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与高校人才培养
2014-01-21王兴杰
王兴杰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 310018)
青年一代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高校大学生由于受教育程度高并经过专业化的训练,决定了他们在未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社会学研究结果一再表明,青年时期所接受的价值观对未来的影响重大,在大学期间形成的价值观对青年未来审视国家、社会、组织、他人和自己起着决定作用。价值观培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加强价值观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深远、作用重大。
一、 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价值观培育是高校人才素质发展的重要内容
何谓人才?《辞海》的解释是: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长期以来,人才学的研究者们对人才的含义和标准有众多的理解和阐述。有的以高学历为标准,在区域人才统计上往往采用此口径[1];有的以较高的技术和能力为要素,如将没有学历但是具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相当水平的技术工人也是人才。[2]2010年6月,虽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人才作了政府层面的权威解释,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但也有学者认为按照此定义的外延仅是指那些“超级人才”,对大多数国人意义不大,主张应改变传统“人才”的定义,即不是只强调人才的特殊性、创造性和专业性,而是将所有在其特定的社会分层中、在其所生活的社会结构中,能够以其能力适应周围的环境并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并能在个人的层面上幸福生活,在集体的层面上与他人和环境和谐相处的人,都定义为“人才”,即“广义的人才”。[3]
然而,无论如何理解“人才”的内涵与外延,对人才所拥有的要素大体相同的。在强调人才专业能力、技术水平的同时,良好品德操守也是人才应具备的要素。对人才品德方面的要求古今中外的认识也是一致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聪明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表明了帅在资先,德在才前,指出人才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以及人类进步中品德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人才学界在提出“五要素说”。认为人才个体内在素质由德、识、才、学、体等五大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并突出了人才“德”的要素和创新能力。[1]
人才构成要素决定了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平台的高等院校在传授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将青年学生的品德塑造纳入了教育的范畴。从教育理念到课程体系设计、学生的品德考核都作为了考量的内容。1995年,浙江大学于率先提出“KAQ”(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素质(Quality))并重的本科教育模式,其素质(Qualities)包含培养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其政治、思想、道德等素质就属于政治价值观、思想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影响的对象。美国是高等教育的强国,在学生的培养中,培育学生价值观成为各大高校的自觉行动。《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全面描述了美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关于学生价值观培养做法。如哈佛大学认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不仅要靠学术地位,更要靠道德责任。学校既要重视专业课程设计,又要重视价值观教育课程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才能、应对挑战、履行社会责任。[4]最近几年,在评价中国高校本科教育的课题研究中,一些学者对教育质量从过去重点关注高教资源投入转向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其中包括了教育收获、知识收获、在校满意度、能力收获和价值观收获。[5]
价值观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形态,是指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统。从内容上看,它是人们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以及自己向往什么、追求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的观念、思想、态度的总和。[注]参见2013年中共中央党校讲稿中的有关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强国的章节。黄希庭等在《当代青年价值观与教育》(1994)中将价值观分为人生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人际关系价值观、审美价值观、自我价值观、婚恋价值观、宗教价值观和幸福价值观等10类。[6]1973年,著名心理学家Rokeach从“行为方式”和“终极状态”两个视角将价值观分为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并对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中所包含的18项内容进行描述。终极价值观指的是欲达成的最终状态,是个体在一生中希望成就的目标。而工作价值观是指个体为达到终极价值观过程中,偏好采取的手段或行为方式。在主体对客体评判的过程中,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由于环境变化、情绪影响等因素对行为模式或事物的最终状态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在各类价值观中,有些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有些是相对稳定的,这些构成了核心价值观。
在价值观的研究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功能。如价值观具有牵引作用、调节作用、标准作用等,这些作用影响人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一项对2004至200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资助项目并结题的600余位科技人才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杰出科技人才的价值观的重要性的认同趋同,最认同的三个价值观是:有成就感、家庭的安全和幸福。[7]
中国是一个高等教育大国,但不是一个高等教育的强国。所谓大,主要还是指学生的规模大。截止2012年底,全日制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人数达到2563万多人,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699万名。然而,社会、家庭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多有指责。其质量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不协调。既然人才包含价值观要求,既然价值观对人才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面对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关键阶段,有足够的理由将价值观培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
二、 正确估计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成效,合理评析青年学生价值观培育状况,准确把握价值观养成机制
由于价值观培育对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就人才培养的方针、目标、制度及措施等都明确提出了要求。在法律层面上,规定了“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党校党委承担“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职能,高等学校校长“行使组织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职权,并将高等学校的学生思想品德合格,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或者修满相应的学分,作为准予毕业的必要条件。[注]《中国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基本途径、队伍保障等方面提出要求。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规范和素质全面发展作出规定。[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再次提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努力实现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的目标。[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也成为高校主动思考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史,也是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发展史。30多年来,围绕高校青年学生价值观培育的主题,高等院校自身也做了大量工作,努力将国家教育方针和工作要求落实在校园的各方面,落实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在领导体制方面已经形成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的青年学生德育工作体系;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不断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师生的行为文化建设,努力构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三育人”网络;在队伍建设方面,加强马克思理论教学队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师资队伍。特别是为加强大学生思想引导,我们逐步建立具有专业化、职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教育、生命教育、爱情教育等与价值观培育紧密相关的通识课程逐渐丰富与完善。多年来,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主题的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也深深地影响大学生价值观。
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分析调查研究工作从来没有停止过。区域范围内的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持续开展。组织者对每一个时期青年学生的政治局势看法、国家改革思路与措施、社会现状、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校园经商、对思想教育活动、中华传统文化作用、“驻南使馆被炸”“日本窃取钓鱼岛”等社会热点问题的评价、对个人生活的感受、对一定时期社会观点如“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走“黄道”(赚钱)比走“红道”(从政)、“各个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义利之关系等进行分析,对各高校价值观教育活动效果进行评价。调查内容涉及范围广,并对不同性别、年龄、生活条件等背景的群体价值观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较好地理清了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脉络。[8]现当今大学生价值观状况如何,许多研究者做了大量的调查统计工作。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政治热情高,申请入党者的比例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本科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比例稳定在20%左右。在浙江省下沙大学城各高校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青年学生对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77.05%的大学生对国家认同度高,69.2%大学生认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是人生价值的体现。53.6%和28.7%的学生认为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的关键是要靠自身优秀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社会经历。85.25%的大学生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78.14%的大学生有自己的理想,5.79%的大学生认为理想对生活有促进作用。有74%的大学生认为人的一生健康最重要,健康的身体是事业发展和家庭和睦的重要基础。72.13%的大学生认为钱不是万能的。[9]当然,我们也看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在少数大学生政治意识冷漠化,竞争意识强但责任意识不够,学术诚信要求认识不足,人格塑造不够完善,众多学生的职业选择以大中沿海城市为首选,愿赴老少边远地区工作动力不足等。可以说,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了较大的转型,大学生价值观呈多元化格局,价值观的相对性和层次性增强,从过去理想主义的特征转向务实甚至功利化,一些传统的价值观正在被新的价值观所取代等特征。
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自变量是多样的。综合众多研究者的分析视角,一般认为大学生价值观影响要素可以分为教育环境与内容、教育理念、手段与方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四要素。[10]而上述四要素可继续作进一步分解。如教育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而分析受教育者时要关注相应主体的结构、地位等因素,要考虑相应主体的目的、利益需要等因素在价值生成中的作用。当然,受教育者的情绪、情感、意志及素质能力对价值观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 高校要把握影响价值观塑造的规律,从基础性、关键性的环节入手,培育大学生良好的价值观
既然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构建有“四要素”,现在的问题是要分析各要素内部变量的主次影响元素。如果仅从表象来提出解决措施,效果也很难体现。如社会环境制约了阶层的流动,青年学生将会对未来失去希望,政治理论的教育课再多恐也无济于事。因为网络的影响而控制上网行为,希以此来阻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及影响,恐怕也是事与愿违。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中,高校责无旁贷。在此,仅从高校的角度提出一些对策思考。
首先,还要是回归于大学的使命,“培养什么人”问题的探讨。这个问题看起来清楚,实际上并不是那样清楚。虽然战略上明确“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要求,虽然明确提出了“德、智、体、美”各方面高素质的人才的目标,但是缺乏更精确化的中观或微观的人才目标。前哈佛大学校长德雷克·博克认为“如果一定要把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纳入某个综合目标之中,那么这个目标要么太过偏狭而无法涵盖所有更具体的目标,要么太过宽泛而缺乏实际意义”。[11]而我们恐怕正是犯了这个错误。德雷克·博克认为对于本科教育目标,包括“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全球化素养、广泛的兴趣”,而最后一个目标是“为就业做准备”。我们可以看出,这8项目标一是具有操作性,二是更为重要的是多数指标与青年学生的良好价值观塑造而设定的。当下,虽然我们社会、高校自身将目标投入到大学生的就业率,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国家、省内科研项目数和科研经费等功利性目标是重要的,但是若忽略大学教育的本质,忽略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无疑与大学的使命任务渐行渐远。因此,在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手段的要素中,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从功利性目标来看,当今科学与技术日新月异,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和技术适用周期越来越短,而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培养科学思维,提高学习能力等却是学生终身收益的基础与前提。
其次,在大学生群体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这涉及了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中共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同时“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大学生为价值认识的主体来看,一些是属于终极的价值观,如文明、自由、和谐等,而大多数可以理解为工具价值观。应当说明的是,面向全体人民的核心价值观虽然适用于青年大学生,但我们可以赋予要求更高、内容更丰富的内涵。如对大学生而言,“敬业”不仅包括认真学习与工作,它更多的要反映大学生身份的特征要求,它包括对责任心、抱负水平、勇于创造及学术问题的热爱与专注等方面;“诚信”不仅泛指做诚实人办实在事,对青年学生而言,应从坚持实事求是、求真求异、勇于批判、规则意识、遵循学术规范等要求;“友善”不仅包含谦恭有礼、对他人尊重、富有爱心,还应从敬畏自然、生态、注重团队精神的培育等来明确要求。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群体身份的特征有机的结合起来,针对这一群体提出更高的要求,才会形成该群体与其他群体价值观体系各成分的排序不同。
再次,要注重校园价值观培育思路的改进。在价值观教育课程的设计上,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加强学科德育的建设。如果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德育显性课程的话,其他课程具有德育隐性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标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坚定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的信心和信念。同时,其他课程也应承担价值观输入的功能。如建筑学影响学生的生态观、遗传学塑造生命伦理观、历史学巩固学生爱国观、法学强化学生权利义务观、数学培育严格态度、物理、化学解释“灵异”现象等,将价值观教育融于各学科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评价上,要改进当前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认知课程的单一评价方式。正如我们将体育课成绩来评判学生的身体素质一样,这种评价显然有失偏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分数的高低只衡量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却很难评判青年学生的认同状况。在高校普通设计通识课程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开展通识教育工作。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和青年学生课外(包括校外)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通过党团活动、各类理论型社团、科技型社会、公益型社团、文体型社会活动增强团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的培育。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增强青年学生为社会服务的使命感与紧迫感。
最后,利用好网络新媒体开展价值观培育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载体的新媒体广泛应用。博客、播客、微博、QQ等网络媒体和手机微信、飞信、社交网络等手机媒体应用成为青年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16日第33次报告揭示,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在2013年上半年的新增网民中70.0%使用手机上网,手机成新增网民第一来源。在网民使用的上网设备方面,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增长到81.0%,手机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从网民的职业结构来看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5.5%。据有关调查统计,大学生每天平均上网时数小于1小时为40%、1-2小时为31%、2-5小时为23%和大于5小时为6%。在网络应用上,大学生在阅读新闻、查找学习资料、收发电子邮件工作占到56%、58%和71%。[12]但是也有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上网应用主要集中在获取资讯、即时通讯、休闲娱乐上,比例分别为85%、77.5%、68.5%。[13]由于传统资讯传播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式微,因此,高校要及时实现资讯传达的空间转换,重视现代网络、虚拟空间价值观教育内容、方式和手段的跟进。从大学生上网的特征而言,校园BBS、学校官方微博、微信等是青年学生关注的对象,因此,校园BBS、学校官方微博及微信管理与服务应成为重要内容。
[1]裴宏森.人才标准要素构成评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0(9):35-36.
[2]黄秋芳,杜戈鹏.技术工人也是人才[N].光明日报,2004-04-24(08).
[3]刘兵.人才概念、社会发展与教育理念[J].群言,2008(8):4-5.
[4]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27.
[5]史静寰.本科教育怎么样?[N].光明日报,2012-06-19(12).
[6]黄希庭.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4.
[7]罗瑾琏,李思宏.科技人才价值观认同及结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1):73-77.
[8]杨德广.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
[9]寿文华,丁裕.9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5):92-95.
[10]刘涧楠.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不利因素探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1(3):62-66.
[11]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0-210.
[12]王亚静.大学生上网态度与行为调查[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53-57.
[13]邓若伊,蒋忠波.网络传播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基于五省市大学生的调查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9):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