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分制的内涵及实施
2014-01-20刘光英
刘光英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信阳 464000)
教育管理学分制的内涵及实施
刘光英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信阳 464000)
高职生的教育管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结合某高职院校的实践,针对高职生身心特点和管理困境,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探讨了对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纪律表现和个人操行定期考核的教育管理学分制,讨论了该制度在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教育管理学分制;高职生;素质
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猛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专门人才。但是随着普通高等教育近十五年的连年扩招和近四年高考生源数量的持续减少,高职院校被迫一再降低录取学生的文化分数线,生源的文化基础和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逐年下降,这给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如何加强高职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高高职生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的现实课题。
1 教育管理学分制的内涵及实施背景
1.1 教育管理学分制的内涵
学分制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成果,由19世纪末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艾略特首创,1919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学分制,此后中国各大学也先后实行了学分制[1]。现在学分制已经成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普遍采用的教学管理模式。学分(credit)是学生完成某科目的学习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获得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一目标所需接受的教学科目总量,是记录学生学习经历和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学分制则是一种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它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并以修满规定的下限学分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2]。将学分制应用于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把学生在日常行为、集体生活、实践活动和文艺、身心素质培养等方面的表现纳入学分制的管理体系之中就形成了教育管理学分制。教育管理学分制,就是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纪律表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数量等,并以获得规定的下限学分作为学生毕业资格、各种奖励的基本条件,从而达到加强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目的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
1.2 教育管理学分制实施的背景
近4年来生源数量的减少和各本科院校的连年扩招,迫使高职高专不断放低录取学生的分数要求,生源质量明显下降,这给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增加了难度。
1)良好纪律秩序难以为继。良好的纪律是维系学生集体生活和良好教学、学习秩序的有力保障,多数高职生在刚入学时,对新学校的不了解和强烈的表现欲驱使他们小心谨慎,基本能遵守校纪校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升学压力的去除和课余时间的增多,高职生中学时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日渐表露,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增多,部分高职生吸烟、酗酒、打架、赌博、上课玩手机、考试作弊、在宿舍使用违规电器等违纪现象不断出现。部分高职生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对班干部的提醒和辅导员苦口婆心的教育置若罔闻,这些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学和学习生活。
2)优良学风难以形成。学风状况直接反映学校的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及师生的素质状况。优良学风的形成需要教学、管理、学习三管齐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进入高职高专的学生,大都排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普通类”的最后一个批次,录取的控制分数线逐年减低(见表1),而且为了保证生源数量,高职院校往往进行大量补录,补录来的学生高考文化分数低到150分左右。较差的文化基础使得部分高职生想学听不懂,学习热情受挫致使学习积极性不高;一些高职生是被家长逼迫来学习的,学习的主体意识不强;一些高职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抱着混日子的心理虚度光阴;还有部分高职生沉迷于网络难以自拔。总之,高职校园里普遍存在着散漫的学风和厌学的态度,学生自主学习愿望不强,学习效果不佳。
3)集体活动难以开展。集体活动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重要的内容,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集体的活力和凝聚力。但是如今的高职生都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受到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个性,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荣誉感和责任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有的高职生嫌参加活动麻烦,有的不自信觉得自己没什么特长,有的认为参加活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得不偿失等。高职生们大多愿意在课余时间上网、聊天、打游戏,而不愿意参加朗诵、演讲等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每次活动开展初期几乎无人报名,活动开展中期往往出现选手准备不充分,敷衍比赛的现象。
表1 河南省高职高专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
2 教育管理学分制的具体措施
在以上管理困境下,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设定发展目标,规划其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增强学生参加班级、院系、学校教育管理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以引导学生达到预定培养目标。教育管理学分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实施的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有效制度。
2.1 明细分值,设置奖惩,加强引导
教育管理学分制将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教育状况、纪律表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个人操行以学分的形式进行计量,每月一汇总,每学年一评定。教育学分每学年60分,基础分36分,完成军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文化艺术、社团活动、技能培训以及其他教育活动基本任务的学生记基础分,并结合学生参与各项活动次数、获奖情况给予加分或减分。管理学分每学年40分,基础分24分,依据每名学生平时各项纪律的遵守情况给予加分或减分。每个学生所取得的教育学分和管理学分总分,分为合格、不合格、优秀3个等级,不同等级设置不同的奖惩措施(见表2),以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2.2 健全机构,明确职责,规范管理
教育管理学分制的实施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学分由班级辅导员汇总登记。为了落实教育管理学分制,举全校之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必须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形成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体系。为此,学校要通过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学校教育管理学分认证中心、院系教育管理学分认证中心、班级教育管理学分认证小组三级组织,学校学分认证中心由学生处和团委组成,统筹管理全校学生教育管理学分认证的总安排总监督;院系学分认证中心由院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组成,统一执行本院系学生教育管理学分认证,院系学生会、团总支负责组织学生参加、开展各项活动,协助院系学分认证;班级学分认证小组由辅导员、班委会和团支部组成,负责收集学生参加活动的凭证、纪律表现、学分档案保存等(见表3)。在规范的制度下,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使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表2 教育管理学分分值、等次及奖惩
2.3 完善制度,加强联动,合力育人
实施教育管理学分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更需要高职院校的全员参与。因此,高职院校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严格的请假考勤制度、新生军训管理制度,完善和健全宿舍管理制度、学生考试规则等。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机制,用各种方式来促使学生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作风,才能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其次,高职院校要从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出发,强化学生管理和教务管理的联动,将教育管理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提升育人实效性。最后,团委要在每个学期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设计、开展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组织者、竞赛者或者观众等角色而获得不同的学分,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表3 教育管理学分认证组织及职责
3 教育管理学分制实施的意义
3.1 适应高职生的特点,发挥“三自”作用
高职生的年龄大都在17~23岁之间,正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育的过渡期,随着其身体形态、机能、心理的日趋发展和完善,高职生反应灵敏、体格健壮、充满青春活力,自我观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等自我意识逐步增强。虽然入学文化基础薄弱,在中学时又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但是他们极度关注自我的成长,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学业的好坏、同学老师的评价、与他人的关系、社会要求与自身状况的差距等非常敏感,具备“三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高职生自我教育的力量提高其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里说的就是学生的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里的自我教育。”[3]教育管理学分制正是针对高职生的这些特殊性,充分尊重高职生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人”的主体性,以学生自治自律为中心,把遵纪守法、规范行为和参加活动、锻炼提高变为高职生自己的事情,由他们自行决定和选择行为方式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使外在的、教师实施的教育管理转换成高职生主体自身的能动活动,使教育管理过程转变为学生自主自觉自律的过程,管理工作者只以目标引导和学分计量为手段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把关。在这种教育管理制度下,高职生的迟到、早退、旷课、外宿、打架等违纪现象明显减少,自我约束、自我管制能力明显增强,而且参与活动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积极性明显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也明显增强,达到了较好的教育管理效果。
3.2 加强学生管理,有利于培养高职生良好的专业素质
学生管理是指通过指导、规范、服务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组织活动[4]。高职生的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重点与核心,其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内涵式发展以及学校的社会声誉。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求:“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要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要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5]。
高等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毕业生直接输送到基础岗位的前沿,因此,高职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过硬的专业技能。专业素质是高职生素质的核心和高级实用型人才的特色所在。但高职生淡薄的组织纪律观念、较差的自我控制能力、散漫的学风和厌学的态度都严重影响了其专业素质的提高。教育管理学分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针对高职生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较浓的实际情况,以量化为手段,分别设置教育、管理的分值比例,将学生日常纪律表现、学习态度、学习结果等内容均纳入考核范围,并与学生评优评先、奖学金、助学金、入党、升留级、毕业等挂钩,通过这些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增强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出人人努力学文化、个个专心练技能、弘扬正气、矫正不良行为的良好氛围,进而培养高职生良好的专业素质。
3.3 加强文化建设,拓展高职生人文素质提升空间
在当今高科技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熟练技能,更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但高职生人文素质总体不容乐观,如环境适应能力差、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较低、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不强、缺乏团队精神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高职生专业素质与技能的形成与发挥,还决定和影响着高职生的就业质量及可持续发展,故此,高职院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为动力不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加强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开设思想政治课、体育课、大学语文等人文类课程来实现,但在高职生对人文课程抱有偏见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人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很难收到理想效果,还需要利用社会实践环节、校园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等隐性教育方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各院系应结合自身的文化传统和专业特色,设计一系列具有情境性、时代性、教育性、愉悦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并明确规定每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参与的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项目。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高职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汲取人文素养,促使其身心发生积极的变化,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完善自我、亲近自然、联系社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从而增强高职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文化底蕴以及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拓展高职生综合素质。
[1]沈阳.学分制及其在中国高校的实施[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40-41.
[2]相阳,张忠华.论我国高校学分制研究的主题内容与特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9.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4]赵振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探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11: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L].2005.
(责任编辑:胡梅)
On Credit System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LIU Guang-ying
(Xin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Xinyang 464000,China)
To strengthen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core cont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credit system i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he system in a vocational college.The system is established on regular evaluation of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discipline performance and personal behaviors,following the rul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n comply with students’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aiming at solving problems in their management.The system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enhancing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ies.
credit system in educational managemen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quality
G641
A
1671-6191(2014)04-0072-04
2014-09-08
刘光英(1971-),女,河南信阳人,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检验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河南省卫生厅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编号wjlx13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