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码时代将终结

2014-01-17熊鹰琳达/编宋德禄/绘

奥秘 2014年1期
关键词:腕带指纹密码

熊鹰 译 琳达/编 宋德禄/绘

“毫无疑问,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密码的依赖会越来越小。在不同的系统中,人们使用同一个密码并记下来,其实这对于你想保密的任何东西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比尔·盖茨在2004年说了以上这番话。

现在,我们每个人平均有24个不同的网络账号,至少有6个不同的密码。而且我们还把这些密码用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如果我们有留意过我们自己安全的本能会发现,我们已经抛弃了那种对陌生的东西、一长串的数字、字母和符号记忆的天性。但这也并不是说,我们只要编出一个完美的密码就可以保证密码不会被破解。游戏巨头育碧公司就曾承认,公司的数据库遭到破坏,并建议用户立即更改他们的密码。而之前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邻客音的一次网络安全事故导致了超过60亿经过加密的密码泄露。看起来,似乎是时候该想想新法子了。那么,在后密码时代,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呢?

指纹扫描器

你熟悉的事物(比如密码),你拥有的东西(比如插在设备USB上的某些特殊物件),或者你自身的特点(比如你的指纹)等等这些东西,通过相互的联系,你就可以被辨识出来。比起一个简单的密码,这个密码组合和你随身携带的一个设备要安全得多了。一旦指纹扫描仪或面部和声音识别软件越来越普及,密码时代将会逐步终结。

利用你的胃

在一次会议上,摩托罗拉高等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丽贾娜·杜根说,在将来的某一天,你可以每天通过吃一粒药片来更改你所有设备上的身份验证方式。这种药片中含有一个微型芯片,当你吞咽下去以后,胃酸会令芯片启动。然后芯片会在你的体内产生信号,这个信号其实就是你的密码。当你触摸你的手机或笔记本电脑时,你就会自动获得授权。当然,现在还没有实现,但是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已经批准了它的一个先驱产品——一种可以从你体内将信息传送给医生的药片。换句话说,现在可不只是光听说而已,它开始有了事实依据。

“密码”纹身

再来看看可拼写出“密码”的纹身。现在隶属于谷歌的摩托罗拉,正在与一家公司合作,并开发出了这个“可以伸缩”的纹身,在里面嵌入了天线和传感器。这东西很薄,它可以随着你的皮肤自由收缩。同时,它可以作为你的密码、与你的设备进行通信,你也可以改变自己想要的身份验证方式。

密码盒子

一个叫做密码盒子的加拿大公司正在提供一个免费的应用,这个应用可以记忆并自动填写你所有平台的密码。它可以帮助你注册网站会员,登陆到各种应用中,让你可以安全地与朋友们和挚爱分享你的数码钥匙。这些都通过智能手机的一个应用和浏览器的插件来实现。它的目的是实现任意地点的一键登陆。

以心为钥

任何看过医疗剧的人都能想象出心电图的样子——五个波峰和波谷,被称为PQRST波型,一个波型对应一次心跳。这个波型的形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心脏的大小、形状和在体内的位置。正因如此,心脏学家早在1964年就已经知道,每个人的心跳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一直在试图将这一认识转化为一套可行的生物识别系统。到目前为止,他们的收效甚微。但是,其中一个小组可能已经破解了这一难题。

多伦多大学的福泰尼·亚格拉菲奥提及其同事已经申请了一项系统专利。这套系统可以不间断地测量一个人的心电图波型,确认波型与注册用户的波型相对应,从而可以为各种设备验证用户确为其人。他们建立了一家加拿大公司正在建立一项有关心跳的项目。

这家公司的第一步计划是仅出售心脏识别软件,他们希望手机、平板电脑和类似产品的制造商能够在各自设备中植入传感器,而这种传感器可以使用心脏识别软件。这就意味着,这些机器只有在主人接触它们的时候才可以运行,就像詹姆斯·邦德的手枪一样。但是,该公司的经理很快就意识到,说服设备制造商植入传感器永远不可能实现。于是,公司开发了自己的设备:一条心率密码腕带。这条腕带可以通过蓝牙与其他机器沟通,告诉其他机器带着这条腕带的人确为其人。这样一来,比如说,心率密码腕带有可能取代佩戴者的计算机密码;它有可能解锁并启动汽车;它甚至可以代替房子的钥匙;或者用于验证现在需要拼码的金融交易。

复制一种生物标记需要两个步骤。首先是“提取”生物标记。对心电图来说,就是要诱骗目标人物接触可以记录他心跳的表面。这样看来,心电图要比其他标记更安全,比如指纹,指纹可以从任何接触过的东西上提取出来。

复制生物标记的第二个步骤就是复制,用行话说就是“伪造”。例如,人们通过制作胶质翻版来欺骗指纹识别器。欺骗以心电图为基础的系统要更困难。腕带可以感觉到接触的是不是一个人,所以骗子将不得不用电器元件同时模拟心电图和人体。

一个显见的担心在于,锻炼过后或者是随着年龄增长而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一个人的PQRST波型有可能会变得识别不出来。但是,根据另一位研究者卡尔·马丁所说,以上两点实际上都不是问题。心跳加速后并不会改变心电图的形状,改变的只是频率。亚格拉菲奥博士小组收集的五年数据表明,年龄也不会造成多大的改变。

当然,人们是否愿意佩戴腕带还是一个问题。但是,通过开发多功能的智能手表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认为许多大公司正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至于这种手表是否还会有其他“邦德式”的功能——比如激光切割,从远处拉开礼服拉链……这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猜你喜欢

腕带指纹密码
密码里的爱
像侦探一样提取指纹
为什么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
密码抗倭立奇功
一种新型新生儿腕带在新生儿身份核查中的效果观察
密码藏在何处
基于自适应稀疏变换的指纹图像压缩
PDA系统及二维码腕带提高PICU患儿输液安全性探讨
可疑的指纹
夺命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