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交通设施对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影响分析*

2014-01-18胡立伟李耀平

关键词:事故率道路交通交通事故

胡立伟 李耀平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昆明 650500)

道路交通设施包括交通控制设施、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护栏、隔离设施、防眩设施、视线诱导设施以及照明设施等[1].交通设施的合理设计与设置对于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率,减轻事故的严重度,排除道路纵、横向干扰,提供视线诱导,提高道路安全服务水平以及改善道路景观等具有重要意义[2].特别是对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3].

仅从简单统计情况描述我国近几年道路交通事故主要原因所占比例显示,在发生的所有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员因素占78.6%,车辆机械故障占3.8%,道路因素只占0.17%[4].但是,所有的道路交通活动都发生在人-车-路-环境这个综合系统中,从系统论角度分析可知,单纯的强调系统中某一个部分对交通事故率的作用,而把系统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割裂开来所得出的分析结果势必是不全面和不客观的[5].

1990~2009年全国与黑龙江百万车估率对比见图1.

图1 百万车道路交通事故率对比

本文在分析黑龙江省2006年12月~2010年4月15 434起道路交通事故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道路交通设施展开研究,充分剖析道路交通设施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交通事故与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联系起来并将事故发生地点与案发现场的道路交通设施对事故产生的影响相结合,进一步分析交通事故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据此可作为道路交通设施进行优化设计及其设置基础性参考,以便充分发挥道路交通设施的综合效能,提高道路交通运行安全.

1 研究对象的选取

在分析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信息采集项目表的基础上,对所研究的道路交通设施予以全面考虑,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1)被选择对象的属性具有良好的独立性和可测性;(2)选择对驾驶员直接影响较高的道路安全设施作为研究对象;(3)在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信息采集项目表是可查的;(4)能利用实验场地或计算机模拟对某类道路安全设施进行试验,并把结果与已应用于实际道路的交通设施进行对比,这样所得的道路交通设施对交通事故致因影响研究的结果才更具客观性,因此被选择的对象的属性应具有良好的实验性.

基于上述原则本文选取道路交通控制设施、路侧防护设施、道路物理隔离设施、照明设施等四类交通设施来研究它们对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影响.

2 汽车保有量与交通事故的回归关系

在分析道路交通设施与交通事故的关系时,以黑龙江省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为支撑,并且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体是驾驶员和车辆,因此有必要对黑龙江省汽车保有量y与交通事故率x的关系进行分析.

通过对近20a的黑龙江省交通事故率与全省汽车保有量关系的分析(见图2)可以发现随着汽车保有量x的增加,黑龙江省交通事故率有一个迅速增长的过程,但是到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时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回落.由图2得关系曲线的回归模型为

y=-0.805 2x2+178.39x-2 471.7

相关系数R2=0.846 2,回归模型显著.

图2 汽车保有量与道路交通事故回归关系

这与道路交通工作者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积极研究,尤其对道路交通设施上的优化改善和政府在交通安全方面的巨大投入是分不开的.下面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交通控制设施、路侧防护设施、道路物理隔离设施、照明设施等四类交通设施与道路交通事故的关系,来探究在不同敏感条件下不同道路交通设施所发生交通事故的实质.

3 道路交通设施对交通事故致因影响分析

3.1 交通控制设施与交通事故致因影响

根据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信息采集项目表,道路交通控制设施的形式有:1-无信号;2-民警指挥;3-信号灯;4-标志;5-标线;6-其他安全设施,当然在实际交通控制中并不是仅仅设置一种控制形式,而可能是某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共同起作用,如2,2+3或者2+3+4,甚至2+3+4+5,事实上合理的可能性组合都有可能是道路交通系统中的控制形式.

根据黑龙江省15 434交通事故在交通控制形式下的统计资料,得到不同的交通控制形式下事故率分布(见图3).图中明显的表示出了无信号状态下事故率高居榜首,在无任何信号及没有民警指挥仅仅有标志-标线或仅有标线控制情况下的道路事故率也是明显高于其他控制形式,同时从图3中也能发现有民警指挥的道路事故率非常低.

图3 不同交通信号控制对交通事故致因影响

针对事故率高的交通控制形式的到在不同天气状态下(晴、阴、雨、雪、雾、大风、沙尘、冰雹以及其他天气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并不是恶劣气候条件事故率高,恰恰是晴朗的天气状态下的交通事故率远远高于其他天气情况见图4.

图4 不同天气条件下无信号控制对交通事故致因影响

究其原因,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往往交通流量较低,车速相对较高,而且在天气状态良好的情况下,驾驶员往往过于自信而麻痹大意,从而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3.2 路侧防护设施对交通事故致因影响

路侧防护设施设计及其设置的目的就是为驶离车道的车辆能重新找到并返回道路,或者找到相对安全的停靠点,从而消除交通事故或者降低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6].本文选择:1-波形防撞护栏;2-防撞墙;3-防护墩;4-其他防护设施;5-无防护5类路侧安全防护形式,来分析路侧防护设施对交通事故的影响.从图5中可以得出5类防护设施的道路事故率远远高于其他路侧防护形式的.从事故类型来看(见图6)按照14类事故形态统计),在无任何路侧防护设施情况下,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的事故率是远高于其他事故形态的,而且发生在晴天干燥的路面的交通事故占据的比例非常高,见图7~8.

图5 不同路侧防护对交通事故致因影响

图6 无路侧防护对交通事故致因影响

图7 无路侧防护不同天气条件对交通事故致因影响

图8 无路侧防护不同路表对交通事故致因影响

为了能够弄清路侧防护设施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内在原因,再来看一下在不同的道路类型无路侧防护设施情况下事故率情况见图9.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无路侧防护设施的二、三级公路交通事故率校高,一般的城市道路交通非常突出.

图9 无路侧防护不同道路类型对交通事故致因影响

从上述结果可得出:(1)无路侧防护设施的道路交通安全系数远远低于其他具有任何形式路侧防护设施的道路;(2)在交通事故高发的无路侧防护设施的道路上,在二、三级公路上发生的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事故率偏高,说明在低等级道路相对于高等级道路的交通设施不够完善或缺失,在高速驾车时驾驶员易选择心理安全较高的内侧车道行驶,同时超车、换道行驶严重从而造成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交通事故发生;(3)从图7中得出并不是恶劣天气条件下事故率偏高,而恰恰多数事故发生在晴天、路表干燥的情况下,这说明在缺少路侧防护设施时晴天、路表干燥的情况下驾驶员一旦疏忽大意、盲目自信而超速行驶或违章超车等更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3.3 道路物理隔离设施对交通事故致因影响

交通隔离设施指的是城市街道上的隔离护栏、隔离墩和街心绿化带.目的是为了把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和行人严格分开,各行其道,避免发生车与车碰撞、车与非机动车或人碰撞的交通事故[7].在本文中主要研究道路上中心隔离、机非隔离设置情况对交通事故的影响.分为无隔离、中心隔离、机非隔离以及中心隔离+机非隔离4种道路物理隔离措施对交通事故的影响如图10所示.从图10中可以看到在没有任何隔离的情况下事故率远远高于其他隔离形式,而与之相反中心隔离+机非隔离事故率非常低,这说明对道路进行恰当的物理隔离是降低交通事故的有效手段.

图10 不同道路物理隔离设施条件对交通事故致因影响

从图10中还发现,仅有中心隔离道路的事故率远远高于仅有机非隔离的道路,为弄清其中原因得到图11.从图11中可以看出,在14类事故形态中这两类物理隔离形式下正面相撞和侧面相撞的交通事故数是最高的,除此之外在仅有中心隔离状态下刮撞行人(包括刮撞非机动车)和碰撞固定物的事故形态相对比较突出,因此得出:(1)黑龙江省城市道路交通机非混行非常严重,在仅有中心隔离道路中出现了大量的刮撞行人(包括刮撞非机动车)和碰撞固定物的事故,同时由于路上机动车为了避让行人(或非机动车)而造成与其他机动车的侧面相撞;(2)从数据记录中发现中心隔离的道路正面碰撞多发生在道路交叉口,当然也有冲破中心隔离的交通事故.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置机非隔离避免机非混行,能够有效的降低事故率,改善了道路交通安全的同时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城市道路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时设置中心隔离与机非隔离能够极大地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率[8].

图11 不同物理隔离事故形态对比

3.4 照明设施对交通事故致因影响

道路照明系统能使夜间路上障碍物轮廓及路面具有足够亮度,以保证夜间行车的效率和安全.有关统计表明,夜间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比例较大,约占各类事故总数的30%~40%.在分析黑龙江省12 434起不同照明条件交通事故的统计上来看(见图12),大部分事故还是发生在白天,这很好理解,因为大部分车辆在白天活动比较频繁,在白天道路上的交通量大于晚上,仅从事故统计上,白天交通事故多于晚上是必然的.

图12 不同照明条件下交通事故分布

从图12中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就是“3-夜间无路灯照明”的事故率并不是与想象中的远远高于“2-夜间有路灯照明”,仅仅是“略高于”.为了找到原因,得到图13针对不同道路类型(道路类型分类同前)不同照明条件对交通事故致因的影响,从图中发现一个更令人费解的现象,就是在快速路和一般的城市道路上“夜间有路灯照明”的事故率高于“夜间无路灯照明”的情况,而且城市快速路上的情况更为突出.针对这个问题,做如下分析:城市快速路夜间一定是有照明,夜间无照明的事故统计量很多是在刚刚建成还未通车,且照明设施还没有发挥其功能的情况下某些驾驶员不遵守规定上路行驶而造成交通事故;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在照明良好的情况下驾驶员驾车容易大意,行驶速度快,从而有很多事故是冲破中心隔离而造成与对向来车发生正面相撞,同时超车频繁或超速行车严重,从而发生如侧面相撞或与路中及路侧的固定物相撞的交通事故,从图14中的不同事故形态对比可见一斑.

图13 夜间有无路灯照明不同道路类型交通事故率对比

图14 夜间有无路灯照明事故形态对比

根据资料显示合理设置照明设施对于减少交通事故,尤其是对于减少重大交通事故效果明显[9].合理设置照明设施前后比较交通发达的几个国家夜间重大事故减少率为:美国高速公路重大事故减少率为40%~62%,英国地方干道为30%~75%;城市道路美国重大事故减少率为52%,英国为23%~45%,瑞士为36%,澳大利亚为21%~57%[10].因此,合理设置照明设施对于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充分发挥道路及车辆行驶效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结束语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看出道路交通设施与道路交通安全密不可分,合理设计设置道路交通设施对于降低交通事故率,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充分发挥道路效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以黑龙江省近5年15 434起交通事故数据为支撑,在分析近20a黑龙江省汽车保有量与交通事故关系的基础上,选取道路交通控制设施、路侧防护设施、道路物理隔离设施、照明设施等4类道路交通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取的交通设施从不同角度详细的分析它们对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影响情况,在不同的敏感条件下挖掘道路交通设施与交通事故的内在联系,从不同的角度获取在该交通设施不同敏感条件下交通事故发生机理.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对于道路交通设施设计及其设置的研究上具有参考价值.

[1]裴玉龙.道路交通安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邓蕙菁,王雪松,谢 琨.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交叉口事故多发点判别及致因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36(2):370-373.

[3]石茂清.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4]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公路交通安全应用技术研究[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4.

[5]李富勇.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系统评价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

[6]张志国.注重路侧安全来提高道路的容错能力[J].科技与经济,2006(7):127-128.

[7]李峻利.交通工程设施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8]REN Z,VESENJAK M.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crash analysis of the road safety barrier[J].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2005(12):203-216.

[9]WANVIK P O.Effects of road lighting:an analysis based on Dutch accident statistics 1987—2006[J].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2009,41:123-128.

[10] MAYEUR A,BREMOND R,BASTIEN J M.Effects of the viewing context on target detection.Implications for road lighting design[J].Applied Ergonomics,2010,41(5):461-468.

猜你喜欢

事故率道路交通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昆钢球团生产降事故率降消耗的生产实践
不同寻常的交通事故
预防交通事故
基于Tobit回归的山区高速公路事故率分析模型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一起高速交通事故院前急救工作实践与探讨
有效降低采面综机和机电设备事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