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五夜·妙不可书

2014-01-20小同文馆主人

中国收藏 2014年1期
关键词:精装威尔士三本

小同文馆主人

2013年秋天在北京报国寺收藏市场,我得了三本西文老《圣经》。

一本是1804年版威尔士文《圣经》。大32开,2寸厚,皮面精装。我买的时候以为是意第绪文呢,回来查资料才发现原来是威尔士文。敢情威尔士文跟英文差别忒大。看不懂为什么要买?这是一类藏书人的“怪癖”:求冷求僻,最好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书。比如,我读史料得知传教士曾经出过一本宁波话《圣经》。假如这本书出现在旧书市,那就是很有“淘”头的一本书了。再比如满文本的《金瓶梅》、蒙古文的《红楼梦》,这些都是文化传播的印记,是旧书的魅力所在之一种表现。

前几天我去北京门头沟后桑峪村,为的就是看看元代就有人在那里传教的地方是个什么情形。当然也会想到那时传教士用什么样的经书来教化村民。可惜村里的教堂都是后来翻修的,旧书也踪迹全无,但自元代起这里就有天主教传播确是真的。

第二本《圣经》是1789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的英文本。16开,2寸厚皮面精装。这是一本与法国大革命同龄的书籍。1789年在我这个年龄的那里也属于“激情燃烧的岁月”,有着特殊的意义。

你想像一下,一本英文的《圣经》历200余年莫名其妙地来到报国寺,又莫名其妙地来到我手里,这是什么样的“书缘”?剑桥版《圣经》1781年的本子在欧美的旧书市上索价是15万美元。1789年版我在报国寺得来也属于遇而非求的结果。走到大门口地铁站工地,一位保安好奇地问我:“好东西吧,多少钱买的?”“你一个月的工资。”我答。1789年还破了我西文旧书收藏的年份记录:终于有了一七几几年的书了。“那纸真好。”老婆说。“你看,里面的s写法跟f一样。”现在你知道老土得了洋玩意什么“德性”了吧。我不是崇洋媚外,我只是喜欢皮面精装的书。

第三本《圣经》是1874年伦敦版的,约翰·布朗“解读本”。大16开,厚3寸,硬皮精装带铜扣,有彩色插图。这书是与报国寺的卖书人约定的结果。如约而至,迅即成交,皆大欢喜 。扉页前的“摩西望应许之地”彩图漂亮之极,真想撕下来框个镜框挂起来。两个铜扣本身就是老工艺品了。我喜欢听扣上书的“咔哒”声,悦耳动人呐。彩图的衬纸因为年代久远,都“复写”了画面,呈棕色,那叫爱不释手。

一年里在一个秋季,得了三本老西文《圣经》,的确值得讲一讲过程。其实上一年我还在报国寺得过一本1865年的英文版《圣经》,有900张插图。我顺便一说,我的《圣经》收藏小有规模,不只是西文本的。我们本土产的中文本《圣经》旧书,我也有一些,产地武汉、上海不一,皮面布面都有。只是在书堆里散落着,如明珠一般,“云深不知处”。我想找一找都犯难,需要体力啊。

猜你喜欢

精装威尔士三本
健康养生畅销书榜单
赤壁天书
0∶6
会思考的食物
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