材引起的,另一方面是我不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导致的。

尽管比赛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是将教案进行修改,到另一个班级进行了再次教学。这次我还是满怀信心,因为这次的信心源于我将打一场有准备之仗。

再次教学:

铃声响起,我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7的乘法口诀。”不料,话语未落,就有一个学生举起小手,大声说:“老师,我会!”还没等他说完,教室里此起彼伏地出现了众多声音:“老师,我也会!”“我也会!”……更有几个学生摇头晃脑地背起了7的乘法口诀。面对眼前的一幕,我暗暗惊喜,因为事情果然像我想的一样发展了。我故意装出很纳闷的样子,问:“老师还没教,你们都会了?”学生胸有成竹、异口同声地说:“会!”“真的会?”“真的会!”于是,我顺水推舟地说道:“好吧,既然你们都会了,看来我要下岗了,这堂课不要上了。那行,谁先来背背7的乘法口诀?”学生的小手一只比一只举得高,都跃跃欲试,被叫起来的学生非常熟练地背诵着7的乘法口诀。“看来,大家都挺厉害的!那么,你们知道每一句口诀的意思吗?”我轻声问道。这下,如林的小手“唰”地只剩下了五六只,教室里也开始安静下来。一个学生站起来支支吾吾地说出了他的意思,看来,大部分学生还是似懂非懂的。这时,我心里又开始暗自窃喜,要知道这是教师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于是我以理解口诀的意思为切入口,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或画或摆图形来交流、验证口诀,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中。最后,学生不仅理解了7的乘法口诀的意思,还尝试运用发现的规律编出了后几节课要学的乘法口诀。课堂上,学生如沸腾的开水,不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时的我,终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后反思:

时间仅隔三年,同样的教案,到如今已不能再重复“往日的故事”,留给我的确是失败。或许我们不能过多的埋怨教案,因为一堂好课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当课堂一旦出现意外生成的时候,我不能灵活机智地驾驭课堂和学生,因为对于学生的原有认知,我的确是疏忽了。或许三年前的学生也知道了7的乘法口诀,但是他们没有表露出来,而是跟着我亦步亦趋,配合默契。但是三年后的学生却敢于有自己的想法,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在我一进课堂时,当知道学生已经会背口诀后,这着实打乱了我原先建立在学生“零认知”基础上设计的预设,于是我只能拼命地将他们生拉硬拽到预先设置的轨道中,但从中看的出来学生是多么的不情愿呀!既然有了这样的情绪,学生怎么还能愉快地进行下面的学习呢?

而之后的再次教学,我事先已经知道学生会背7的乘法口诀,没有让学生懂装不懂,而是将“试编口诀——熟记——运用”的教学流程调整为“猜测口诀含义——操作验证口诀含义——发现编写规律——尝试创编后续口诀”。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勇于将课堂“让位”给学生,并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空间,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悟和体验数学。在根据学生学情需要进行教学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看到了课堂上生成新的思维碰撞和思维交锋,看到了师生间平等愉快的对话,这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数学课堂吗?

(责编 杜 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口诀教案算式
口诀与加法
《立定跳远》教案
口诀中的规律
怎么写算式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怎样熟记口诀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