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人为何爱给孩子起小名? 等

2014-01-17

奥秘 2014年1期
关键词:芭蕾舞者当铺小名

动物心跳越慢寿命就越长?

在动物世界里,谁最长寿?答案目前是海龟,中国有“千年王八万年龟”之说,自从2003年开始,德国就有科学家开始着手研究心脏跳动与长寿之间的关系。外国科学家将所有的动物心脏跳动与寿命做了一个有趣的排行,结果发现老鼠、鲸鱼、大象和海龟这四种动物,心脏跳动越慢,平均寿命越长。老鼠的心脏一分钟能跳400-500次,但平均寿命一般仅两年,而鲸鱼与大象寿命最长可达80岁,心脏跳动为30-40次/分钟,海龟则跳动20-30次/分钟,可以活数百年。专家认为,动物个体越小,心脏跳动越快,那么寿命就越短,种种迹象表明,心脏跳动与寿命的确有一定关系。

为什么芭蕾舞演员跳舞时不头晕?

芭蕾舞者不停转圈却几乎不会感到头晕,这种惊人的能力是怎么得来的呢?事实上,这是特殊的旋转技术在起作用。但是研究证实,事实不止如此。

研究者找到有29位芭蕾舞者参与实验,另有20位赛艇运动员组成的对照组。他们在年龄和身体素质方面与芭蕾舞者类似。科学家的初步实验发现,芭蕾舞者在旋转之后,眩晕感更快过去。

然后他们对实验参与者大脑进行磁共振层析。结果发现,芭蕾舞者小脑部分的神经元比赛艇运动员少。科学家认为,大脑这一区域灰质密度的减少,是因为芭蕾舞者很少用它。因为芭蕾舞者不能头晕和失去平衡,所以在常年的练舞下,他们的大脑习惯于抑制这些信号。在跳舞的时候,他们不依靠前庭器官的信号,而是依靠机械定式的运动。因此,较少信号进入负责眩晕感的大脑皮质层区域。

为什么打鼾的人不会吵醒自己?

我们的身体在睡觉时抵抗噪音的能力是随着睡眠程度而变化的。即使呼噜声超过100分贝,也不一定能吵醒处于深度睡眠中的人。但对于多数并非处于深度睡眠的人而言,80分贝左右的声音就足以吵醒他们自己,只是他们自己不知道而已。一般一声比较响亮的呼噜会让一个人醒几秒钟,不足以让他完全清醒,第二天也不会记得。因此呼噜者第二天不会觉得自己睡眠受到了干扰,枕边人如果睡得好的话也不一定会记得自己被吵醒了几次。

受骗为什么叫“上当”?

清朝光绪年间,清河地方有一个经营当铺的姓王的大户人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家大业大,生意异常兴隆。生活一富裕,各房的族人开始懒于经营,就把资金存入当铺做了股东。他们靠股金分红过日子,把日常的典当业务全都交给一个名叫寿苎的年轻人来主持。而寿苎是个酷爱读书、喜欢校刻书籍的文人,对生意并不精通。王氏族人见有机可乘,就不约而同地从自己家中拿了一些无用的东西到当铺来典当。他们个个都将物品估定了高价,要伙计如数付给。伙计不敢得罪股东老板,这样下去,不到几个月,一家资金充足的当铺就破产倒闭了。当时的人见此情景,就编了一句谑言:“清河里,自上当。”嘲笑清河王家的人去自家当铺典质东西(自上当)。由于王氏家族自家诈骗了自家,使得当铺破了产,因此后来就把被欺骗、使事情败坏的事,叫做“上当”。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确有其说?

民间常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因而右眼皮跳动会让很多人担心。有些算命先生利用人们的这种恐惧心理,逐渐编造出一系列的迷信谎言。

但医学上认为,眼皮跳实际上就是神经兴奋度增高的表现。面肌痉挛引起的眼皮跳,绝大多数是单侧的,双侧的很少。如果是较短时间的眼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惊慌;但是如果连着好几天两眼都跳,那就该去看看医生了。

皇帝的袍子一定是黄色的吗?

从周至明,皇帝的正式着装都是黑色的冕服。秦朝是水德,唐是土德,汉、宋、明是火德;水德尚黑,火德尚赤,土德尚黄。但是火德的赤并非现在流行的中国红,而是发黑的暗红;土德的黄也不是明黄,而是带点红又有点发暗的朱黄。唐代的皇帝,依旧是以黑底十二纹章的冕服为上朝和祭祀的正式服装,但是平时也穿朱黄色的常服。“明”音与“冥”通,明黄色的衣冠通常是作为明器(冥器),也就是皇帝的寿衣。宋朝和明朝都是火德,尤其明朝皇帝姓朱,都以红色为贵,皇帝的常服也多为红色,日常也有黄色,但不是那种会发亮的明黄。现存的明代皇帝画像中的明黄色常服,是因为那些画像多是死后遗像;而那种纯金打造的黄澄澄的金冠,更是只有在皇帝的墓穴里才能找到的陪葬用品。以明黄色为贵,穿着明黄色衣冠到处跑的,只有清朝的皇帝。

大门前为何有狮子把门?

东汉年间,狮子被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的皇帝。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被佛教推崇的狮子在人们心目中成了高贵尊严的灵兽,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狮子随之开始出现在重要建筑物的正门两侧。

按照传统习俗,成对的狮子是左雄右雌,还可以从狮子所踩之物来辨别,蹄下为球,象征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必为雄狮;脚下踩着幼狮,象征子孙绵延,是雌狮。

国人为何爱给孩子起小名?

所谓“小名”,就是指在儿时所起用的名字。据史书记载,我国秦汉时期就有了“小名”。那么国人为何喜欢为孩子取“小名”,而且至今不废?民俗学用这样基于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解释的:

其一,借用身边周围的金石、花鸟、鱼虫,甚至是禽兽之名,随口叫成,朗朗上口,好记好叫。如顾恺之小名“虎头”,陶渊明小名“溪狗”,王安石小名“獾郎”,郭沫若小名“文豹”等。其二,缘排行而命名或出于迷信特意取用的,像阿三阿四、阿猫阿狗、铁蛋柱子之类,既有亲昵怜爱,又有卑贱、易“养活”的意思。其三,讨个吉利口彩,如家宝、来福、喜儿等,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起名者的美好愿望。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小名”,当属孔子的小名“丘”。而最有趣的“小名”,则莫过于晋成公的小名“黑臀”了。晋成公的屁股之所以很“黑”,传说是由于“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的缘故。

猜你喜欢

芭蕾舞者当铺小名
那一片红
奶奶的生意经
无言的英雄
当铺里的年轻人
高跷舞
为什么把受欺骗叫“上当”
追梦人
糖果阿伯和他的当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