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14-01-19泳文
黄 泳文 辉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工师医院四建社区服务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乌鲁木齐米东区中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糖尿病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连续性高血糖的慢性全身代谢性疾病,患者发病主要原因是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进而诱发以糖代谢不规律为主的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混乱的综合病症[1]。临床诊断该病的主要标准是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下面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与同期42例正常体检人员(对照组)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患者符合WHO规定的相关标准[2]。对照组:男 24 例,女 18 例,年龄(41.8~79.9)岁,平均年龄(65.6±18.7)岁;观察组男 25 例,17 例,年龄(42.9~78.6)岁,平均年龄(64.7±19.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标本采集
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然后用餐后2 h再抽取2 mL,这主要由东软-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完成。
1.3 方法
检测空腹血糖采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采用免疫凝集法,试剂主要由北京九强公司提供。当检测完两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后,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观察比较糖尿病患者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①当HbAlc≤6.5时,糖尿病并发症率;②当HbAlc处于(6.5~9.0)之间时,糖尿病并发症率;③当HbAlc≥9.0,糖尿病并发症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所得数据,两组之间的百分比的比较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空腹血糖(F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比较
从下表1可知: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F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观察组的分别为(10.60±2.53)、(9.82±1.5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糖化清蛋白(GA)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比较
2.2 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从下表2可知:42例糖尿病患者中,随着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概率也随之提高,比较差异明显(P<0.05)。
表2 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的发病率仅次于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该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高血糖主要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生物功能受损所致,或者二者兼有有之。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存在高血糖,会损害眼、肾脏、血管以及神经等身体各种组织。糖尿病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当发生酮症或者出现酮症酸中毒时,上述症状会更加明显。而2型糖尿病患者多出现疲惫无力、肥胖,如果不及时诊断,患者体重会慢慢下降。目前,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3%,并且每年以1‰的速度增长。临床主要进行患者血糖的检测工作,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只要出现一次异常血糖就可以诊断。但是如果无明显症状的患者需要检测两地异常血糖数值,而可疑患者需要做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患者血糖只能表示某一时刻的血糖水平,表明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不能作为评价疾病控制程度的重要指标。最近几年来,糖化血红蛋白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家的高度关注[3]。
根据黄仙娥[4]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和消失大约需要数周时间,部分糖尿病患者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或者药物治疗,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有些患者则会出现血糖正常,但糖化血红蛋白较高的情况。对于这些患者不但需要通过饮食、运动去调节,还需要密切监测其血糖。因此,糖化血红蛋白不但可以作为轻症、隐性糖尿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同时它还可以科学指导临床制定出更好的诊治方案。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汉含有的血红蛋白和血糖结合以后就形成了糖化血红蛋白,这种结合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具有不可逆反应,并且和血糖浓度成正比,糖化血红蛋白一般可以反应出患者约73 d的血糖控制情况。在2010年国际专家委员会中曾郑重发表声明,把糖化血红蛋白当作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并且明确确定其数值≥6.5是诊断切点,这就奠定了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历史中的地位。
在本次研究中有8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高于正常,而有10例患者2 h内血糖高于正常,但是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进一步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这部分患者受到相关疾病的干扰,从而影响到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5]。比如:一些应激反应、基础类型的疾病(脾肿大、极度贫血患者输血后及肝硬化、糖尿病性肾病)等都可能会导致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数值变得较低。而红蛋白珠蛋白结构异常、慢性酒精中毒以及血液病、肾功能不全等各种因素也会让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和实际情况不符[6]。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在慢性高血糖作用下,出现的缓慢连续不可逆性非酶促糖基化产物,能够客观反映出2~3个月内患者身体的平均血糖水平,在临床诊断糖尿病的过程中,常常将其作为评价长时间血糖控制情况的标准,也是临床决定是否可以调整治疗办法的依据[7-8]。不管是1型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还是对于2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都充分表明了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目标实施增强血糖控制,能够大大降低糖尿病微血管与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系数。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糖化清蛋白(GA)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观察组的分别为(3.57±0.72)、(9.82±1.5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
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还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42例糖尿病患者中,随着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概率也随之提高,比较差异明显(P<0.05)。并且当患者的 HbAlc>9%时,表明患者出现了持续性高血糖情况,可能发生白内障、糖尿病性肾病及动脉硬化等并发症,遇到特殊病例,还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等相关急性综合症。在我国“糖尿病指南”中明确指出需要把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
糖化血红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诊断中都不会受到空腹、运动及药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段内采血,和空腹血糖相比,糖化清蛋白能够反映出患者14~21 d左右的平均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出患者60~90 d的平均血糖水平[9]。但是溶血性疾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能比其真实的血糖水平高,也较容易发生铁缺乏症,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血糖高的情况在绝经之前与妊娠中期的妇女中也颇为常见。同时,当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铁剂治疗时,由于红细胞存在时间可能缩短,故导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许会出现过低。当尿毒症患者进行透析治疗时,他的红细胞寿命会明显缩短,并且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数值也会有所降低。而脾切除导致红细胞寿命变长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数值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临床一般不单独采用糖化血红蛋白筛查糖尿病患者,而是将空腹血糖,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三者结合起来,来提高检测额准确性,以免出现漏诊、误诊[10]。
总之,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并且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控有一定的意义。空腹血糖是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标准,但是在多种病理情况下它并不能反映出患者血糖控制的真实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却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点。但是糖化血红蛋白在遇到某些病理情况时,用于观察诊断血糖控制情况也存在不足。所以,临床医生在诊治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各种影响因素,对不同病例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让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充分发挥临床诊断价值,更好为糖尿病患者服务。
[1]李小健,李德忠.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8,30(2):106-107.
[2]吴弟梅.血糖、糖化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与临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5):582-584.
[3]许翔,丁莉莉.血清糖化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3):340-341.
[4]黄仙娥.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3-54.
[5]Kim C,Bullard KM,Herman WH,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iron defi-ciency and A1C Levels among adults without diabetes in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J].Diabetes Care,2010,6(5):332-333.
[6]彭湘杭,杨锐,艾雅琴,等.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1,32(7):863-864.
[7]张瑞.126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关系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5):156-157.
[8]柴震,雷燕,胡帅.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6(21):321,352.
[9]赵云贵.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患者筛查中的对比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9(5):142-143.
[10]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J].Diab Car,2013,8(3):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