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

2014-01-18

天津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热词技能型研究生

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7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全面深刻地阐述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习近平强调,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普及教育,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地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使人们在持续的天工开物中更好地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让科技为人类造福;我们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让人们在持续的以文化人中提升素养,让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

支持者说:“网络热词难登大雅之堂。”反对者说:“舶来词语能接受,为何网络热词不行?”中立者说:“建议收录在词典中,有统一的解释。”

——从4月1日起,河南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将正式施行。其中规定,“高大上”“白富美”“女汉子”“喜大普奔”等网络词语,不能出现在政府的红头文件和教科书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就此向听众和网友提问:“您认为,机关公文和教科书能否使用网络热词?禁用网络热词,是与社会进步相悖还是捍卫文化传统?”根据该栏目调查显示,四成网友支持“网络热词不能出现在政府的红头文件和教科书中”,四成网友认为“对这些新生事物应当积极接受”,另有两成网友则没有表示出明确的支持或反对。

研究生已经“泛滥成灾”,应当反思教育积弊。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石定果3月1日表示,中国的研究生规模必须控制,在过去10年间,中国研究生规模增长了约10倍,但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研究生吗?那么多工作岗位真的只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能干吗?可以说,研究生群体已经“泛滥成灾”。高学历人才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成绩不可轻看。表面上看,研究生扩招能提高高学历人才比例,但是,如果不清理高等教育积弊,研究生“大饼”越摊越大,或将加剧就业矛盾,也造成高等教育资源浪费。

科学家仅是很少一部分人的职业选择,这不应该是一个成熟社会出现的现象。

——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公务员热,科学家受冷”等现象,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教授表示,应该加强对科学工作者的宣传,加强科学家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宣传,从而扭转这种不正常的局面。

上任之初,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在任期内能使学校的风气变得更好一些,希望在我们的校园里充满学术氛围,有简单的文化,遗憾的是我没能做到这一点……即便对于希望有一点涂鸦自由的学生们,我也没有公开发出任何声音。在此,我要就我的沉默向他们表示歉意。

——“根叔”李培根卸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在3月31日发表的离任演讲中,李培根说,这些年学校的发展有一些颇为遗憾的地方,据他自己估算,这些遗憾一共有19处。除了提到一些学科发展未能尽如人意外,他还表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没有明显缩短,多数学生也未能脱离类似“教育生产线”的培养模式。对于“根叔”这篇难掩遗憾的离任演讲,舆论普遍认为,他指出了当前大学办学的弊端,发人深省。

第一,应提升对技能型人才的价值及选拔方式改革意义的认识,营造人才选拔的适宜环境;第二,要精心组织技能型高考,从命题、选拔标准到组织管理,必须严格要求,不能“降一等”来考,降低应有的含金量;第三,要加强教育配套,充分重视高职院校及应用型本科建设,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第四,要解决好技能型人才的出路问题,这将提高人才选拔的吸引力。

——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一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二是现在的高考,即学术型人才高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丁大建指出,这项改革举措的真正落实,需要加强四方面的配套工作。

猜你喜欢

热词技能型研究生
热词
热词
热词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热词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