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建立篮球俱乐部的实验研究

2014-01-19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技战术身体素质俱乐部

王 腊 姣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头 515041)

篮球俱乐部是学生自愿参加、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锻炼与学习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起指导作用[1]。在高职院校建立篮球俱乐部,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及提高篮球技战术水平,让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有更好的发展。俱乐部的管理相比社团更为规范,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对学生的评价体制。而“部分高校社团由于成立仓促,自身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分工不明确,活动开展无计划性,使得娱乐成分过高、矛盾和隐患较多,社团之间缺乏协作意识,很难产生规模效应”[2],逐渐被俱乐部所替代。

一、研究对象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2011 级大一年级共16 个教学班进行自愿选择,共有103 人选择参与篮球俱乐部(为实验组),102 人选择参与篮球社团(为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四项身体素质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二、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法

收集并整理有关高校篮球俱乐部及国外高中篮球俱乐部的大量文献资料。

( 二) 实验法

表1 实验前两组学生(男)四项身体素质的测试对比(均为大一入学初的测试成绩)

对课外活动开展篮球俱乐部形式的实验组和采用传统的体育社团形式的对照组进行一学期的实验研究,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身体素质和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测试。

( 三) 问卷调查法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共205 人进行实验后的问卷调查,发放调查表205 份,回收问卷表205 份,回收率100%。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专家访谈法对问卷进行检验,将问卷呈达给30 位专家,进行了效度检查,结果证实问卷的有效性为86.7%(见表2)。

本调查采用重测法进行问卷的信度检查,选取其中的20 位教师进行前后2 次问卷调查,两次调查间隔7 天,重测信度皮尔逊相关系数R =0.98,高度相关(P <0.01)。这表明问卷的可信度较高。

( 四) 专家访谈法

表2 信效度检验

通过电脑和网络访问有关专家和有成功运作高校篮球俱乐部经验的领导和老师十余位。

( 五) 数据统计法

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效果,获得科学依据,得出结论。

三、实验内容

( 一) 组织机构、职责与目标

篮球运动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传统项目,大多数男生都具有一定的篮球基础,了解一些篮球基础知识,并把篮球作为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篮球俱乐部的组织机构、职责与目标见图1。

( 二) 运作模式

俱乐部根据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水平分成入门班——以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为主,基础班——以提高学生的篮球基本技术为主,提高班——以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水平和比赛能力为主,以及学生教练组。制定规章制度、评价标准,建立晋升规则,由教师指导、培训学生教练组,学生教练负责各成员班的训练、评价工作。每周活动3 次,约6 小时。

图1 俱乐部的组织机构、职责与目标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 增强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篮球俱乐部是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载体[3]。体育俱乐部活动能把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和需要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培养自我体育能力。笔者在学期结束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课外练习情况进行了调查(见表3)。

表3 学生学习兴趣、态度、课外练习情况调查

从表3 可以看出,学生对俱乐部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社团。实验组有93%的同学表示满意,而社团只有72%的同学选择一般满意;在取得成功体验方面,实验组满意度为87%,而对照组满意度只有18%。实验组的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的成功快乐明显高出对照组;在参与的积极性上同样差异显著,课外的自主练习实验组有78%的同学表示满意,对照组只有16%的同学表示满意。

结果表明:由于实验组的同学对参加篮球俱乐部表示十分满意,所以参加的积极性较高。在取得成功体验方面,实验组的学生也能很好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随之增强对体育的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 二) 篮球俱乐部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学期结束时,对学生四项身体素质进行测试,本测试均由非任课教师和俱乐部(社团)指导老师执行测试,结果见表4。

由表4 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进步情况有显著差异,由表1 的无显著差异到表4 的有显著差异,表明实验组的同学在通过篮球俱乐部活动充分锻炼后,四项身体素质均得到较对照组更大幅度的提高。

表4 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半年平均进步(提高)幅度比较

( 三) 促进了学生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

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考核成绩中,实验组的各项成绩均优于对照组(见表5)。实验组理论考试优秀率为58%,高于对照组的25%;一分钟投篮成绩实验组的优秀率为34%,高于对照组的21%,此项成绩的不合格率对照组为16%,高于实验组的6%;半场往返三步上篮成绩实验组的优秀率为38%,高于对照组的20%,此项成绩不合格率对照组为15%,高于实验组的5%。由于篮球俱乐部中有不同层次的训练及考核晋升规则,使实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更有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技战术水平进步更快,更能满足学生需求。

结果表明:篮球俱乐部中学生的篮球理论知识和篮球技战术水平相对社团有更大幅度的提高。

表5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期考核 ( 单位:%)

五、结论与建议

在高职院校建立篮球俱乐部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提高篮球技战术水平和身体素质,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他们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可借鉴国内外高校篮球俱乐部的经验,从实际出发办出具有自己特点的篮球俱乐部。

[1] 邓勇,陈满平.高校体育俱乐部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107 -108.

[2] 王传友,冯伟.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0 -11.

[3] 袁国长,李盛吉.大学公共体育课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以辽东学院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78 -181.

猜你喜欢

技战术身体素质俱乐部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的影响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