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的“格”与汉语的介词

2014-01-17李瑶

2014年48期
关键词:助词介词原型

李瑶

1. 序言

日语中的“格”和汉语的介词有相通之处。

何午、秦明明(2006)指出,“格”是表明名词项与谓语动词之间的语法概念,普遍存在于每一种语言中。中文里的格由介词担当;而日语的“格”由格助词表示。

仁田(1995)指出日语中“格”存在着摇摆现象。我们认为,“格”的摇摆现象基于语义扩张而产生。语义扩张也基于某一基础,这一基础就是该“格”的原型语义。

在这里,我们主要解决三个问题:(1)日语格助词「で」与汉语介词“在”的原型语义(2)它们的语义扩张过程(3)从语义扩张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异同之处。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日语格助词「デ」的相关研究

菅井(1997)指出,格助词「で」有六种语义:(1)工具(2)原因(3)场所(4)时间(5)材料(6)样态。但是,他并没有对比六种语义的由来,也没有说明它们的相互关系。间渊(2000)主要通过通时研究法,考察了从室町时代至今的格助词「で」的语义扩张。她指出,「デ」格的基本用法是场所格、手段格①、样态格。现代日语中所看到的「デ」格表示的动作主格、原因格是近世以后发展而来的。间渊不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考察「デ」格的语义扩张,因此我们需要斟酌使用她提出的“基本用法”和“基干意思”这两个概念。

2.2 汉语介词“在”的相关研究

郑(2013)先说明了介词“在”的语法化过程,然后利用认知语言学的图示理论和隐喻理论研究“在”,并指出“在”所介引的表示处所、时间、范围、条件等意义的介词结构都可以用认知图示理论进行解释,而介词“在”介引的表示非空间意义来源于空间意象图示的隐喻。他并未指出语义的扩张过程。

2.3 对比日语格助词「で」和汉语介词“在”的相关研究

李(2012)从句式的角度对比了汉语的“在”字句和日语的相关句式,得出结论:在有关句式中,日语中VP不是表示存在意义的“いる/いた”时,汉语的“在”字句“NP+PP+VP②”与日语的“NP+主格助词+NP+で+VP”相对应。而当PP是动作进行的处所及施动者所在的场所时,汉语的“在”字句“PP+NP+VP”与日语的“NP+で(处所)+NP+主格+NP+を(宾格)+VP”。他并未深入研究日语格助词「で」和汉语介词“在”,只是简单提及其区别。

何、秦(2006)对日语的“格”和汉语的介词从十种格③的角度进行统括性对比,得出格助词与介词不对称的结论。他们并未指出词与词之间的差别。

3. 认知语言学

3.1 认知语言学的定义。认知语言学就是结合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从人类的心理层面阐明意思解释这一行为的学科领域③。

3.2 原型。原型是认知范畴i的核心事例。所有的范畴都有原型。原型可能根据知识、经验等发生改变,但是范畴依然以原型为中心,通过隐喻、换喻ii等认知方式不断向外扩展。语义也是如此,以中心意义为基础不断发生扩张。

3.3隐喻。隐喻是人们刻意创造的相似性把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事物互相联系起来,从而使本质上有区别的事物联系起来。隐喻是词汇演变的手段。

4. 日语格助词「で」的语义扩张

4.1 日语格助词的一般意义

根据《大辞林》(3.0)的解释,格助词「で」是由格助词「に」后面附加「て」的「にて」转变而来。我们结合间渊(2000)的观点,将格助词「で」的一般意义分为六类:①场所;②限定;③工具;④原因;⑤样态;⑥动作主体。

4.2 日语格助词「で」的原型语义及语义扩张过程

间渊(2000)通过通时研究法,概括了格助词「で」在各个时代的用法分布。

表1 各个时代的格助词「で」的分布

根据森山提出的「デ」和意象图示和间渊表1中列出的数据,我们在这里将“场所”作为格助词「で」的原型语义。

刘(2009)根据认知语言学,对格助词「で」的语义扩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①从“场所”到“工具”“时间”“原因”和样态;②从“场所”的原型语义中,从“场所到场面(抽象意义)、范围、限定,再到动作主”;③在“工具”的语义范畴中,从“手段、工具到材料、媒体、构成要素”;④在“原因”的语义范畴中,从“原因到理由、根据、目的”;⑤在“时间”的语义范畴中,从“时间、期间到时间的限定”;⑥在“样态”的语义范畴中,从“动作主到对象的样态和作用和事情的状态”。

我们结合间渊(2000)和刘(2009),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和隐喻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自己对语义扩张过程的看法:①格助词「で」的原型意思是“场所”,它是语义扩张的基础。②格助词「で」语义扩张都是基于隐喻理论。③格助词「で」的语义扩张主要经过三个过程:

A 场所→工具、方式、手段→材料、要素→原因

B 场所→动作主体

C 场所→范围限定→时间限定、数量限定、价格限定等

4.汉语介词“在”的语义扩张

4.1 汉语介词“在”的一般意义

《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在”有三种词性:副词、动词和介词。其中介词有五种意义:①表示时间;②表示处所;③表示范围;④表示条件;⑤表示行为的主体。

4.2 汉语介词“在”的原型语义及其语义扩张过程

通过研读先行研究的例句,我们可以看出,表示处所的“在”和表示动词意义的“在”同时出现于先秦至魏晋时期。根据以上调查,我们认为“在”作为介词出现时,它的原型语义是“处所”。

我们通过阅读先行文献中用通时法举出的例句,概括出介词“在”的语义扩张过程。

(1)先秦至晋代:出现“在”作为介词表示处所的意义。

(2)晋代至明清时期:介词“在”表示处所的意义正式形式,并广泛使用。并且在这个时期,介词“在”表示时间的意思形成,但是使用不普遍。同時,介词“在”介引范围和条件的语义也开始出现。

(3)清末至今:介词“在”表示的范围、条件意义被广泛使用。

因为缺少先行研究,所以我们并没有找到汉语介词“在”的意象图示。但是,概括出了它的语义扩张过程:处所→时间→范围、条件→行为主体。

5. 日语格助词「で」和汉语介词“在”的异同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和隐喻理论的角度分析日语格助词「で」和汉语介词“在”的语义扩张过程,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着异同点。

5.1 相同点。①原型语义有相通之处:日语格助词「で」的原型语义是场所,而汉语介词“在”的原型语义是“处所”。因此,它们原型语义有相通之处。②一般意义有相似之处:日语格助词「で」和汉语介词“在”都有表示场所、时间的语义。③扩张趋势一致:日语格助词「で」和汉语介词“在”的扩张趋势都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5.2 不同点。①扩张过程不同。日语格助词「で」的扩张过程有三种:

A 场所→工具、方式、手段→材料、要素 原因

B 场所→动作主体

C 场所→范围限定→时间限定、数量限定、价格限定等

而汉语介词“在”的扩张过程只有一种:处所→时间→范围、条件→行为主体

②扩张结果不同。其一,日语格助词「で」是从格助词「にて」转变而来,语义的扩张也是在格助词的范围内,词性没有发生变化。汉语介词“在”是从动词“在”扩展而来,它现在有动词、介词、副词三个词性,它从动词向介词转变,又从介词向副词转变。其二,日语格助词从中世扩张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六种意义,而汉语介词“在”从魏晋时期发展至今只有五种意义。

6.结语

本文通过研读先行研究,利用通时研究法,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和隐喻的角度阐述了日语格助词「で」 和汉语介词“在”的语义扩张过程。对其对比,得出它们相异点。本文主要是采用先行研究中的例句进行研究,对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理解不是很透彻,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认真学习认知语言学,继续利用通时研究法查找相关文献,证明更多日语格助词和汉语介詞的异同之处。(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注解:

① 间渊指出的手段格,等同于菅井的工具格,在这里我们采用菅井的工具格这一说法。

② NP表示名词性成分,PP表示“在”字短语,VP表示动词性成分。

③ 十种格:主格、宾格、属格、与格、所格、方向格、夺格、工具格、伴随格、零格。

4崔崟.2009.现代日语语言学概论[M],北京:外文出版社.

参考文献:

日语文献

[1] 仁田義雄.1995.格助詞の揺らぎ[J],言語(24:11)20-27.

[2] 間淵洋子.2000.格助詞「で」の意味拡張に関する一考察[J],国語学(51:1)15-30.

[3] 森山新.2002.認知的観点から見た格助詞での意味構造[J],日本語教育(115):l-10.

[4] 吕叔湘.2000.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

[5] 陈忠.2005.认知语言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6] 何午、秦明明.2006.中日语言的“格”表达[J],外语研究(6)31-37.

猜你喜欢

助词介词原型
介词和介词短语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包裹的一切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介词不能这样用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日韩汉语学习者助词“的”泛用偏误分析
原型理论分析“门”