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边映出月牙泉

2014-01-19李志平吴玉芝

旅游纵览 2014年7期
关键词:驼队沙山鸣沙山

李志平 吴玉芝

鸣沙山下,月泉晓澈

青海甘肃环线第6天,我辞别了嘉峪关,一路向西奔向敦煌,准备在当晚去看鸣沙山的月牙泉的落日。

对于我来说,是先知道了莫高窟,后知道了敦煌市,才知道的鸣沙山月牙泉

如果说莫高窟是披着千年沧桑,携着胜古佛光,在大漠的沙尘中默看日升月移,那么孕育了莫高窟的敦煌则是矗立于茫茫沙海中的绿洲之城,千百年来守望着丝绸之路的兴衰,见证着人类文明史的灿烂。

汉武帝建郡以来,这里不仅是古代掌控西域的前哨阵地,更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大都市。汉唐时各国使节、商人、僧侣的身影穿梭于这座古城,多元素的文化在这里交融。丝绸之路是佛教传入中国的主要通道之一,作为佛教陆路东传的重要一站,敦煌承载了瑰丽的佛教文化,而在敦煌城南卧着的鸣沙山,如黄龙盘踞,心脏部位则是敦煌人心目中的圣泉——月牙泉。2100年来沧桑变幻,河西多少名城重镇、关隘哨卡为风沙所掩埋,辉煌不再,尽管鸣沙山“沙声吼如雷,声震数十里”,却从未侵袭过这潭清泉,月牙泉澄碧依旧,月弦如故。

找寻远在天边的月牙泉

月牙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歌中唱到:“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

有人说,月牙泉是一滴泪,一滴仙人流在世间的泪。

风沙两千年,不埋月牙泉。天气已然没有上午那样的晴朗,高速沿途开始出现各种风车,在这样的戈壁荒漠上,风力是最好的资源。开车走在S314上,看到了眼前的景致,忽然想到了66号公路,笔直的好像通往天际,两旁一成不变的景色,耳畔呼啸着的风声,被风卷起打在脸上的砂砾,还有要好久好久才会有车辆从你身旁经过,在这里,它也是一条寂寞的公路。

沿着S314一路开过,便到了敦煌市,也就到了鸣沙山月牙泉。告别了寂寞的公路,在鸣沙山旁,又看到了一棵寂寞的树。

印象中的荒漠是不会有植被的,而当我知道月牙泉的存在时,我便相信了绿洲的存在,也相信了在沙漠中会有植被生存,今天,我见到了它。沙漠中的驼队,沿着前人走过的足迹,向着鸣沙山的腹地前进。

这样看来,鸣沙山并不是很高,据说其海拔2100米,相对高度115米。真正开始爬的时候才意识到,这100多米是那么的漫长。还有一些孤独的驼队,独自向着天边的光亮前进。

走在四周望去满是黄沙的地方,我问一位清洁工,“月牙泉在哪里?”他用手指了指那边。当转过一个沙山,我看到了它的端倪,如果不是亲身体验,你永远无法想象第一眼看到它时,是多么的惊艳,沙漠中的一点绿洲,仿佛一片荒芜中的希望之光。

百转千折终见伊

月牙泉,终于,我离你如此之近!千百年来,河西不少名城重镇、关隘哨卡为风沙所掩埋,尽管鸣沙山“沙声吼如雷,声震数十里”,月牙泉却澄碧依旧,月弦如故。

只是,在月牙泉中曾生长着铁背鱼和七星草,传说中服用铁背鱼能长生不老,而七星草则能催生治病,它们与鸣沙山上的五色沙合称为月牙泉三宝,而如今再也寻不见铁背鱼和七星草的踪影。

月牙泉的护栏上,驼队是这里最鲜明的标志。自从那年我在月牙泉边走过,从此以后便魂绕梦牵,也许你们不懂得这种爱恋,除非也去那里看看。

月牙泉畔的雷音寺。传闻这里因为沙声震如雷而得名,但来的人很少有人会走上来看看。而站在这里看去,很有一种大漠孤舟的感觉,或者说,觉得自己身处在海市蜃楼之中。

月牙泉对面最好角度的沙山,因为山体移动的关系,已经被封闭禁止登山了。于是我决定选择侧面的一座相对较高的沙山爬了上去。沙山看起来不高,但却很难爬,每走一步脚都会往下陷,而且还会往下滑,刚到山脚下的时候天还阴着,能不能看到落日还属未知,于是在爬的过程中真的想放弃。

我想上天对我太过眷顾了,爬到一半的时候云开始渐渐散去,当我站在沙山顶的时候,太阳一下子从云层的缝隙中钻了出来,洒出一片光。

此时我才知道,原来每当太阳落向西边的山,天边真的会映出月牙泉。不一会,太阳完全钻了出来,出现了大片的耶稣光。可云层始终很厚,太阳终究没能那么耀眼,渐渐地又回到了云层中 。

最终,太阳落下,留下了天边的一道粉红色的晚霞……

猜你喜欢

驼队沙山鸣沙山
《大漠驼队》
沙漠奇观——鸣沙山月牙泉
驼队
泾阳茯茶重走丝绸之路
九棵树(外一首)
鸣沙山
库木塔格
游鸣沙山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沙山地貌格局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