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复合酶制剂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2014-01-21徐晓明柴仙琦李新良

饲料工业 2014年22期
关键词:乳脂酶制剂体细胞

■徐晓明 柴仙琦 张 民 李新良

(湖南尤特尔生化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1201)

酶制剂在单胃动物和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较多,研究表明,酶制剂有提高单胃动物和家禽生产性能的作用。酶制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虽然不如单胃动物和家禽多,但其趋势是不断增加的。研究证明,酶制剂能够促进奶牛泌乳,提高产奶量,降低乳体细胞数,并且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复合生物酶制剂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试验,探讨酶制剂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奶牛上的可行性及效果,为酶制剂在奶牛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所用奶牛复合酶制剂是由湖南尤特尔生化有限公司生产的奶牛专用复合酶。

1.2 试验设计

根据年龄、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选择148头内蒙古磴口县某有机牧场泌乳荷斯坦奶牛进行配对,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各组奶牛的基本情况见表1。试验期45 d。试验期内2组分别添加0 g/(头·d)(对照组)和20 g/(头·d)(试验组)复合酶制剂。

表1 各组奶牛的基本情况

1.3 饲养管理

试验所选奶牛全部自由散放饲养,饲喂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每天饲喂3次,自由饮水,每天3次并列式挤奶台挤奶。每天早上饲喂时,按试验设计,逐头饲喂复合酶20 g/(头·d),用量杯将酶制剂产品撒在TMR上,让试验奶牛直接采食,每日1次,试验期45 d。全混合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2。

表2 全混合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1.4 样品采集与测定

1.4.1 奶样的采集与测定

采用并列式挤奶台挤奶,试验期间每15 d记录2 d奶牛产奶量。每15 d连续2 d测定奶产量作为第0、15、30、45 d的产奶量。

1.4.2 乳成分测定

在试验开始前和试验结束后分别测定乳成分,利用乳成分全自动分析仪分析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非脂固形物(SNF)含量、尿素氮含量和体细胞数(SCC)。

1.4.3 疾病情况

在试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乳房炎、腹泻等各种疾病的发病次数,以评价奶牛的健康情况。

1.5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用Excel 2007统计整理后,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显著性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用“平均值±标准误(mean±SE)”表示。

2 结果

2.1 酶制剂对泌乳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见表3)

表3 酶制剂对泌乳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第15 d提高1.0 kg/d,第30 d提高1.0 kg/d,第45 d提高0.8 kg/d,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2.2 酶制剂对泌乳奶牛乳成分的影响(见表4)

表4 酶制剂对泌乳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由表4可知,试验组的乳蛋白率、乳糖、非脂固形物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乳脂率保持不变,降低了体细胞数和尿素氮含量,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2.3 酶制剂对泌乳奶牛疾病情况的影响(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饲喂复合酶制剂的奶牛因疾病治疗的头数少于对照组,但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需要治疗的疾病主要有乳房炎、蹄病。

图1 因疾病治疗奶牛次数

2.4 酶制剂对泌乳奶牛经济效益的影响(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添加20 g/(头·d)的试验组每天每头牛的纯利润比对照组提高3.4元。

3 讨论

3.1 酶制剂对泌乳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近年来酶制剂在奶牛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牧场的关注,主要是牧场希望通过酶的添加降低奶牛生产的高成本,提高其生产性能,从而获得更多的边际效益。酶制剂可以破坏植物细胞壁,使得瘤胃微生物更易接近具降解纤维部分,从而提高饲料消化率。本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产奶量有所提高,可能是由于添加了适量的奶牛复合酶制剂提高了奶牛对饲料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杜忍让等研究表明,添加0.2%复合酶组的奶牛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3.64 kg/d,提高了12.2%,与添加0.1%、0.3%复合酶组相比产奶量分别增加2.02、3.89 kg/d,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产奶量增加1.58 kg/d,提高了5.2%。Chandra Shekhar等研究表明,在TMR中添加1.5 g/kg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复合酶可以显著提高平均产奶量和FCM产奶量。杜瑞平等报道,纤维素酶可极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P<0.01),从而增加了奶牛养殖经济效益。Holtshausen等研究表明,外源纤维素酶制剂可以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从而使泌乳早期奶牛产出更多的牛奶。

表5 添加复合酶制剂对泌乳奶牛经济效益的影响

3.2 酶制剂对泌乳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本试验中,添加酶制剂的试验组乳脂率、乳糖、非脂固形物含量均比对照组高。同时,可以降低体细胞数。这说明奶牛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对乳品质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刘文杰等研究表明,泌乳期奶牛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以提高牛奶中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这可能是添加复合酶制剂能够提高奶牛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而乳脂肪主要来源于奶牛日粮中粗纤维分解后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植福华报道,奶牛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有提高乳脂率和乳蛋白率,降低牛奶体细胞数的趋势。

3.3 酶制剂对泌乳奶牛疾病的影响

本试验中,添加酶制剂能够降低奶牛治疗的次数,这可能由于酶制剂提高了奶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从而使其免疫力提高,因为营养是机体产生免疫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刘瑞玲报道,酶制剂降解非淀粉多糖后,产生的某些寡聚糖可防止有害菌在后肠道定植,减轻病原菌对机体的毒害,并且可促进部分有益菌微生物的增殖,从而改善肠道菌群状态,增强免疫力,提高动物健康水平。

3.4 酶制剂对泌乳奶牛经济效益的影响

本试验中,添加酶制剂比对照组每头牛每天多盈利3.4元,增收率为2.5%,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对于规模化的奶牛养殖场而言,不仅直接的牛奶利润可大幅提高,而且使用复合酶制剂后奶牛体况和发育的改善使得奶牛利用年限的延长,也会间接提高养殖利润。杜瑞平等报道,酶制剂添加量为500 g/t的Ⅰ组和添加量为1 000 g/t的Ⅱ组每天每头牛的纯利润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03元和0.21元。任慧波等研究表明,试验A组、B组和C组每天分别比对照组增加收入2.57元、3元和1.48元,增收率分别为4.93%、5.75%和2.84%。在奶牛热应激下,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能够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20 g/(头·d)的奶牛复合酶制剂,可以提高产奶量、乳蛋白率、乳糖、非脂固形物含量,降低了尿素氮含量、奶牛体细胞数和奶牛因疾病治疗次数,进而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11篇,刊略,需者可函索)

猜你喜欢

乳脂酶制剂体细胞
提高奶牛乳脂率的方法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细胞之谜
河北省唐山地区生鲜乳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规律研究
同步荧光法监控人乳脂质替代品氧化过程
酶制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我国饲料酶制剂研发与应用实践
内皮前体细胞亚型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分析
非洲菊花托的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
日粮中不同比例小麦替代玉米对奶牛乳脂合成和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