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注射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相关护理进展

2014-01-21

中国临床护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静脉炎纱布胺碘酮

和 霞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毒性低的特点,但药物刺激性强,易引起静脉炎,发生率可达8%[1],而高浓度胺碘酮从外周泵入超过48h时静脉炎发生率高达88.2%[2],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并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近年来许多护理工作者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综述如下。

1 发生静脉炎的原因

1.1 药物因素

血液正常pH值为7.4,超过此范围,输注的药物无论过酸或过碱均可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而造成静脉炎,而胺碘酮pH值偏低,呈酸性,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静脉炎症。另外高浓度胺碘酮泵入时间与静脉炎发生率呈正态分布,静脉滴注胺碘酮的浓度>3g/L时,易引起静脉炎,若持续时间超过1h、浓度不超过2g/L,也可引起静脉炎。

1.2 患者因素

重症患者,尤其休克及严重脱水者,其微循环受损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老年患者因皮肤松弛,静脉脆弱易发生静脉炎;使用药物时间长者;对疼痛耐受力强,出现轻微疼痛未及时告知护士者;无法沟通的患者。

1.3 护理人员因素

建立通路时选择血管过于细小或弹性差;因紧急抢救与其他药物使用同一静脉输注;观察欠细致,未重视或未及时发现外渗或未处理患者早期出现的可忍受的疼痛;对患者宣教不够仔细,患者袖口过紧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回流受阻。

1.4 微量注射泵的应用

目前胺碘酮给药多应用注射泵,而由于其泵速低,发生外渗时不易被发现,当外渗到一定程度机器才报警,没有及时发现外渗而导致静脉炎发生。

2 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

2.1 静脉炎的预防

2.1.1 合理选择静脉

尽量选择粗大、弹性好的血管,尤其注射高浓度的胺碘酮时应首选中心静脉给药。选择外周血管时应选择上肢静脉或外径粗、弹性好、回流畅、远离关节、易固定、易观察的静脉。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做到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损伤静脉。对于躁动患者加强穿刺针的固定,防止因针头滑出血管致药物外溢引起注射部位组织的刺激而致炎症。戴学英等[3]研究指出,选择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注胺碘酮可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1.2 合理使用血管

选用22~24G静脉留置针长期输注时,注意建立系统的血管使用计划,避免对一根血管长期刺激,可建立两根静脉通路交替使用,每4~6h更换注射部位,用氯化钠注射液5~10mL脉冲式冲管,给予血管充分的休息和自我修复时间,尽可能缩短药液刺激内皮细胞的时间,减少损伤血管的机会。

2.1.3 合理选择稀释液

胺碘酮pH值偏酸性,酸性溶液对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临床上常用5%葡萄糖液稀释,必要时可先用氯化钠注射液建立静脉通道,再输注胺碘酮。

2.1.4 静脉回血处理

应用注射泵时,由于输注速度较慢,当患者活动时血管压力增高,易引起管路回血,此时宜更换为氯化钠注射液,待确保静脉输注通畅后再更换为胺碘酮液体。

2.1.5 胺碘酮滴注完毕后的处理

胺碘酮滴注完毕后不立即拔针,先滴入20~30mL氯化钠注射液冲管,使血管局部无残留药液刺激。如果持续输注胺碘酮,使用留置针的时间不应超过24h,且在留置针拔除前也需用>20mL氯化钠注射液冲管,务必冲尽残留药液[4]。

2.2 静脉炎的处理

一旦局部出现红肿或疼痛,首先应立即停止输注胺碘酮,用氯化钠注射液快速滴注,以稀释静脉内药物浓度。

2.2.1 西药类

2.2.1.1 硫酸镁

硫酸镁具有高渗作用,可促使组织水肿消退。Mg2+可扩张血管平滑肌,改善微循环,促进渗液吸收,还可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起到消炎、止痛作用。患者局部红肿时,取50%硫酸镁溶液浸透两层无菌纱布,将纱布拧干至不滴水为宜,敷于患处,面积超过红肿边缘1cm,每次湿敷30min,每日3~4次。硫酸镁湿敷缺点为水分蒸发快,作用时间短,药物易析出结晶,使纱布变硬,不易紧贴皮肤而影响其药液吸收[5]。杨柳等[6]研究认为,50%硫酸镁配合电磁波治疗仪效果更好,电磁波治疗能加强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同时加速带走局部废物和导致炎症引起疼痛的物质,还可降低组织的兴奋性,可使炎症加速消失。徐云云等[7]指出,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敷效果优于单纯硫酸镁湿敷。

2.2.1.2 利多卡因

药液外渗早期用5%利多卡因加氯化钠注射液做局部环状阻滞,减轻药物对局部血管神经的不良刺激,缓解血管痉挛,改善缺血、缺氧状态,利于渗出物的吸收,减轻局部损伤[8]。

2.2.1.3 酚妥拉明

酚妥拉明为短效的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而皮肤黏膜血管平滑肌以α受体为主,故局部应用可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使病变皮肤尽快恢复供血、供氧,减少静脉炎。将酚妥拉明1支(10mg/支)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mL中,根据外渗面积取适量无菌纱布,将药液滴在纱布上敷于患者外渗处皮肤,持续湿敷20~30min,尤其对静脉炎症状较轻者效果明显[9]。

2.2.1.4 山莨菪碱

山莨菪碱不仅能扩张毛细血管,改善毛细血管的再灌注,改善血氧供应,稳定溶酶体,保护细胞,促进组织修复,而且能松弛平滑肌,解除血管痉挛,同时具有镇痛的作用,故具有清热、止痛、消肿、拔脓、生肌、收敛作用。取山莨菪碱液加氯化钠注射液配成2%浓度,用无菌纱布浸润后敷于患处,每天湿敷30min,如能配合如意金黄散交替进行,可以更好达到消肿镇痛、清除硬结、控制炎症、提高疗效的作用[10]。

2.2.2 中药类

2.2.2.1 冰片乙醇外敷

中药冰片有清热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且遇体温缓慢气化,产生凉爽感。乙醇亦有消肿活血作用,还具有催眠和消毒防腐作用,兼有局部麻醉及止痛功效,并可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且乙醇挥发时可以带走机体的热量,使局部皮肤温度降低而起到冷敷作用,致使低温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抗损伤能力增强,从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沿静脉走向外敷冰片1g加75%乙醇100mL浸湿纱布外敷,纱布敷贴于病变部位,面积大于病变边缘1~2cm,然后用保鲜膜包裹,最后用胶布固定,3~4次/d,连续使用3~7d[11]。

2.2.2.2 南天仙子

南天仙子主要化学成分为山莨菪碱,具有解痉、止痛作用,其种子表面的黏液化表皮细胞遇湿膨胀,易粘连成块,利用该特点搅混成膏团有利于外敷,可抑制神经末梢的感觉功能,止痛效果更好。另外南天仙子外敷阻隔了创面与外界相通,可防止细菌污染,减少创面水分和热量散发,有“封包湿敷”作用。有研究证实南天仙子湿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总有效率为97.3%,疗效高,而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保留时间长,患者舒适度好,易接受[12]。

2.2.2.3 如意金黄散

如意金黄散主要成分为大黄、黄柏、姜黄、白芷等,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清热解毒、软化血管壁之功效,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增加组织代谢,达到止痛作用。用清茶或醋将上述中药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6~12h换药1次,尤其适用于Ⅲ级静脉炎,亦可用蜂蜜调制[13-14]。

2.2.2.4 硝黄散

硝黄散含大黄20g、芒硝20g、黄柏20g和冰片1g,用白醋将上述中药调成稀糊状外敷于静脉穿刺处,每12h更换1次,5天为1个疗程[15]。

2.2.2.5 湿润烧伤膏

湿润烧伤膏主要成分为黄芩、黄柏、黄莲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活血化瘀、软化血管壁、祛腐生肌之功效,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增加组织代谢,利于创面修复[16]。

2.2.2.6 其他

伤科跌打丸用75%乙醇调成糊状,湿敷于静脉炎部位,用塑料薄膜覆盖,24h换药1次[17]。彭顺蓉等[18]采用莲冰软膏、穿心莲和冰片等多种中药组成的外用制剂亦有疗效。

2.2.3 化学制剂类

2.2.3.1 喜疗妥软膏

喜疗妥软膏成分为多磺酸粘多糖,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迅速透过皮肤刺激受损组织再生的功能,可迅速缓解疼痛和压迫感,减轻水肿和血肿,对皮肤无刺激,耐受性好。在使用胺碘酮之前和使用过程中,每隔8h在穿刺点上方挤出5cm长的喜疗妥软膏,沿血管走行方向以螺旋式手法轻轻按摩10~15 min,直至药物充分渗透吸收;如已有静脉炎,可缩短至4h1次,方法同前[19]。也可将喜疗妥乳膏涂在患处并轻轻按摩,每日1次或2次;治疗非常疼痛的炎症时,将喜疗妥乳膏涂在患处及其周围,用纱布或相似材料覆盖;对于重度静脉炎出现水疱、皮肤破溃者,常规换药后,用抗生素稀释液每日数次涂擦破溃处,或用抗生素湿纱布敷于患处[20]。

2.2.3.2 喜疗妥联合微波治疗

微波为一种高频电磁波,可消炎、解痉、止痛。将喜辽妥软膏每日4次均匀外涂于患处使其吸收,配合微波照射,输出功率20~40W,照射距离为2cm,30min/次,2次/d,疗效显著[21]。

2.2.3.3 赛肤润

赛肤润主要成分为过氧化脂肪酸脂,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皮肤的抵抗力,且能在局部形成脂体保护膜,加速表皮细胞更新,覆盖、隔离修复受伤皮肤或风险区域皮肤[22]。周作玲等[23]研究认为,赛肤润外用加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效果优于土豆和硫酸镁。

2.2.3.4 乙醇纱布湿敷

乙醇具有消毒、局部麻醉及镇痛功效,可扩张局部组织血管,使血流加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局部起到冷敷作用而减轻药液对血管刺激引起的疼痛,可在穿刺血管上方3~5cm用75%乙醇纱布4~5层覆盖,用保鲜膜包裹纱布可防止乙醇快速挥发,亦可用弹力网套稍加固定,2~3h更换乙醇纱布1次[24-25]。

2.2.3.5 碘伏

将碘伏用无菌棉签均匀涂抹在静脉炎部位,每日3次,连续3天,并将患肢制动抬高,可减轻静脉炎[26]。

2.2.3.6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可抗组织水肿、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管通透性、防止组织内水分存积和消除局部水肿引起的沉重感和压力,具有缓解疼痛并阻断异常炎症反应的作用[27]。

2.2.4 植物类

2.2.4.1 马铃薯

马铃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盐类、茄碱、龙葵素等,淀粉可加快药液吸收,茄碱、龙葵素有缓解疼痛、减少渗出的作用。取新鲜马铃薯,洗净,用刀切成厚度1~2mm的薄片,自静脉穿刺端开始贴敷于患肢静脉炎处,用保鲜膜覆盖,患者可自由活动,具有粘贴性好,水分不易丢失、滞留时间长等优点[28-29]。

2.2.4.2 马铃薯和元明粉配合热敷

郦艳等[30]通过对兔应用胺碘酮诱发静脉炎的实验模型的护理研究证明:静脉炎早期选用热敷联合马铃薯外敷,可改善红肿和疼痛症状,后期选用热敷联合元明粉外敷,对消除炎症和硬结的效果好。

2.2.4.3 芦荟叶

将芦荟叶纵向剖开,将粘液面敷于创面即可[31]。

2.2.5 吸收敷料类

2.2.5.1 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

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具有强大的自溶清创能力,能促进水肿、瘀血吸收,保护血管,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可代替3M透明贴在静脉穿刺成功后覆盖穿刺部位及留置针针翼上,每4天更换1次[32-33]。

2.2.5.2 软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

软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美皮康)是一种可自粘、具吸收性的软聚硅酮敷料,它是由软聚硅酮伤口接触层、聚氨酯泡沫和高吸收纤维弹性吸附层和透气性聚氨酯膜背衬组成,可有效吸收和保留渗液、维持潮湿的伤口环境,并可以封闭伤口边缘,防止渗液溢至周围皮肤表面,尤其适用于严重的静脉炎[34]。

2.2.5.3 安普贴

安普贴是水胶体敷料,上层表面为聚氨基甲酸乙酯半透膜,有较强的自溶清创能力,选择性清除坏死组织,吸收大量渗出液和有毒物质,有利于促进组织修复,并能减轻疼痛[35]。

2.3 加强健康教育

给药前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胺碘酮使用的必要性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了解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告知用药时尽量减少移动穿刺侧肢体,避免穿刺侧肢体用力活动,防止药物外渗;嘱患者及其家属不能擅自调节泵的按钮;注射部位有胀痛等异常感觉时,应立即告知护理人员;输注时穿宽松衣服,避免局部血管受压,以降低静脉炎及渗漏的发生率;讲解静脉炎的转归,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并取得其配合。

3 小结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控制及转归有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应加强基本功,选择好血管,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对输注胺碘酮患者严格交接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局部反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杜绝静脉炎的发生。

[1]冮莎,金丽,张玉萍.盐酸胺碘酮引发静脉炎的护理研究进展.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9):46-48.

[2]李纬,张俊,乔燕舞,等.高浓度胺碘酮静脉泵入与静脉炎关系的临床研究.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13(6):594-595.

[3]戴学英,龚雪萍.颈外静脉应用预防胺碘酮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中外健康文摘,2011,8(15):264-265.

[4]崔陵红.盐酸胺碘酮注射液静脉应用注意事项.临床合理用药,2011,4(12B):14.

[5]张伶俐,蒋志梅.护理干预预防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研究.全科护理,2010,8(7下):1888-1889.

[6]杨柳,林美英,江玲.可达龙致静脉炎6例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福建医药杂志,2009,31(3):170-171.

[7]徐云云,徐晓春.硫酸镁溶液加地塞米松湿敷预防可达龙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0):3820-3821.

[8]赵柳华.外周静脉使用可达龙产生静脉炎的风险与护理干预.医学信息,2011,24(1):198.

[9]方敏.酚妥拉明局部湿敷在胺碘酮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中国临床护理,2009,1(2):105-107.

[10]田真.金黄散与山莨菪碱交替湿敷法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8):851-852.

[11]张晓君,李红彦.冰片酒精外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5):2206-2207.

[12]孙艳红,黄喜群,易曼珍.南天仙子湿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17-118.

[13]辛媛媛.老年患者输入胺碘酮致静脉炎16例的护理及预防.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2065-2066.

[14]暴桂芳.如意金黄散外敷在治疗可达龙致药物性静脉炎中的应用.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157-158.

[15]赵会承,马蕊香.硝黄散外敷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15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11):737.

[16]刘素萍,何慧珍,李娟.胺碘酮致静脉炎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中国医药导报,2008,5(26):124-125.

[17]王凤艳.跌打丸治疗可达龙所致静脉炎10例效果观察.中国医药科学,2012,2(19):87-88.

[18]彭顺蓉,何冬梅.莲冰软膏治疗可达龙所致静脉炎33例疗效观察.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2):135-136.

[19]顾海银.胺碘酮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中国临床护理,2013,5(2):96-97.

[20]周燕平.喜辽妥联合微波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上海护理,2009,9(5):46-48.

[21]沈喜,卜美琦,姚荷英.1例心肌梗死病人心肺复苏后应用可达龙引起重度静脉炎的护理.全科护理,2010,8(11下):3098-3099.

[22]张国芳.护理干预对预防静脉输注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分析.中国美容医学,2011,20(2):226-227.

[23]周作玲,刘海凤,王艳文.治疗可达龙针剂所致静脉炎的几种比较方法.浙江临床医学,2011,13(6):668-669.

[24]向岚,魏军华,李雪雁.持续微泵输注可达龙药物的观察与静脉炎防护.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3):90-91.

[25]王文芳.乙醇湿敷预防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研究.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0,25(1):64-65.

[26]高小平,李玉梅,高婧榆,等.碘伏在治疗静脉炎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596.

[27]尹国莲,宋洁.外周血管持续泵入可达龙引起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1):312-313.

[28]刘晋丽.静脉滴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对策.实用医技杂志,2010,17(5):491-492.

[29]李桂娟,张秋玲.马铃薯片外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9):5739.

[30]郦艳,宋萍,郑莉萍.乙胺碘呋酮诱发兔静脉炎实验模型的护理研究.护理与康复,2009,8(12):991-994.

[31]杨立洁,王瑛.持续泵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9):352.

[32]张艳雯,高小雁,崔晶晶.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可达龙致静脉炎的观察.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91-2292.

[33]杜慧平.两种方法治疗可达龙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148-149.

[34]伍宏燕,张佳黎,郭燕.预防可达龙外周静脉泵入所致静脉炎的护理措施.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1):127-128.

[35]王会敏,张丽红.预防性使用安普贴对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心理医生杂志,2012(220):76.

猜你喜欢

静脉炎纱布胺碘酮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不“怕”火的纱布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不漏水的纱布
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早期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防水的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