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挪威的慢电视与慢风潮

2014-01-20杜梓

看世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挪威人挪威电视节目

杜梓

如果有一档电视节目的内容是:烧柴火,想必观众大概不会太多。可2013年挪威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一档没有情节,没有人物的“无聊”节目却在挪威受到全国热捧。

十二个小时看烧柴火

2013年年初,这档从砍树、劈柴一直讲到生火、火熄灭全过程的电视节目在挪威广播公司二台播放,其中丝毫不减地展示了从点燃木柴到木头烧成一堆灰烬的全过程,全程直播,每集耗时12个小时,还配有木材专家对火焰颜色的点评和文化讲解。

令人意外的是,这档节目的收视率竟然创下全挪威60%人观看的纪录。制作方声称,这部电视节目旨在让观众重新认识挪威人与树木和火焰之间的特殊关系。“火与挪威人有灵魂上的联系,也是我们挪威人得以生存在这片土地的原因,如果没有火焰,我们早就冻僵了。”制片人默克巴斯特说。

其实这早就不是挪威第一次播出“慢节目”了。2009年,挪威卑尔根铁路通车百年,挪威广播电视公司特别推出了一档名叫《卑尔根铁路》的节目,全程直播火车从首都奥斯陆到第二大城市卑尔根的7小时16分旅程的每一个细节,只有在穿越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那些长长的隧道时,才穿插播出一些有关铁路的纪录片段。这档节目播出后,部分时段的观众人数甚至超过了120万。

此后挪威的“慢电视”一发不可收拾,专门讲述织毛衣、钓鱼的电视节目开始在挪威大行其道,慢电视开始与易卜生、北欧神话和萨米文化一道,成为了挪威的又一张名片。

挪威甚至还制作了另一档134小时的节目,全程记录了“北挪威”号邮轮沿着挪威海岸线的5天巡游过程。邮轮上有11架摄像机,直播沿途的秀美风光和游客在甲板上生活的每一处细节。这档节目的时间创造了电视节目直播时长的世界吉尼斯纪录,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节目播出的5天当中,平均收视份额竟然维持在36%左右。

这些节目看似无聊,但背后的制作方却自有出品节目的目的。挪威广播电视公司的制片人卢纳说:“慢电视与所有人一直知道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截然不同,它讲故事的方式完全不同,更为古怪。不过,越与之前的形式不同,也就越有它的吸引力。” 挪威媒体批评家戴维·乔纳森则认为挪威观众对这类节目着迷的原因类似于F1赛车:“人们看这种节目就等着出现什么意外。”

挪威的网友给出了另一种将慢电视看得津津有味的原因。网友戴塞尔点评道:“播放这种节目对于一人孤独在家很有帮助,能提供不错的背景音乐。”

网友尹非昵图则指出了节目的另一种实际用途:“我家的宠物狗总是容易受到惊吓乱吠,但自从看了这档节目后就安静多了。”

慢的背景

或许我们应当把网友的评论更多地看成一种调侃,因为慢电视独独在北欧出现,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

工业革命以来,虽然人的劳动被机器替代,但人也不断地适应机器的工作节奏,人的劳动节奏不断地接近机器。渐渐地,工业化社会中人的工作与生活逐渐重叠,工作也逐渐变成快节奏,成为为经济效率服务的一种手段。

挪威作为欧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早于其他国家步入了“后工业时代”,开始反思“快节奏”的真正意义。慢文化的出现,恰恰让挪威人能够从对电视节目的慢慢品读中找回被机器扼杀的价值与尊严。

慢电视盛行的另一个原因则与挪威和其他欧洲国家迥异的发展道路有关。与邻近的欧洲其他国家相比,挪威多少显得有些“暴发户”的气质。挪威人口稀少,上个世纪石油的发现使挪威从欧洲的中等收入国家迅速转变成为世界上人均财富最多的国家之一。单以挪威石油基金为例,不断上升的石油收入使其资产规模不断膨胀,目前该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已达760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挪威公民仅在石油基金的账目上就有16万美元的资产。

今天,靠后发优势起步的国家正在占领世界媒体的头版头条,而靠技术优势取胜的国家正在稳获先进技术带来的持续收益,甚至那些仅仅因为自然资源暴富的石油富国,也开始找到属于自己国家的转型道路。这让挪威这个本属于先进技术生产阵营的国家如今多少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在世界版图上找不到自身的位置。

慢节目的制作实际都与国家的文化主题有关,挪威人在慢节目前得以与家人分享时光,用漫长的时间冷静思考挪威过去那些颇具象征力的文化符号的意义:邮轮、木柴和卑尔根的火车。在这样的节目当中,挪威人得以重新回到自然、安静、原生态的挪威传统中,在缓慢却真实的镜头中重新感受挪威的美好。

慢文化的全球影响

北欧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由于缺乏挪威这样特殊的经济、社会背景,往往仍然崇尚高效、快速的工业文化,但近年来,随着慢文化风潮的扩散,从欧洲开始,一些国家也逐渐被这种讲究品质的生活文化所感染。

欧洲的经济条件富足,一直倡导多合作、少竞争的社会文化,因而最容易接受慢文化的熏陶。在这里,人们不仅仅追求生活的悠闲,更注重城市绿化、绿色能源和非快餐等新式的生活类型。欧洲甚至制定了专门的“慢城”规范,在人口、环境、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制定了详尽的54项规定。

在日本,人们重新坐上了慢悠悠的有轨电车。在东京、大阪这样的经济中心之外,日本的小城市轨道交通发达,有轨电车已经代替小轿车,重新成为市民最喜爱的代步工具,只要100日元,就可以到达城市的任何一站。

美国一向以加班文化这样的快节奏理念著称,但如今也出现了“慢读一族”,他们特地放慢阅读的速度,给予细节更多的关注,期待更多心灵上的愉悦。美国甚至出现了“放慢时间协会”,在全球拥有700多个“盟友”,还涌现了倡导慢文化的时间研究员、时间经理这样的特殊职业。

东亚地区也开始出现类似挪威慢电视的节目。如台湾曾有一个专门讲述“观金鱼”的节目,类似于真人秀,一些艺人进入一个房间等待,房间里只有一台电视、一张沙发和一个遥控器,而那台电视的屏幕实际是一个鱼缸。每个进入房间的人表现截然不同。有人一开始只是按遥控器,发现遥控器无效后,开始暴躁起来,随后离开房间。有的人看了几分钟“鱼缸”节目后,开始按遥控器换台,无效后则开始玩手机、打电话。整个节目中只有一个男艺人一直很安静地看着“电视”里的金鱼游来游去,一直看了半个小时,目不转睛,直到主持人告诉真相,他才说,并不知道那不是电视,只是觉得那样很有趣。看来,不同的心境看同样的节目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挪威的慢,不是懒惰也不是低效率,也不是仅仅享受上天赐予的石油财富,而是花上十几小时看木柴燃烧的悠然心情,静下心来思考社会的生活态度,这种从容、耐心和包容,是慢不下来的我们值得学习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挪威人挪威电视节目
“甜蜜税”改变挪威人生活
独具特色的挪威传统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炫富罪
玩懂3G
挪威人的“老实”
挪威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