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早期诊断小肝癌临床中的应用
2014-01-19葛一晴
葛一晴
长春市中心医院电诊科,吉林长春 130000
小肝癌又称为亚临床肝癌或早期肝癌,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位列第三位。小肝癌具有体积小,生长较慢、恶性程度普遍较低、发生转移的可能性小等特点,大多数患者能够获得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乙肝人群、化学致癌物质的影响,其发生机率也逐年呈上升趋势。有学者调查认为[2],污染的水质及营养的过剩与缺乏与小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其中含有六氯苯、苯并芘、二溴乙烷、二溴乙烯等致癌物。目前,影像技术的发展为肝癌的早期发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3],临床准确诊断是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为探讨超声检查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间,来我院通过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小肝癌的患者为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间,在我院经超声确诊为小肝癌的68例患者,男 为49例,女为19例,年龄在39~78岁间,平均年龄在(53.5±5.8)岁。我国的小肝癌标准是[4]: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 cm;多个癌结节数目不超过两个,其最大直径总和应小于3 cm。患者病灶在0.5~1.0 cm为7例,1.1~2.0 cm为26例,2.1~3.0cm为35例;单个癌结节57例,2个癌结节11例。
1.2 超声仪器
灰阶超声仪[5]采用为东芝SSA 240A和Aloka SSD 1200型,探头频率为3.5 MHz;彩超采用PHILIPS5500型多普勒超声仪[6],探头频率2.6~3.5 MHz。
1.3 检查方法
检者检查前4~6 h禁食,检查前10 min饮水500~800 mL,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常规先用灰阶超声进行肝脏的肋间、肋下及剑突下等不同部位的纵切、斜切及横切扫查,显示整个肝脏的图影,发现并记录病灶的个数、大小、形态和表现等,当灰阶超声显示不明确时,可以行彩超检查,观察病灶内短杆状或树枝状山流信号,动脉型和(或)静脉型血流频谱。从多方向、多切面证实病灶的存在,通过增强对比度、开启谐波等方法突出病灶的回声,注意沿左右肋缘下声束斜向上方扫查,必要时行细胞学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认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小肝癌的灰阶超声表现
通过对我院的68例小肝癌患者进行灰阶超声检查分析,结果显示病灶呈圆形或者椭圆形,低回声患者病灶在0.5~1.0 cm为28例,1.1~2.0 cm为10例,2.1~3.0 cm为9例。强回声患者病灶在0.5~1.0 cm为3例,1.1~2.0 cm为2例,2.1~3.0 cm为1例。等回声患者病灶在0.5~1.0 cm为8例,1.1~2.0 cm为2例,2.1~3.0 cm为5例。见表1。
表1 小肝癌的灰阶超声表现
2.2 彩超和灰阶超声对小肝癌的检出情况
通过对我院的68例小肝癌患者行彩超和灰阶超声检查分析,结果显示彩超病灶在0.5~1.0 cm为5例,检出率为71.4%,1.1~2.0 cm为24例,检出率为92.3%,2.1~3.0 cm为34例,检出率为97.1。灰阶超声病灶在0.5~1.0 cm为4例,检出率为57.1%,1.1~2.0 cm为21例,检出率为80.7%,2.1~3.0cm为31例,检出率为88.6%。见表2。
表2 彩超和灰阶超声对小肝癌的检出情况
3 讨论
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0余万人死于肝癌,占所有癌症的5.6%[7],肝癌发病隐匿,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其病程大多进入中晚期。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超声可以反复多次、多体位和多切面显示病变部位,显示病灶的形态、大小、回声等,具有方便快捷和敏感性高的特点,成为目前临床上诊断小肝癌的重要手段。肝区疼痛是小肝癌首发症状,表现为右上腹部肝区间歇性、持续性钝痛或刺痛,可自行缓解,易误诊为胆囊炎。肝癌细胞进行增殖的消耗,可导致营养不良引起消瘦。其病理特点为,①小肝癌的分化多与癌灶大小有关。②小肝癌具有膨胀性生长和浸润性生长的特点。膨胀性生长呈球形,边界清楚,大部分有包膜;浸润性生长边界不规则,无包膜,伴炎性浸润。③约30%的小肝癌镜下见血管内癌栓。④小肝癌癌周多有肝病背影。从我院的研究中发现,有68例患者中低回声患者病灶在0.5~1.0 cm为28例,1.1~2.0 cm为10例,2.1~3.0 cm为9例。强回声患者病灶在0.5~1.0 cm为3例,1.1~2.0 cm为2例,2.1~3.0 cm为1例。等回声患者病灶在0.5~1.0 cm为8例,1.1~2.0 cm为2例,2.1~3.0cm为5例。彩超病灶在0.5~1.0 cm为5例,检出率为71.4%,1.1~2.0 cm为24例,检出率为92.3%,2.1~3.0 cm为34例,检出率为97.1。灰阶超声病灶在0.5~1.0 cm为4例,检出率为57.1%,1.1~2.0 cm为21例,检出率为80.7%,2.1~3.0 cm为31例,检出率为88.6%。从本组研究结果中表明,在诊断小肝癌中,彩超和灰阶超声可以互相借鉴和应用,可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的正确性,与国内相关研究[8]相近。
综上所述,超声在早期诊断小肝癌中检出率高,易于早期发现,同时对病灶定位准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宋卫香,王志刚,张群霞,等.携紫杉醇和Herceptin高分子造影剂联合超声体外寻靶及显影效果研究[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2,32(2):445-446.
[2]De Ledinghen V,Laharie D,Lecesne R.Detection of nodules in liver cirrhosis: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 prospective study of 88 nodules in 34 patients[J].Europe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02,(2):159-165.
[3]Giorgio A,De Stefano G,Coppola C,Contrast-enhanced sonograph i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in cirrhotic patients:comparison with contrast-enhanced ultrafa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Anticancer Research,2007(6C):4263-4269.
[4]叶军,陈卫华,凌月蓉,等.小肝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0:107-109.
[5]独建库,李冠海.医学影像学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2(8):239-240.
[6]Danhier F,Vroman B,Lecouturier N.Targeting of tumor endothelium by RGD-grafted PLGA-nanoparticles loaded with paclitaxel[J].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2009:166-173.
[7]Leen E,Angerson WJ,Yarmenitis S.Multi-centre clinical study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SonoVue(BR1),a new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in Doppler investigation of focal hepatic les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02(3):200-206.
[8]丁伟伟,郭玉林,牛建栋,等.MRI和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比较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7):42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