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探索

2014-01-20文秀红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跨文化口语汉语

文秀红

交流是语言实践的目的,也是语言学习的手段。语言学家Jack C.Richard指出:Language is best learned when used for meaningful communication. 真是一语中的。同时高中英语课标中也提出:应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既然语言是交流的工具,那么说的能力就不容忽视。而目前,我们高中生的会话能力相当差。对此,我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就其原因和提高的方法做了以下探讨。

一、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受到的制约

1.受母语环境的影响。同汉语一样,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一个婴儿从呱呱落地,其就在汉语这一天然的环境中成长,耳边听到的,眼前看到的,口里说的无处不存在着汉语。而英语作为我们的目的语,却没有那么好的环境了。即使现在从小学三年级正式开始英语教学,也已过了儿童学习语言的黄金时代。此时,我们用汉语思维的定势已经形成,英语再怎么学也是我们的第二语言。再加上我们生活在汉语的环境里,即使在英语课上也难免会出现汉语,要想让学英语和学汉语有同样的环境自然很难做到。

2.受考试制度的影响。人们常说,考试是指挥棒。目前,各级各类学校仍然以考试成绩为依据来选拔人才,因而考试成绩的好坏便决定了学生的命运。所以,学校便以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家长便以学生成绩来评价学校。分数便成了一个有力的考查依据。那么,教师和学校要想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自然得在成绩的取得上下工夫。这样,考试题型便成了教师平时训练的模式。既然,考试题型中没有口语测试,教师便不会注重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单选、完型、阅读、书面表达上,而忽略了口语能力的训练。

3. 受学生自信心的影响。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口语课上不想发言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怕说错了别人笑话。由于怕丢面子的思想在做怪,学生总担心自己蹩脚的发音别人听不懂怎么办? 即使别人听懂了自己,万一自己听不懂别人怎么办?说话间,出现了想表达但又表达不出来的单词怎么办?………就这样,总担心出错,就永远也不敢开口了,干脆“沉默是金”算了,结果就永远也不敢说出口了。

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策略

这些方面的影响大大制约着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我们又该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呢?鉴于此,我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尝试,效果良好。

1.树立学生自信心。有人把说口语比作“相亲”。我觉得这个比喻很贴切。你越是脸红,就越出错;越出错,就越胆怯。相亲之前,有朋友会告诉你,脸皮要厚些,大方一些,见了对方先来个自我介绍,就算开场了。你自然会觉得有朋友这句话,今天的相亲会成功的。As Li Yang said “Enjoy losing face !!! The more mistake you make, the more progress you make !!!” 鼓起勇气,厚着脸皮,说!说!说!!!不要以为别人比自己说得好,其实强不了多少。你就说出来吧,不就是一句话吗。你只要把事先准备好的东西说出来就算完成任务了。看某某同学还不如你呢,人家不也照说不误吗?你今天表现真不错。“Come on! Well done!Excellent!”……我经常用这样的话鼓励学生。学生的自信心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这种自信心会激励起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

2.创造交际环境。学生想说了,但无话可说也不行。所以,我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口语训练活动,以便为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一,让学生背诵一些句型。如针对express ones opinion这一topic,我要求学生背诵以下句型:“I think...; In my opinion,...;I agree with...;I like...,because...;I dont think...”一旦学生背会了,且达到了脱口而出的程度,就会有话可说。第二,让学生retell the text,以训练学生上下文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和口语表达的连贯性。第三,让学生看着汉语说英语,以训练学生英汉思维转化的能力。第四,组织单词接龙赛,或一人描述一人猜词的比赛,以训练学生替换近义词、反义词的能力。第五,组织学生模仿磁带读单词、课文的活动,以训练学生的发音、停顿、重读等各种发音技巧。第六,组织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使听力得以提高,以达到顺利进行交流的目的。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虽然背了一些句型,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当他们与人真正交流起来时却有了困难,原因在于“说”的是自己熟悉的词汇,而“听”的词汇就不一定全在自己掌握的词汇范围之内。所以,听说要同步提高。最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听句子、复述句子;再到听段落、复述段落;最后到听全文,试着复述全文。这样的训练会使学生听说两方面同步提高。

3.鼓励代替纠错。教育部在2001年下发的《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防止和纠正以教授语音和语法等语言知识为主的做法,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这真是一语中的,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那么交流者双方能达到互相交流思想、看法就可以了,但并不是说就不要准确性了。所以,我鼓励学生多说,能够达意,不引起误解或闹出笑话,就可以了。语音、语法错误先不管它,实践多了,学生自然就会自我纠错,等他们具有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后,再要求准确,效果就会更好些。

4.渗透文化背景。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中指出: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课标把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具体目标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给学生创造接触异国文化的机会,多方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接触介绍异国风土人情的片段,观看外文电影,让学生积累文化背景、社会风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具备了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为更好地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英语教学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口语交流的机会,为他们营造英语交际的氛围,鼓励学生多动口,为最终达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不断地创新求实。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跨文化口语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口语对对碰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